九点的时候,天色暗了下来,一行人离开种马场回昭苏县城吃饭。暮色中的草原静静的,不远处的山已是黛色,慢慢的模糊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上九点半出发,车队就进了大山深处,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才走上平坦的公路。修路让公路变得崎岖,即使缓慢行驶,还是被颠的七荤八素,这让我想起2000年时开车从库尔勒去且末,100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用了22个小时,除了沙漠公路比较好走之外,其他的路程就是搓板和大坑组成的。今天经过的这段路就是这个样子,不过看到边上那些水泥浇筑的路基,知道再过一段时间,这条路就是一条顺畅的坦途了。
驶出崎岖道路后中途休息一下。颠簸让大家不约而同的涌入洗手间放水。这段路程告诉我,道路不好就不要多喝水。
利用短暂的放水时间给远山留个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午在昭苏县江苏国际大酒店午餐,因为要去夏塔古道和马场,午餐就是一盘拌面。原以为是餐厅拌好了端过来,结果是上了很多菜,然后是一人一盘面,不够还可以加。面有凉有热,我要的是热的。天气这么凉,上的又是炒菜,过水凉面吃下去,肚子估计要不舒服的。吃过之后,大家反映还是热的好吃。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因为我从来没有吃过凉的拌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有羊肉串。我吃了一口,臊味太重,放弃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喜欢吃面条,几次到新疆,最喜欢的吃食就是拌面,可以说是百吃不厌,什么都拌。回到北京后只要去新疆餐厅吃饭,我都会要一盘拌面的。十几年前我在一个网站混饭吃的时候,中午如果不在食堂吃饭,我就会到公司边上的新疆餐厅吃一盘拌面。喜欢拉条子劲滑韧实的口感,拌上洋葱、菜椒、羊肉一起炒好的菜码,太合我的胃口了。这次入疆,一直想吃碗拌面,今天终于如愿了。
饭后赶去夏塔古道,途中路过湿地公园,草甸上水边的一群悠然自得吃草喝水的牛留住了大家的脚步。新疆实在太美了,手机随意拍拍,就有大片的效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达夏塔古道景区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赶到雪山脚下,只是随意看看拍拍。夏塔古道在蒙古语中是阶梯意思,它沟通天山南北,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古道全长120公里,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离开夏塔古道去了伊犁种马场,原本想去军马场骑马,由于时间晚了只好放弃了。种马只能看不能骑,拍了几张照片离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晚饭在一家农家乐,上了很多肉菜,吃了几口就饱了。这几天每餐饭都有很多肉食,但是做法都差不多,炖煮烧烤是最常用最常见的做法,好与不好的区分大致就是肉的质量了。新疆这么大,有160万平方公里,比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福建、江西加起来面积还大,可是在饮食上却比上述地区简单了许多,可以说是饮食欠发达地区。这几天吃下来变化不多,技法类似,味道相近,实在是需要有些变化了。大董先生与赛湖渔业合作开发出高白鲑菜式,不仅是专门针对一种食材的解析与设计,为人们提供美味的鱼类菜式;如果深入思考大董先生的做法,其实更是为新疆餐饮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新技术带来美味,利用餐饮界超级IP为新疆的食材背书,更是推广新疆的好方法。
大董在拍摄刚刚出水的高白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