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一位敦煌学者的异国求学之旅

现在想来确实可笑,但也不禁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站在树下猜测会显得十分可笑。如此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说来有愧,认真阅读《东京往事》这本书居然已经是入职两年之后的事情了。期间断断续续地看过一部分,但总的来说是走马观花,如浮光掠影。甚至第一次见到书名的时候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一本讲述东京汴梁的历史书。现在想来确实可笑,但也不禁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站在树下猜测会显得十分可笑。如此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这本书的作者赵声良先生,就是一个坚实的行动派。1984年,刚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赵声良怀揣着“到敦煌做一点研究”的单纯想法进入了敦煌研究院工作。由于他在敦煌的努力调查和刻苦研究,在此期间的十几年内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出色的论文。但随即便遇到了瓶颈,尤其是参加过几次国际学术会议之后,这种感觉变得愈发强烈。对于一个研究人员,尤其是敦煌学这种博大精深的学科研究来说,本科的学习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他研究的需要了,他极度渴望一个深造的机会。“苦心人,天不负”,1996年,赵声良迎来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他被委派到东京艺术大学做访问学者。而他也明智地、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期盼已久的机会。他访学期间努力学习日语,并在访学结束后顺利考进了成城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美术史专业。这在现在看来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决定,但对于当时的赵声良来说,要走出这一步却是十分艰难的。由于那时的社会环境比较敏感,人们对于出国访问结束后留在国外的这种做法并不能完全理解,好在当时同样作为一名学者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先生十分理解这个年轻人的拳拳求学之心,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

作者与东山健吾先生考察河西石窟(2000年,左起:东山健吾先生、作者、八木春生先生。)

作者与东山健吾先生考察河西石窟(2000年,左起:东山健吾先生、作者、八木春生先生。)

在课堂上的东山健吾先生

在课堂上的东山健吾先生

这本书讲述的,便是赵声良先生在日本求学七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对日本文化艺术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全书共有19万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的是作者在求学期间与恩师、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包括自己的学习经历、人生感悟以及世界观、人生观逐渐丰满的历程。其中大量的篇幅用来描写自己与恩师东山健吾的交往,作者将内心的感受化作笔端的流云,情感真挚地在字里行间流露,读者能从中充分感受到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恩师对作者的帮助是无私的、巨大的,对作者学术成长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求学或者工作中都遇到过让自己心怀感激的老师,他们或严厉或温和,往往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甚至一声急切的责备,都足以触动我们的内心,也足见作者和恩师及朋友之间浓浓的、弥足珍贵的情谊。其中《龙谷大学与读书班》《东山健吾先生》《佐野先生的课堂》等,这些佳作读来令人动容!

东山健吾先生带领学生考察奈良寺院(1998年)

东山健吾先生带领学生考察奈良寺院(1998年)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东山健吾先生》这一短篇,作者与东山健吾先生相识在一场国际学术会议上,会上作者就东山健吾关于北朝的故事画受到印度和中亚的影响这一论点进行了反驳,认为早期故事画受到汉画影响更大。彼时作者在学界还默默无闻,而东山健吾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学者。面对一个“无名小卒”的“挑衅”,东山健吾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当众表达了对作者观点的认可,甚至在会后找到作者,鼓励他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读到这里难免令我触动,一个学术大家能如此大度、如此虚怀若谷,耐心听一个年轻人的观点,这种精神属实令人肃然起敬。而另外一个让人敬佩的地方在于,作者赵声良那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学术工作者,面对学界权威的观点仍然不卑不亢,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这份勇气、这份对学术的纯粹追求,不禁让人深感敬佩。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作者的恩师是那样严肃,又如此和蔼,如此可亲!他们之间亦师亦友,这份师生情谊让多少读者渴望和羡慕。

2004年11月,作者与荒木由美子在杭州。

2004年11月,作者与荒木由美子在杭州。

另外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感悟之人生》,讲了夏瑛女士邀请作者翻译20世纪风靡亚洲的影视剧《排球女将》的主演荒木由美子的自传《觉悟之护理》的故事,这本自传中讲述了荒木由美子在演艺事业蒸蒸日上的年纪毅然决然地选择结婚并退出影坛做了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二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婆婆,并在婆婆过世之后把这些护理经验编写成书,希望可以帮到正在从事护理或者即将从事护理工作的人。从中不难看出荒木由美子在平凡而低调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人性的升华。在影视剧《排球女将》中她扮演的是顽强拼搏的小鹿纯子,在生活中她也是一名敢作敢为、不惧艰辛的人。是时作者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在大同的一家医院治疗,于是正好静下心来为这本书做翻译,身体的不适加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常常让他无法长时间工作,但当他忍着伤痛折磨翻译完这本“渗透着作者艰难的历程和人生感悟的著作”后,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完全的洗礼”。荒木由美子在逆境中迸发出的这种蓬勃的生命力感染了作者,也在心灵上拯救了那个处在低谷中的青年。

东京千鸟之渊的樱花

东京千鸟之渊的樱花

池坊的插花

池坊的插花

下篇则主要从赏樱文化、插花艺术、庭院设计、沐浴文化等方面对日本文化进行个性化的探究和解读。客观来说日本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的国家,它能博采众长,将各种不同的优秀文化进行吸收并变成带有自身特点的文化。日本与中国有一千多年的交往历史,因此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时至今日,日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显露着几分古老中国的模样。然而日本文化又不同于中国文化,它的每一种文化艺术,都结合了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而我们长期以来都关注的是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共性,往往忽视了它的个性特征。与我国相同的是,日本也有着把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相结合的园林艺术,也同样十分注重“庭园”的设计,事实上,日本的“庭园”最初就是学习了我国唐宋时期的园林布局。只不过后来,也许是受到佛教禅修关照思想的影响,再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的民族特性,使得他们更注重“以小见大”,希望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出大千世界。

远眺金阁寺

远眺金阁寺

西源院的方丈

西源院的方丈

龙安寺庭园

龙安寺庭园

《庭园的天地》一篇,在日本40座著名庭园中着重介绍了京都庭园、鹿苑寺庭园、龙安寺庭园、西芳寺庭园、桂离宫、大德寺大仙院庭园以及东京的六义园和小石川后乐园8座有代表性的庭园的建造历史及景观布局。其中最独特的是龙安寺庭园,在日本的庭园中,对石和沙有特别的布置,形成了“枯山水”的风景,虽说是受到中国宋代以来文人山水画的影响而产生,但与我国的园林相比却风格迥异。庭园本来多见对自然山水的模仿,大到山石,小到盆景,以期达到“一粒沙中观世界”的境地。而“枯山水”则将山与石按照一定的想象布置于庭园中,这样的景观在自然界中并不一定存在,而更像是一种抽象山水画,象征意义居多,其中包含更多的是哲学的理念。

桂离宫一角

桂离宫一角

这本书不仅仅是作者的求学经历回顾,也是他成长过程的记录。从本书的细微处,我还读到了作者的勤奋、坚韧和乐观豁达,感受到他对学问的执著、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更高的追求,其中细节,值得品味。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对于理想的追求、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的精神,都在无形中给了我力量。因此,我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阅读到这本好书,也许你的诸多的彷徨与疑惑,都将在读完此书后,烟消云散。

今日推荐图书

《东京往事》

赵声良 著

(敦煌书坊公众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