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人最爱的小脚粽子,她一包就是30多年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该视频,请升级至最新版浏览器。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蔡梦莹 文/摄)距离端午节不到一个月,门面藏在南京红庙角落里的“藕妈”丁爱莲已经忙了起来,南京人最爱的“小脚粽子”,她一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蔡梦莹 文/摄)距离端午节不到一个月,门面藏在南京红庙角落里的“藕妈”丁爱莲已经忙了起来,南京人最爱的“小脚粽子”,她一包就是30多年,是街坊们都认可的地道口味。

△“藕妈”丁爱莲

两片粽叶,裹成漏斗状,装米,再夹一片粽叶,包裹成形,上线扎紧……一系列的动作一气呵成,丁爱莲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6钟不同口味的粽子,一卖就是30多年,她也练就了快速包粽子的手艺。“1天最多能包1000个,端午节那几天,晚上几乎都是不睡觉的,不停地包,一天下来,手背会浮肿,手使不上一点劲,拧毛巾的力气都没有。”平时,她从早上5点多忙到下午5点,越临近端午节,时间越紧张。几乎每个端午节前,附近公司会来预定大量的粽子,她要在两三天内完成。

△不足1米宽的门面

“上世纪80年代,想到小时候和邻居阿姨学过包粽子,或许卖粽子能挣点钱。没料到,这一做就做到现在。”丁爱莲说,卖粽子一开始是为了生活,当时她只有30多岁,孩子刚出生不久,还抱在手上。她的小摊从肚带营的门面房前,挪到学校门口,又挪到香铺营菜市场内,最后在红庙的家门口安家。为了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粽子,丁爱莲摸索出一套独门秘诀。“这些新鲜的粽叶买回来之后,用水洗净,放在冰柜里冷冻两天,然后再拿出来洗干净后使用,这样可以保持原有的粽叶香气。”

△冻在冰柜里的粽叶

不少人看着“藕妈”招牌纳闷。丁爱莲说,这个名字也是顾客们喊出来的,“我觉得挺好的,就用在招牌上了。” 原来,在这间不足一米宽的门面前,还挂着一个“桂花藕”的招牌。从8月中旬到次年清明节前后,专卖桂花藕。而清明节后半个月,小店开始卖粽子,直到端午节后一个月。 “藕妈”会包粽子,调馅的活就交给了“藕爸”——丈夫老郑。下岗前,他在单位食堂帮厨,最明白好吃的诀窍。于是,夫妻俩组成了完美搭档。

△“藕妈”丁爱莲包的“小脚粽子”

从4月份开始,就有老顾客主动打电话过来催她了,“你怎么还没卖粽子?我看别家都开始卖了。”对此,“藕妈”很淡定,“现在的叶子还很小,包出来的不好吃的。” 30多年,她早就掌握了绝佳口味的奥秘。“有一位老顾客每周都要买几个,从她怀孕时候就在我们家买粽子,现在小孩都五六岁了。”“还有位老顾客喜欢吃甜,而且一定要放两个红枣一个蜜枣,我就给她定制红枣蜜枣粽。”一边说,丁爱莲拿出准备好的蜜枣和红枣,开始包起来。

△刚洗干净的粽叶

30多年,丁爱莲的粽子凭着地道口味、干净卫生的好口碑在街坊邻居间口耳相传。当年,那个在肚带营门面房前摆摊的丁爱莲,已经当上了奶奶。“我家小孙女才好玩呢,不过她不能来,一来我就干不了活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