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十月文学院启幕,文学院推出展览《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图为展品。
10月8日,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十月文学院启幕。文学院内,一本1978年的《十月》杂志创刊号静静躺在玻璃展柜中,这本《十月》创刊号正是展览《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的展品之一,展览回顾《十月》创刊40周年的岁月沉浮。
1978年秋,北京市东城区东兴楼街一幢旧式木楼里,北京出版社创办了《十月》杂志。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对当代文学来说,是难以复制的黄金时代。激情的创作、饥渴的阅读,将社会带入了文学时代。《十月》刊出大量名动一时的佳作,曾刊登巴金、王蒙、莫言、贾平凹、王安忆、季羡林、杨绛、梁晓声、刘心武、冯骥才等名家作品。
10月8日,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十月文学院启幕,文学院推出展览《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现场展出1978年《十月》杂志创刊号。
展览从名家光影、名篇留存、实力在场、荣誉档案等单元讲述40年的文学印记。
名家光影单元向读者介绍了在《十月》刊文的知名作者及刊发作品,包括巴金、孙犁、汪曾祺、谢冕、严歌苓等,读者还可以现场阅读展柜中展示出的部分名家作品。
10月8日,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十月文学院启幕,文学院推出展览《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图为展览现场。
名篇留存单元呈现曾在《十月》刊发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留下痕迹而历久弥新的名篇,包括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叶楠《巴山夜雨》、何冀平《天下第一楼》、万方《空镜子》等。
实力在场单元则向读者介绍了《十月》挖掘的新锐力量,如乔叶、鲁敏等青年作家。杂志的“小说新干线”栏目迄今已推出近百位作者,他们正在中国文坛展示充沛的活力。
10月8日,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十月文学院启幕,文学院推出展览《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图为观众观看展览。
荣誉档案单元展示了《十月》曾获得的各类奖项,首届中国期刊奖、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6中国最美期刊等奖杯奖牌展示着40年来的累累硕果。
据悉,《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回顾展是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的活动之一,文学月活动将汇聚北京与全国优秀文学资源,在10月期间呈现六大板块、整合近百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呈现北京文学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辉煌成果。
10月8日,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十月文学院启幕,文学院推出展览《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图为巴金、冰心等作家的手写贺词。
10月8日,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十月文学院启幕,文学院推出展览《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图为展览现场。
10月8日,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十月文学院启幕,文学院推出展览《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图为展品。
10月8日,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十月文学院启幕,文学院推出展览《十月40年: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展览展示了杂志曾刊发的名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