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绿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1 什么是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作为染色剂常被用于皮革业、纺织业、制陶业、食品和生物等领域,是人工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同时,孔雀石绿也可以作为杀菌剂、驱虫剂,用于预防与治疗水生动物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由于其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因此被普遍用于水产养殖业。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孔雀石绿高毒性、高残留的性质及潜在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毒副作用备受研究人员和消费者关注。鉴于孔雀石绿潜在的致癌性,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国家将其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欧盟法案2002/675/EC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MG(孔雀石绿)和LMG(无色孔雀石绿)残留限量为2μg/kg;日本肯定列表明确规定,在进口水产品中不得检出MG残留。我国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并于2005年制定了孔雀石绿的使用标准,规定水产品中的MG和LMG的残留总限量不得超过1μg/kg。尽管如此,违规使用孔雀石绿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欧盟、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曾从由我国大陆进口的鳗鱼中检测出MG和LMG残留,这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会成为制约我国大陆地区食品质量安全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 检测技术的应用

孔雀石绿进入动物体内后会快速代谢为无色孔雀石绿,而无色孔雀石绿为脂溶性物质,相较孔雀石绿而言毒性更强,且基本无法代谢。国内外均以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的总量为测定指标,目前测定方法主要有仪器分析测定法(高效液相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免疫学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胶体金检测技术等),以及微光探测与免疫学技术的结合方法(荧光定量检测技术)等。对于快速筛查市场而言,后两种方法已逐渐成为检测应用的主流手段。

2.1 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主要是指利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或各类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来进行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这是一种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选择性强的检测方法,现普遍用于检测兽药和农药残留,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为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确证方法。但是,此方法不仅需要使用昂贵的检测仪器,还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无法实现大批量快速检测。同时,该方法成本相对较高,且不具备现场快速筛查的相关条件。

2.2 免疫学检测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相较于仪器分析法而言,其最大的优势为操作便捷,有利于实现市场的快速筛查。现阶段,用于食品安全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主要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和胶体金检测技术。

2.2.1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应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结合与酶催化作用的有机结合,利用酶促反应原理放大了免疫检测的效果,在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同时还具备了定量检测的特性。这一检测技术的优点是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高通量和高精密度,且无需大型仪器设备就可进行大批量的样品初筛检测。该法虽然较仪器法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其检测时需专业人员操作,且检测时间较长,亦无法满足现场快速筛查的需求。

2.2.2 胶体金检测技术

胶体金检测技术是以纳米金颗粒作为示踪标识物,利用抗原和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所建立的新型免疫标记技术,是色谱层析技术和纳米金技术的有机结合。该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且无需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因此胶体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分子类蛋白、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小分子类药物和毒素类等的快速检测中。虽然胶体金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其灵敏度较差,有漏检风险,仍无法满足国家检测标准的要求。

冠宇仪器GY-720水产品孔雀石绿检测仪应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的原理,通过检测线荧光定量卡中的荧光强弱程度,定量分析待检样品中孔雀石绿残留含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