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到了,请试试把生活调成0.7倍速,开启“慢养娃”模式

暑假到了,足足60多天,到底怎么安排才更有意义?你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吗?

有次在等咖啡,旁边有几位妈妈在聊孩子暑假的事情,报班的、报夏令营的、家庭出游的,总归都花了“大价钱”。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热搜,一位妈妈吐槽“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是啊,谁都不希望,孩子60天无所事事,尤其是听到别人都在暑假弯道超车,更不能安心躺平了。

每次看向孩子,我都会内心颤抖,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因为,这个假期我们大多数安排是学习,外出目前只有一次,还是短暂的2~3天。

分享一下,我们家一年级小学生的暑假计划表,,每天学习也需要2小时左右。一共排了10样,有8个都跟学习有关。

你可能会觉得,安排得太多了,天天这么学,还有玩的时间吗?其实是“做四休三”的模式,周一到周四学习,周五到周日是去奶奶家玩。这样一说,是不是就觉得没那么密集了?

其实,这就是把孩子的生活,调整到了0.7倍速,不卷,不躺,半卧状态。

孩子没放假之前,我是周一到周五,保持1.5倍速工作,周末调整到0.5倍速,有一点时间跟孩子相处。

到了假期,工作没办法完全丢下,也只能做个平衡,孩子们调整成0.7倍速,我也跟着调慢了一些。

为此,我整个6月都巨忙,每天努力干,努力干,就想着7月能轻松点。

把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调整到0.7倍速,意味着放慢脚步,不再执着于,学习效果、作业认真程度。而是调慢频率,让孩子们不只知道学习,还能有机会享受下生活。

即使在学习中,也能静下心来思考,而不是只顾着完成作业。

慢一点的节奏,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也能让孩子对生活有更多感悟。

二宝平时很喜欢画画,但基本上没太多时间,每天都在赶作业,偶尔有空闲了,还想带他出去运动,锻炼下体能。我的生活节奏是1.5倍速,感觉孩子也差不多基本拉满了。

所以,有时候会有亲子矛盾,我和孩子之间博弈,要不要先完成作业再玩,还是先玩再写更多作业?大家都慌里慌张的,孩子也是如此,整体感受,也是不舒服的。

所以,趁着这个假期,让孩子慢下来,体会一下,全家人一起准备食材,做一桌可口的饭菜,一口饭咀嚼2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一道题不着急做,可以慢慢琢磨,慢慢感受,举一反三看看背后的定律、知识点,细细品味一下,到底题目是在考核什么呢?

出去玩,也不用着急,能走路不打车,一步又一步,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慢下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到底是怎样的?

或许这样慢下来,能做的事情变少了,但我相信,孩子慢下来,一定会感觉很放松,也能更舒适,不用着急赶路,静心享受生活。

那么,慢养孩子的暑假,可以做什么呢?分享下我们家会做的几件事,你也可以作为参考!

√ 多阅读,只要孩子喜欢的,都可以拿给他。我们是在放假之前,就圈定了假期要读的课外书,并做好了准备。

√ 带娃到大自然撒野,去公园找昆虫,看花草树木;去安全的河边找小鱼小虾;去海边看日出日落。这些平时比较奢侈的活动,假期都可以安排起来了。

√ 带孩子运动,给大脑增加营养。带孩子去楼下遛弯,跳绳、骑车、打球,或者踢毽子、丢沙包,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热爱。

√ 每天练一张字,修心养性。不一定要练成什么特定字体,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字练得多了,孩子也更能静下心来学习了。

√ 完成假期作业,做到温故知新。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不能落下的,按整体进度规划好,每天做几页,完成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