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之杰:中国距离高收入国家标准,还差两千多美元

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全球化遭遇严重打击,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价值和族群空前撕裂。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由凤凰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人民日报出版社协办,凤凰网财经、中华网财经承办的“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峰会以“破局与新生”为主题,盛邀政商学界顶级嘉宾,围绕全球和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郑之杰在“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上表示,中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也就是说,在全球范围内,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人数,增加14亿,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同时,郑之杰表示,按照世界银行2020年公布最新标准,人均国民收入在12536美元以上的国家,被定义为高收入国家。而目前,中国离这一标准还有两千多美元的差距。

郑之杰表示,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从发达国家率先成长为高收入国家的经验中,可借鉴以下几点:一是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二是注重发展教育,创造更多的人才红利。三是注重完善市场机制,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完善法律制度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证中小企业在同等市场条件下,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以及合作。四是注重产业结构,为城市化提供持久的动力。五是注重社会公平,缓和心态危机,维护社会稳定。

以下郑之杰为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再次参加凤凰财经峰会。

在世界大疫情与百年大变局相互交织下,本届峰会以破局与新生为主题,围绕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增长、十四五开局等重大议题进行探讨,很有意义。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阶段,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这里我谈几点看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了新的大台阶,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断性的成就。

一是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折合美元达到14.4万亿美元。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一百万亿。2016至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同时,中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这也为全球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人数增加了14亿,在人类发展史上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2016、2019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的年均贡献率为61.9%,稳定经济运行压舱石作用明显,重点领域投资持续较快增长,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

三是创新引领作用突显。

中国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茁壮成长,发展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2019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

四是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国家贫困县已全部摘帽,“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绝对贫困问题,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五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2016至2019年,全国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快于同期人均GDP增速,其中,中等收入群体超过四亿人。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28.8%,居民质量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的伟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这更加坚定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

二、发达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中国提供了启示借鉴

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当一国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2016年的标准),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徘徊停滞的状态。

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与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治理因素密切相关,其实质在于一国在跨出中等收入阶段之后面临着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双重困境

历史上,那些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无疑不是遭遇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失败它们的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经济失速、结构失衡、资金失血、应对失当反观以英、美、德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它们虽然进入了高收入阶段的路径与策略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实现了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

据亚洲开发银行研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从中高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分别经历了21年、20年、13年、9年。按照世界银行2020年公布最新标准,人均国民收入在12536美元以上的国家,被定义为高收入国家。而目前,中国离这一标准还有两千多美元的差距。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从发达国家率先成长为高收入国家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主要是有两个来源分别是,要素积累的增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从低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转首先要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美国在工业化后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单纯的资本积累,美国经济学家沙罗研究提出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均产出增长的87.6%源于技术进步。

二是注重发展教育,创造更多的人才红利。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首先是人的专业化,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投资随着工业化发展成倍增长,德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日本积极推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普及化,有效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积累。

三是注重完善市场机制,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完善法律制度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证中小企业在同等市场条件下,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以及合作,是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比如,英国大力推进企业民营化,充分激发市场机制活力;德国被称之为法治经济国家,有着完善的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这为稳定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是注重产业结构,为城市化提供持久的动力。

整体上来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会逐渐减弱。而服务业的兴起,将会持续吸纳就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以美国为例,其工业化率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下降,但城市化率仍然持续上升,其中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五是注重社会公平,缓和心态危机,维护社会稳定。

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心态文化、利益格局、治理方式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

如果应对失当会产生道德滑坡、信任丧失、社会整体失序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进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甚至是社会断裂。美国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一度出现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阶层对立持续恶化的局面。对此,美国政府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缩小贫富差距,重塑主流价值观念,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上个世纪中叶,英国、德国、日本都通过全面的制度调整和社会建设建立福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减振器和安全网。

三、把握十四五的关键期,推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特别是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服务等领域存在着短板,社会治理还有明显的不足等。

但同时,中国发展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巨大的市场潜力,发展具有强劲的韧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创新发展描绘了蓝图,作出了战略部署,也为推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在十四五关键期推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关键。历史上,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大多数都是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要汲取这些国家的教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优势发挥好、结合好。

一方面,中国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另一方面,中国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理清政府行为边界,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好用足政府组织协调优势,推动市场建设弥补市场失灵。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技术供给,提高产业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坚定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之路,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零到一的突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要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经济潜在的增速和持续的增长能力,加强5G商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机会。

三是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人力资本积累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国整体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挖掘人才红利尚有很大的潜力。下一步,中国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

四是完善社会治理,强化预期管理,促进和谐稳定。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条件,要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缩小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要强化社会预期引导,加强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社会失序,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是加强法治建设,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用良法垫基善治,用善治实现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中国要促进良法与善治相结合,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大力弘扬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精神,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强化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法治保障。

六是扩大对外开放,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能在封闭的条件下推进。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上个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正式签署,必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劲的动力。中国要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就要不断扩大经贸合作的朋友圈,依托国内大市场的优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中国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迈向十四五,只要把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到位,加快推进高质量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一定能够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谢谢各位。

专题报道:全球经济如何破局?梁振英15分钟重磅演讲、多位省部级领导建言献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