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2月14日讯(记者 王梦青 通讯员 尹悦) 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山东滨州博兴锦秋街道团工委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各管(社)区团总支、各村(居)团员青年、“乡村好青年”响应号令、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锦秋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无私奉献彰显着锦秋青年的使命与情怀,凝聚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青春力量!
凝聚线上力量,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
赵堃,锦秋街道西赵村人,青年网络作家、网络评论员,市、县、村三级“乡村好青年”。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发起了“#抗击疫情网络宣传##青年主讲人#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话题,已累计吸引25.1万人次阅读,参与的志愿者遍布省内外。赵堃说,“我在录入每位志愿者信息的时候,看到一个个坐标在中国地图上升起,抗击疫情的力量在网上网下凝聚,心里既温暖又激动”。目前,赵堃正在组织创作海报、H5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为抗击疫情凝聚强大的网络正能量。他对村内疫情防控工作的纪录稿件在人民日报、齐鲁晚报等媒体刊发。
疫情之下,只想尽自己所能做点什么
刘翠霞(右2),锦秋街道院庄村人,益海幼儿园教师,锦秋街道2019年度“乡村好青年”。疫情期间,刘翠霞参加了学校防疫值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24小时值班在岗。为支持村内疫情防控工作,她和爱人商量后一同向“村委”捐款1300元。2月6日,刘翠霞冒雪为在院庄、南河东、安柴三村负责防疫值班的共计10个执勤岗送去了自己熬制的八宝粥。她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非常微小,只希望在这寒冷的下雪天能为执勤人员送去些许温暖。”2月13日刘翠霞与同事们又自发为三个村防疫值班人员送去了亲手包的大包子和热腾腾的八宝粥。
疫情中的志愿之光,微弱却又明亮
周绍东(左二),锦秋街道湾头村人,博兴县永鑫化工有限公司职员,锦秋街道2019年度“乡村好青年”。疫情期间,他参加村内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值班点进行外来车辆、人员劝返和村民的出入村登记。值班之余,他主动参加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的张贴、发放,村内街道的消毒、巡查等各项防疫工作。同时,他积极参加街道红心志愿队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队一同为街道33个村(居)送去防疫物资,并主动承担街道范围内店铺的摸排登记工作。看到村里负责防疫工作的值班人员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他多次捐款捐物,从食品到防疫物资,一点一滴无不彰显出一名“乡村好青年”的热忱与担当。
面对肆虐的疫情
我们也会慌张和无助
但作为共和国的青年
我们无所畏惧
我们义不容辞
党有号召 团有行动
我们以青春的名义
向疫情宣战
这场“战役”
锦秋“好青年”绝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