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当自己不可阻挡?以色列在袭击加沙地带、黎巴嫩和伊朗后,又对叙利亚发动空袭,还直接把总统府作为打击目标,毫不掩饰继续侵占领土的意图。然而,以军行动刚完成,以色列多地就遭遇袭击,这说明了什么?
当地时间7月16日,以色列突然发动空袭,对叙利亚国防部、总参谋部和总统府实施打击。叙政权领导人、已经改名艾哈迈德·沙拉的朱拉尼躲过一劫,随后发表电视讲话,谴责以色列的做法。对此,以色列毫不在意,声称还会实施更强力的打击。以色列防长卡茨还要求朱拉尼政权从苏韦达地区撤军,并给当地的德鲁兹人所谓的“自治权”。然而在冲突过程中,德鲁兹人已经在苏韦达省升起了以色列的旗帜,想要“并入”的意愿很强烈。显然,以色列提到的所谓“自治”,其实就是吞并。而且,本质是美军“军事堡垒”的以色列,已经习惯了用武力解决问题,轰炸叙利亚进一步说明了这点。可以预见,以色列还会在中东挑起更多的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袭击伊朗时,德国总理默茨曾毫不掩饰表示:“以色列在替我们干脏活”。而早在2023年,时任叙利亚总统的巴沙尔·阿萨德就中东局势表态,提到某些国家表面目标是卡扎菲、萨达姆和巴沙尔,真正目的是让利比亚、伊拉克和叙利亚陷入混乱。巴沙尔这番话,言外之意就是美西方通过军事、舆论等工具,竭力扰乱中东等地区的局势,方便自己深度控制。现在,巴沙尔的言论被证实了。
然而,长期处在“战争状态”,给了以色列极右翼势力很好的发展土壤,使得该国的手段也逐渐“极端化”。尤其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为了巩固执政地位,选择与极右翼势力合作后,整个以色列陷入了“战争狂热”中。从进攻加沙地带起,以色列“开疆扩土”的行动就停不下来,而他们付出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持续近2年的加沙冲突,使得以色列把征兵范围扩大到原本不用服兵役的哈瑞迪人,揭穿了“以色列损失不大”的谎言。对伊朗发起的“斩首”行动从战术角度看很漂亮,但换来的是持续12天的导弹打击。如果以色列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国家早已崩溃。但也正是因为以色列,美国被拖入了中东“泥潭”中,使得他们的很多战略布局深受影响。
就在以军袭击叙利亚后,不到24小时,也门胡塞武装就发射了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多地实施空袭。而且,胡塞武装的持续袭击,已经实现了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那就是迫使以色列全面关闭了埃拉特港。要知道,作为以色列在红海的唯一港口,埃拉特港的价值非常重要,可以让以色列绕开苏伊士运河。随着埃拉特港关闭,红海也对以色列关闭了大门,这对他们的经贸打击是巨大的。
而对以色列的情况,美国特朗普政府难以腾出精力来帮助他们。毕竟,特朗普不仅在国内面临“爱泼斯坦案”的困扰,还要应对俄乌问题,并寻求与中国缓和关系来改善糟糕的经贸情况。并且,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各国并没有如他想象的一样屈服,而是纷纷摆出了强硬姿态。特别是被特朗普视为“软柿子”的日本、加拿大等盟友,都坚决表示不让步。没有美国的全力帮助,以色列的麻烦只会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