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财富·科创价值榜】奇安信:网安龙头成长加速度

经济观察报记者 钱玉娟 广州报道

伴随全球信息化步伐加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与应用,让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被愈发重视起来,网络安全变得“牵一发而动全身”。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顶层设计做出“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后,尤其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屡屡被提及。政策红利加持与安全需求释放之下,网络安全产业正成为一片蓝海。

“在未来的数字经济时代,安全公司不能缺席。”在安全行业浸淫十几载的齐向东,率领着奇安信(688561.SH)成为涌入网络安全浪潮的参与者中,备受关注的那个。

专注向政企、企业用户提供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奇安信,前身是“奇虎360企业安全集团”,品牌独立至今已有8年时间。如今的奇安信,已在“硬科技”企业集聚的科创板成功挂牌两年,这期间,它还连续位居“中国数字安全百强”、“CCIA中国网安产业竞争力50强”榜单第一。

奇安信作为一家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企业,一直强调要最大化地履行社会价值和责任。在聚焦安全产业深入观察多年的数世咨询创始人李少鹏看来,网络安全事关社会和公共安全,国家和政治安全。

“安全企业责任重大,技术研究和商业经营一旦发生偏差,很可能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李少鹏建议,企业不能只盯着商业利益,更多要像奇安信这样,将国家、社会及人民的安全责任承担在前,之后才是做大做强的野望。

奇安信对今年的业绩增长有所期许的同时,对逐年攀升的研发投入所引致的亏损现实,也并未回避。此前,齐向东在接受包括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他说,“因为研发平台化实现的量产,我们的研发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将非常有限。”奇安信一直将“扭亏为盈”设定为奇安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网安龙头

外界所知的奇安信辉煌时刻,或许是在它的上市日当天,股价一度飙涨138%,市值高点更是逼近千亿元。而今两年时间过去,奇安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欠佳,反复被提及。

“奇安信走过的,是一个非常规的发展道路。”安全产业专家、北京赛博英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谭晓生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其他同业企业多数缓慢成长起来,冲刺上市时多在产业历经了10年以上进程,而奇安信不同于前者,从品牌独立、分拆到最后上市,“才短短几年时间”。

谭晓生是360集团前技术总裁,而齐向东曾是他的直接领导。他如今依然记得,在2013年4月底举行的360集团高管会上,公司决定要做ToB业务,那一年的5月2日,谭晓生便跑去珠海,“当时的产品团队在那里,真正做的第一款产品叫做天擎。”如今,天擎也是奇安信的一个旗舰级终端安全产品。

曾在奇安信分拆独立之初,兼任过总工程师一职的谭晓生,向记者拆解起这家公司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2014年洽谈收购了网神股份,2016年又收购了网康科技,“奇安信ToB的产业线才逐渐一步步做起来。”

李少鹏也有共识,在他看来,奇安信除了通过优势资源并购,以增强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外,齐向东曾任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副局长的履历经验,使得这位企业家在商海中既具备专业技术,又懂政企市场,并且占据资源优势。“老齐是有做ToB业务的基因的。”谭晓生觉得,区别于ToC业务的思维方式,政企这类ToB业务不能只是“关起门来搞产品”,既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又得懂得做营销,“最难的关是‘磕’客户。”他透露,奇安信在产品影响力做起来之前,初期为获取客户经历了一个艰难阶段,在展开大客户销售职位招募后,产品服务覆盖的规模网络才逐步拓展开来。

在安全领域实现精准卡位后,奇安信在2017年-2019年间先后获得了IDG资本、深创投、沸点资本等机构的共计6轮融资,2019年5月,当中国电子以37.31亿元战略入股奇安信后,后者也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国家队选手”。资金加码、资源加持下,为奇安信登陆科创板增添助力。

上市以来,奇安信的年度营收也从2019年的31.5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58.09亿元人民币。其营收规模不仅在中国网络安全领域居于龙头,更是跻身了全球网络安全公司营收排名前十。

加速度背后

“网安一哥”,谭晓生和李少鹏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屡屡提及奇安信的这一称谓,在他们看来,这一行业地位既取决于其营收规模三年复合增长率达95.98%,更与奇安信之于产业的价值贡献脱不开关系。“彰显行业地位的是,奇安信创新提出了安全体系理念。”李少鹏列举了奇安信在2019年率先提出的“内生安全”,这一理念引领整个产业为之靠拢,如今更是成为行业共识。

需要明确的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彻底打破了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边界,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齐向东的理解是,当下新时代的保障需求,区别于以前的静态边界防护思路,“在信息化环境下,需要内置并不断自我生长的安全能力。”

奇安信提出的“内生安全”理念,主张构建“一个中心五张滤网”,通过建立无处不在的网络安全“免疫力”,从而降低网络攻击风险。理念落地的关键是框架,据悉,奇安信为此推出了新一代网络安全框架(内生安全框架),从顶层视角出发,对安全能力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官方数据显示,奇安信内生安全框架已在部委、金融、能源、教育、数字城市等40多个大型政企客户中得到落地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

还引得李少鹏关注的是,奇安信所倡导的“零信任”,这也是谭晓生在几个月前发布的《零信任安全产品研究报告》中重点探讨的内容之一。

据了解,零信任作为一种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网络安全理念,认为主体访问资源时,主体和资源之间的信任关系都不能做默认信任,需要通过持续环境感知与动态信任评估进行构建,从而实施访问控制。

奇安信不仅是国内零信任安全架构的首倡者,它还以第一完成单位的身份,在安全行业中牵头发布了“零信任团体标准”。齐向东在出席9月15日举行的《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时呼吁,算力产业需建立以“零信任”为基础的集约化大数据中心安全体系,进而有效降低被攻击风险,解决我国“东数西算”10大数据中心集群与8大算力枢纽面临的数据安全防护难题。

生态的建立是奇安信带给整个产业的又一重大贡献,李少鹏向记者介绍,这个以中国电子集团牵头的、被称之为“PKS”的体系中,“S”的加入是极具影响意义的,这一标准得以被建立,侧面反映出奇安信正在加速构建起一个安全大生态。

如今,奇安信构建安全生态的实践路径,清晰可见。据官方介绍,目前已在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贵州等区域陆续开展布局,进一步助力“东数西算”,为数据中心场景提供全面且安全的防护体系的同时,还为数据中心提供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安全防护需求。

大生态建立的同时,“还应该‘大手拉小手’。”李少鹏希望,奇安信作为行业龙头,也能扶持和帮助规模较小,但有创新力的企业,一起在涉及社会经济、信息化安全等方面合力、共赢。

承压谋变

其实,安全产业壮大、共赢与繁荣,一直是齐向东向外传达的重要信号。需要提及的是,近两年产业发生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愈发意识到,“应该请专业的数据安全公司或网络安全公司来帮他建立一套技术系统。”齐向东感知到,市场需求正快速地爆发出来。

谭晓生给出了一组数据,网络安全产业常态化阶段的市场增速,保持在每年15%-20%,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该产业市场2021年比2020年的营收规模增速仍达10%,“各种外部环境压力下,这一增幅很不错了。”

需求之外,齐向东更为关注的却是“安全的投资”,他指出,当下西方国家对于网络安全的投资“比我们走得靠前”。他举例,2022年美国联邦政府总共在IT预算中投入600多亿美元,其中网络安全预算100亿美元出头,可见其网络安全在IT预算里的占比是16.6%,但我们国家该项投资占比则在1%-3%,“严重不足。”

“我们的车很好、很快,但却舍不得花钱修路、做好建设。”齐向东道出这一现实的同时,也不忘对外呼吁,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和数字基础的底板工程,“没有它就没有一切。”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谭晓生也提及到了这一现象级差距,不过他也看到,我国已有北京、上海等区域政府意识到上述问题,开始重视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投资。

当下,不论从顶层设计到政府机构,还是行业企业或普罗大众,无一不对数据安全、信息保护提高重视,与奇安信提供政企安全服务之初,环境氛围与认知状态都已生变。

谭晓生觉得,奇安信要快速地铺开市场,跑马圈地,内部就需要招募更多销售,如今奇安信超1万人的员工规模引起外界关注。衡量企业的“人均销售收入”指标,谭晓生建议,当下已具备产业规模的奇安信需要在经营效率上加以改善、提高,当然,他也看到齐向东已经在做这件事情。

谭晓生回忆起上一次见到齐向东时的场景,“他眉飞色舞地给我讲,做了大禹、鲲鹏、川陀三个研发平台,怎样能够让奇安信的多种产品联动起来。”尽管短短几分钟交流时间,谭晓生感受得到,齐向东谈及业务时的精力旺盛,“如此涉及整体业务的管理协调工作,应该都是他推动的。”

在谭晓生的印象里,齐向东是一个在细节管理上“拥有大智慧”的人。如今奇安信要“扭亏”,“对于企业存在的效率不够高等问题,老齐应该看得很清楚。”谭晓生说。前期追求发展速度的商业策略完成后,接下来,奇安信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

事实也确实如此,奇安信的研发平台量产后,相关产线增速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倍以上,在齐向东看来,这将为公司盈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