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茶汤李

茶汤在老北京的脑海里是一份有着沧桑、亲切滋味的记忆,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流传着“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的诗句。其实最初的茶汤很简单,并没有特别的讲究,而将它加工改进以至成为脍炙人口的京城小吃的“功臣”就是大名鼎鼎的“茶汤李”。

虽然天桥的“茶汤李”赫赫有名,但在专家指点下才了解到,“茶汤李”的正宗嫡系位于白塔寺。一大早在阜内大街上转悠了几个来回,却没有找到“茶汤李”的招牌,百般焦急之下幸而得到路边老人的指点:“茶汤李”的家就在后面的小胡同里。于是,心存几许困惑和一丝侥幸,穿过又细又直的胡同,按照老人的指点敲开了一座老式四合院临街的铁门,开门的正是“茶汤李”的第三代传人李连宝先生。

当年庙会就是最大的铺面

虽然造访很是唐突,李连宝先生还是热情地为我们这两个不速之客沏上了一杯茶。然后,他眯起眼睛,将家族历史娓娓道来。

原来在创业初期,“茶汤李”和老北京所有传统小吃一样,都处于社会最底层,别说一个光鲜的店面,即便简易的席棚都是奢侈。老李家的人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扛着他们冲茶汤用的大铜壶东奔西走赶庙会,那时京城庙会多,有前门外和安定门外的两个精忠庙,左安门内的慈仁寺、法藏寺,虎坊桥的王道庙,琉璃厂的延寿寺、火神庙等。哪里有庙会,哪里就会出现“茶汤李”那把标志性的大铜壶;没有店面,庙会就是最大的铺面。

应邀摆摊儿白塔寺

民国初年,“茶汤李”终于结束了漂泊无定的叫卖生涯,白塔寺的喇嘛慕“茶汤李”的盛名,专门向其第二代传人李世忠下了红帖子(请帖),邀请他在白塔寺门前摆摊经营。当时的白塔寺刚刚被辟为大众庙市,不再只是皇家以及王公大臣们的朝圣地,而允许老百姓们自由出入。寺前的空地挺开阔,分设东西两大街,直通西四,不似今日这般逼仄。李世忠遂在寺门门洞中支起摊子,扎下了根,这一干就是20年。虽然以寺院门洞作为店面仍然显得简陋,但毕竟有了固定的店址,于是原来卖茶汤用的单板案子也跟着升级为“双合大条案”,条案四周用竹条包住,以圆铜钉连接。整个条案6米长,案面上刷清漆,极为清洁、光滑。案上所置用于盛放原材料的木盒、碗、盘、碟、勺等均十分讲究,木盒长0.6米,高0.12米,每年都用清漆油一遍,因此几十年之后依然光亮鉴人。而这张细细长长的条案上还聚集着从明嘉靖年间到清道光年间的瓷器,其间经过九位皇帝。直到今天,李家人还小心翼翼地收藏着整套器具。

李连宝先生还特别提起,他们家一直有一间神秘的小房,里面放着一副城里人难得一见的石磨。套上毛驴,碾子便会吱吱轧轧地转起来,把糜子米磨成粉,然后再用竹篾子编成的罗把它筛细。李连宝先生颇为自豪地说,要想让茶汤味道醇正,非它不可。

分店曾遍布各大商场

从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是“茶汤李”的鼎盛时期。据说当时北京城里共有9把茶汤壶,李记茶汤就占了6把,可见其人气之旺。新中国成立后,“茶汤李”依旧保持老传统,在白塔寺继续其茶汤生意,因此在老北京的心目中,两者早已融为一体了。

但好景不长,1966年手艺人个体经营被勒令停业,大铜壶也毁于“破四旧”,从这往后20多年,“茶汤李”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决心重振旧业的“茶汤李”第二、第三代传人,齐心合力翻出了他们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瓷器,重制了大铜壶,甚至照原样安好碾子,套上小毛驴。一切准备就绪后,于1985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在北京地坛春节文化庙会的风味小吃一条街上,“茶汤李”的招牌重新挂了起来。自此,“茶汤李”又在白塔寺开业了。不过,这回店铺不在寺门门洞内,而是位于临街的胡同里,不属于繁华地带,店面也不大。记者按李先生指点专门走访了这条名为宫门口的小胡同,细细窄窄,藏身于阜内大街的背后。目前,胡同里也都是些普通的小店,人烟稀少,生意清淡。但李先生回忆,当“茶汤李”还在的时候,每天胡同里都会排着长长的队伍,人声鼎沸的状况能一直持续到中午茶汤卖完时。

“布衣荆钗”,从庙会里一路走出

如果把饭庄、饭馆比作大家闺秀,难得一睹芳容,那么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就是位秀色可餐的小家碧玉,她站在老百姓的门槛儿前,笑盈盈地迎向每一位慕名而来者。想象中的“茶汤李”,便是这样一位粗衣难掩丽质的平民香玉。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北京小吃的童年便疆在披星戴月地赶庙会的途中度过的,庙会是老百姓的盛会,也是生意人的商机。能吃苦、有手艺的多跑多赚,还能多打名声。对“茶汤李”而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倒有一半时间花在了赶场的路上,凡是有庙会的地方,必然会出现李记茶汤的标志性大铜壶。最后,为其无休止的奔波画上句号的却是白塔寺庙会。

白塔寺的庙会历史已有约九百年,不过很长时间以来,白塔寺都是历朝皇族和官吏进行佛教活动的场所,直到民国初年才成为正式对市民开放的庙市。同一时期,“茶汤李”被一纸请帖请到白塔寺,不仅正式结束了疲于奔波的日子,而且生意之好达到“每日60斤糜子面,中午即售之一空”的盛况,很有点儿苦尽甘来的味道。当时,每逢白塔寺开庙会,各处小商小贩便会推车担担前来摆摊儿,全城的男女老少也从四面八方到此购物,从庙前东西街、山门里直到最后一层塔院,皆摆满摊铺,万人空巷。“茶汤李”能被这种规模的寺庙邀请长期设摊,可见其名声广播。当然,这一切皆源于其脍炙人口的手艺,这也是老北京传统小吃最经得起考验的地方。去除了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剥落了轶闻野史的故事性,通过频繁的庙会活动,接受挑剔的味蕾的零距离考验。失败的固然会死得很难看,并极有可能很快被岁月冲刷干净;但最终在这个特殊的考场上通过测试的,则会令老百姓发自内心地产生近似崇拜的好感,并因此拥有家喻户晓的口碑。“茶汤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不过,当鲜活的荣耀退色为一种回顾,这个昔日风华俏丽的姑娘,今天的处境却很有些令人担心。正如我在阜内大街,这个当初“茶汤李”风云一时的大本营所见到的,作为舶来品的肯德基餐厅里人头攒动,而曾深深印刻在我们脑海里的“茶汤李”却连个最简单的门面都没有。它只存在于老人们的记忆中——提起“茶汤李”三个字,就好像提及一位亲密老友,他们连皱纹都舒展开来了。而爽朗热情的李家第三代传人李连宝先生则邀我们看保存完好的碾子、精致的官窑瓷器珍品和堆了满满一屋子的张家口糜子面。整个制作过程仍严格按照从前的老工艺、纯手工,他说,每天做梦都是开店,店员们穿着中式服装,李记茶汤和各式各样的老北京传统小吃个个漂亮得像工艺品,香味扑鼻,吃过一口就难忘。他顿一顿又说,其实就等一个合适的店面,所有原料都齐整得很,开张只需要半个月。但找个合适的店面却出奇的困难,不是没开过店,而是小吃始终是属于老百姓的东西,不可能走高端市场、卖高价、赚暴利,平本薄利是规矩。

面对这样一个用平平淡淡的口气说出来的“保守而顽固”的理由,除了肃然起敬,我无法说一句劝解的话,因为很容易沦为亵渎。

老店绝活

“茶汤李”的绝活有三。

其一,用大铜壶冲茶汤。冲荼汤时,身子站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对壶使拉劲儿,当滚热的水溜儿冲出壶嘴时,拿着碗的手顺水力下沉追着水溜儿走,沉到底儿后再往上提,热水则把碗内的糜子面全部)冲熟。这套功夫看以简单.其实很难掌握,火候不到很容易)十出茶汤“生心儿”(中间部分冲不熟)或“烂眼儿”(四周冲不熟);

其二,当“茶汤李”的技艺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早晨出摊,只要冲上两碗茶汤便可根据茶温知道当天天气情况,赛过天气预报;

其三,“扣碗茶汤”。冲得茶汤后,碗底朝上扣于条案上.顺手一推,让碗在丈八长的条案上滑行,然后用手接住并将碗翻转过来浇糖,碗中茶汤不流不洒保持原样,条案上无一滴茶汤洒落,堪称绝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