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式教育,让孩子变成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他真的快乐吗?

我是“神兽”小宝的妈妈,带娃就像打怪,一点都不夸张,然而当娃开启了学生时代的生活后,本以为能得到“解放”的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是在娃课后作业。娃的课后作业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育儿的焦虑和无助!

最近一档主打“萌娃课业教育陪伴式综艺”《亲爱的小课堂》上线了,它成为了育儿综艺中的一股清流,以“课后托管班”为全新切入点,还原孩子在课后写作业过程中的真实状态,抓住了广大家长课后陪伴孩子写作业的心酸和无奈,让我产生了共鸣,在第一期的综艺中,一位“虎妈”的育儿观念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让我十分震惊,她7岁的孩子徐敬凯成绩优异,但是却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

这位“虎妈”将孩子的成绩看的非常的重要!她在节目中向大家分享的教育理念就是:“没有快乐童年,小朋友是需要一个严格的学习环境和态度”。而在课后徐敬凯不仅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2张卷子,还要额外完成妈妈给她布置的2张卷子和一篇阅读,这只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就开始面临那么大的学习压力!而“虎妈”表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先苦后甜,如果在上学期间享乐、偷懒,那么将来一定会吃享乐、偷懒的苦。

毕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谁早教、超前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不努力的孩子将是被社会淘汰的那一个!这样的教育观念被一部分的家长接受,并严格按照这样的模式培养孩子,为的就是孩子能够将来在众多的人中脱颖而出,不受平庸之苦。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家长的一份“礼物”,每一个家长都对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随着孩子的成长,到了入学的年龄,家长们开始陷入了矛盾之中,太过专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实行“鹰式教育”这样极端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确实优秀,但也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太过松懈,孩子不上进,总是落后,对未来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在我看来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的引导,还需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这样的教育模式更值得推崇,这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寓教于乐”,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让孩子发现学习中的乐趣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玩心较重,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学习本身比较枯燥,然而想把枯燥的事情变成有趣的事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家长找到一个让孩子感兴趣的点,从而去引导孩子去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当孩子对学习充满乐趣的时候,家长不需要费心费力的监督,孩子也能学习的很好。

二、课后“黄金时间”要劳逸结合

上课的时候,孩子接受知识的速度最快,而孩子将知识全部“吸收”转化的“黄金时间”却在课后的这三个小时。孩子回到家长后,家长们“趁热打铁”要求孩子立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孩子才能更快的掌握今天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一些家长甚至还学会了“无缝对接”,当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家长的作业也随着而来,家长们打着“巩固知识、加深记忆”的旗号,要求孩子继续完成作业,在这样高压的状态下,沉重的作业负担会把孩子压的喘不过来气,从而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

所以孩子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要学会劳逸结合,家长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学习的时候,孩子完成一项作业后,让孩子放松一下,陪孩子玩耍,陪孩子玩小游戏,但这个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时间过长孩子就会开始松懈,从而变得懈怠,完成接下来作业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枯燥的学习会耗光孩子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那我们何不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呢,在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的学习中学到更多的有用的知识,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