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网红”南昌,总是绕不开一个话题:南昌为何如此重视文旅,为何如此“恋红”?
其实,南昌走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各级政府部门久久为功、厚积薄发的结果,是高品质文化供给、高质量惠民活动、高黏性宣传形式持续赋能的体现。“文旅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消费升级和产业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更新,实现了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正因如此,让很多人发出“昌,你让我感到陌生”“南昌越来越懂年轻人了”的情感共鸣。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小罗子汤店生意跑火。
游客在南昌大士院打卡拍照。
心诚
文化名城很“恰噶”
从去年到今年,南昌是真的火了。
这两年,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南昌,最恰当的应该是“恰噶”。2024年元旦,“跨年夜南昌见”系列活动亮相;2024年春节,“南昌邀您来过年”系列主题活动推出,以节兴市、以会聚客;2024年“五一”假期,“爱英雄就来英雄城——五一南昌见”系列活动举办,好景汇聚南昌,文旅同频共振……
口号是响亮的宣言,行动是最好的印证。
滕王阁旅游区北园免费开放,再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岸美景,南昌大士院整体提升改造,八一大桥增设拍照打卡平台……在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体验感上,南昌动作频频。
南昌地铁推出周末及节假日常态化延时运营服务,地铁站行李阳光寄存、10分钟内免费“同站进出”、南昌西站高铁旅客换乘地铁“免安检”……在服务游客细节上,南昌倾注了心血。
让城市“火”起来,让南昌“红”下去,南昌下了很多功夫,市民有目共睹,游客深有感触。
“显而易见,旅游热潮为城市赋能的成效很好。”江西省文化专家梅联华认为,南昌重视文旅乃大势所趋,国内多数城市都在发力文旅,南昌作为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恋红”既是顺势而为,也可以说是“个性”使然。
业旺
“文旅热”释放红利
文旅,是城市拼经济、增消费、强竞争的重要战场。数据显示,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来到南昌的游客,内心是充满向往的,不少人甚至做好了美食攻略。”南昌春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田义超表示,“旅游的火热带来了服务的提升,不少游客心心念念南昌拌粉、瓦罐汤,目前我们就推出了一个赠送活动,反响相当好!”
瓦罐汤搭配南昌拌粉,是熨帖几代南昌人的经典美食组合。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时,大士院的瓦罐汤早已飘香,从清晨到晌午,小罗子汤店门口的客人络绎不绝。6月15日,位于胜利路的小罗子汤店三店正式开业。开了18年的老店转瞬爆红,老板刘月华很是感慨:“与其说是外地游客带火了我们,不如说是南昌旅游带火了大士院。”“排队王”小罗子到底有多火?刘月华说,顾客一般都是点上一碗粉一罐汤,工作日期间一天的销量是1000份左右,到了节假日就是平时的两三倍。
小罗子汤店在两年内,从一家不到40平方米的菜场早餐店,扩容至拥有多家分店的餐饮品牌。这是南昌“网红”带动餐饮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大士院、蛤蟆街、珠宝街等地的不少美食陆续走红。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蛤蟆街全天累计客流量约3万人次,全长330米的街道上,50余家店铺“火力全开”,营业额约158万元,吸金力满满。
和餐饮一样,酒店行业也被带热。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南昌“五一”假期首日旅游订单增长为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名。今年5月至6月,南昌举办了多场热门演唱会,周边酒店一房难求;去年国庆节假期以及近两年春节假期,赣江烟花秀让沿线江景客房一下售空。
城兴
催生城市“再创造”价值
“旅游+”点燃了产业之光,折射出不断增强的社会效能。
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会展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周雨城认为,南昌大力推进文旅出圈走红,让城市向“创造”和“再创造”迈进。
“我认为,‘真诚待客’带来了南昌人文风气的转变。南昌市民从城市‘旅游升级’中,提升了自我认知,热情饱满地展现出网红城市的人文素养。”周雨城举例道,滕王阁景区保安为排队游客跳舞、地铁站“长龙行李”放心存……广大外地游客“放心把假期交给南昌”的背后,是城市温度的体现,是城市知名度的提升。
南昌重视文旅,是因为看到了这背后催生城市“再造”的价值,城市的发展需要焕发新的动力。
这两年,南昌老城区的蝶变升级,也绕不开文旅文章。南昌大士院居民赵女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住了30多年的老小区会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变成网红打卡地,甚至升级为文旅美食街区。2023年上半年开始,外地“旅游特种兵”在大士院的拌粉、瓦罐汤、白糖糕中尝到了“南昌美味”,随后便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因为地道小吃和人间烟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2024年,作为老小区的大士院成为游客聚集地,迎来了正式改造。“大士院老街”的牌楼揭开那一刻,续写了南昌老城的繁华篇章。
目前,南昌大多数网红打卡点都集中在老城区,可见南昌的人文历史底蕴有着深深的吸引力。梅联华认为,南昌之所以这么用心用力去发展文旅,巩固“网红”形象,一定程度上也是要唤醒一座城市的记忆,让老城不再沉寂,促进城市格局的升级。在旅游热的带动下,南昌一江两岸的格局得以升级和凸显。
蝶变
在中部省会崭露头角
不少人认为,文旅已成为南昌的重要名片。我们特意找来一组数据:
南昌,2023年共接待游客1.9亿人次,同比增长16.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77.79亿元,同比增长41.3%。
武汉,2023年接待游客3.3亿人次,同比增长62.4%;旅游总收入3769.85亿元,同比增长69.5%。
长沙,2023年接待游客1.9亿多人次,同比增长44.0%;旅游总收入2193.05亿元,同比增长51.2%。
合肥,2023年接待游客1.3亿多人次,同比增长69.8%;旅游总收入1870.72亿元,同比增长85.9%。
可以看到,南昌的接待游客量及旅游总收入超过合肥,旅游接待人数接近长沙,在中部省会中,文旅知名度正不断提升。
6月17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评估报告》,南昌入选国际形象发展型城市,意味着南昌的城市形象更具吸引力。田义超兴奋地说:“现在入境南昌的游客很多,每个月都有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游客来南昌旅游。”他说,现在南昌已成为入境游客的重要打卡地,不少从上海入境的游客,会将南昌纳入其旅游线路的重要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