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高加索联邦?

NO.295 作者/时间魔法师

但这三国的领导人认为,如果以联邦的形式加入苏联,那么在未来的苏联中,自己的地位会略低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

制图/听风者 漫画/傲慢的上校 配图/大尾巴熊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个高加索地区的小国却 大打出手 ,引发世界的关注。就在几十年前,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还是一个国家,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更早的时候,这两国还和同为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 一起组建过外高加索联邦 ,是苏联的创始国之一。那么外高加索联邦是如何组建的,它最终又为何消失?

外高加索的历史,就是入侵与反抗的历史

高加索山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山脉之一 。它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它的海拔高或者是山脉横跨的地区广,而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高加索山脉是欧洲与亚洲的重要分界线之一,是南欧来往西亚的必经之路。

雄伟的高加索山脉,很早就有人类文明的活动痕迹

图源.shutterstock

这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方面使得高加索地区能够很容易地与欧亚大陆的其他国家交流,因为交通便利,这里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随着社会的发展,南高加索地区 逐渐形成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阿布哈兹和奥赛梯五个主要民族 。在这五个民族当中,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和阿布哈兹人都曾在此建立过属于自己的政权 。

由于战略地位重要, 高加索地区极容易受到外来入侵 。尤其是高加索山脉以南的外高加索地区,由于紧挨着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所以这里曾遭受东西方多个帝国的入侵。这就使得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成为外高加索民族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旧的阿纳努里城堡无声地诉说那段反抗的历史

图源.shutterstock

三雄争霸下的外高加索

进入近代后,许多曾经叱咤欧亚大陆的老牌帝国淹没在了历史的黄沙之中,仅剩下同为伊斯兰国家的波斯和奥斯曼土耳其两大帝国在争夺外高加索地区。

公元1723年,沙皇俄国从北高加索南下,击败了波斯,占领了外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拉什特和阿什塔拉巴德,由此 沙皇俄国正式加入到外高加索地区的争夺中,至此外高加索争夺战从东西两强对立到三足鼎立 。为了方便统治外高加索地区,沙皇俄国还专门设置了高加索总督区,这为外高加索地区的联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 世纪俄罗斯人早期玩的牌是一套 60 张牌,

每张代表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或者地区,在当时包括芬兰大公

领地、波兰会议王国以及俄属美洲。而这张牌描述了

位于帝国西南部的高加索总督区

沙皇俄国的介入,使得与沙俄持相同信仰的格鲁吉亚诸国看到了对抗伊斯兰势力的希望。于是格鲁吉亚东部的小公国为了应对伊斯兰信仰的奥斯曼土耳其和波斯的入侵,选择沙皇俄国作为自己的保护国。

自诩罗马帝国继承人的沙俄帝国

自然要保护高加索的东正教国家

图源.shutterstock

当然沙皇俄国这个宗主国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为格鲁吉亚小兄弟抵抗了土耳其和波斯的入侵。但这些小公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9世纪初,东格鲁吉亚的这些小公国 陆续丧失独立资格 ,沦为沙皇俄国的一部分。到了19世纪中期,西格鲁吉亚也被沙皇俄国吞并。

在格鲁吉亚诸国沦为俄国保护国的同时,俄国军队攻入阿布哈兹,将阿布哈兹也变成了俄国的保护国。到1864年,沙皇俄国取消了阿布哈兹王国的半独立地位,原先的阿布哈兹王国的领土改成了沙皇俄国的苏呼米军事区。

同为基督教信仰的亚美尼亚也把希望放到了沙皇俄国这边。在俄国介入外高加索地区后,波斯和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的亚美尼亚人发动了多次起义。其中的东亚美尼亚地区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脱离了伊斯兰势力的统治,之后与沙皇俄国合并,成了沙俄的亚美尼亚省 。

阿塞拜疆地区虽然主体信仰伊斯兰教,却是沙皇俄国最早征服的地区。1735年波斯发动对沙皇俄国的战争,迫使沙皇俄国退出了阿塞拜疆。但没多久波斯就陷入了内乱,刚刚拿回来的阿塞拜疆地区脱离了波斯,分裂成15个封建小国。这给俄国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19世纪初,沙皇俄国陆陆续续吞并了阿塞拜疆地区的封建小国,至此阿塞拜疆也沦为沙皇俄国的一部分。

独立建国的尝试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沙皇俄国开始工业化,外高加索地区和沙俄其他地区一起, 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大门 。尤其是在阿塞拜疆的巴库地区 发现油田后 ,这一地区的的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工厂在外高加索拔地而起,铁路也开始修进了外高加索 。

早期的巴库油田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外高加索地区的资产阶级也迅速壮大起来。但广大的外高加索普通人却并没有享受多少工业化带给他们的好处。而沙皇俄国坚持大俄罗斯主义, 对外高加索地区的非俄罗斯人采取残酷的“俄罗斯化”政策 ,使得这一地区的人民对沙皇俄国更加不满。

资本主义在那头,封建主义在这头

只有不间断的三班倒

于是 以宣扬阶级革命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势力 开始 向外高加索地区渗透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 约瑟夫.朱加什维利 的格鲁吉亚人加入了社会民主工党,并在其的派遣下,在外高加索地区参与了多次革命活动,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迫害,被迫离开了外高加索地区。

约瑟夫.朱加什维利

后来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之后,约瑟夫.朱加什维利选择站在布尔什维克这边,很快受到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的重用。之后约瑟夫.朱加什维利为了显现自己钢铁般的革命意志, 将自己的姓由朱加什维利改成了斯大林

号召起贫苦群众

可谓是十分信任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本希望通过战争的胜利转移国内矛盾的沙皇高估了俄军的战斗力。 俄军在前线的惨败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矛盾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革命,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此时的整个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分离势力抬头,为了稳定外高加索地区的局势,新成立的俄国临时政府设置了外高加索特别委员会,负责管理外高加索地区的事务。

一战开战前,俄军的一张大合照,

这张相片里生还的人不到十指之数

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后,外高加索地区陷入到了 一个混乱的状态中 。布尔什维克、资产阶级以及这一地区的民族主义者都试图控制这一地区。

布尔什维克很早就在外高加索采取了行动。在十月革命后没多久,布尔什维克就在巴库建立外高加索地区的 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即巴库公社,并宣布接受列宁的领导。

苏俄-阿塞拜疆1918年巴库公社发行的50卢布

就在巴库公社成立后不久,掌控在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者手中的外高加索特别委员会宣布外高加索地区 脱离俄国独立 ,并在1918年4月宣布成立外高加索民主同盟共和国。但这个同盟共和国因为 内部矛盾无法调和 ,仅仅一个月就宣布解体 。

外高加索民主同盟共和国解体后,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外高加索地区的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者先后建立了政权: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和亚美尼亚共和国。而原先掌握在布尔什维克手里的巴库公社在与资产阶级对峙一段时间后,在外国武装的干涉下被阿塞拜疆的资产阶级政府攻灭。

别担心,我们还会再回来的

在巴库公社与资产阶级政权对峙的过程中,一个名叫阿纳斯塔斯.米高扬的亚美尼亚布尔什维克脱颖而出,受到了列宁等人的重视,成为后来的苏联领导人之一。他的弟弟后来创立了著名的米格设计局,而他的儿子在叔叔的影响下,也进入到飞机设计领域,他的作品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米格-29战斗机。

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一家都是将门虎子,

弟弟后辈创立的米高扬设计局如雷贯耳

联邦的成立与并入苏联

虽然成功独立,但外高加索的这三个国家很快陷入到经济崩溃的境地,无法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国内的人民对于这三个国家的执政者越发不满。而且 这三国还因为边界领土问题互相对立

布尔什维克在稳定俄国国内的局势后,一方面向高加索方向增兵,另一方面指示外高加索地区残余的布尔什维克势力发动群众与这三个资产阶级政权斗争。

打倒顽固反动势力

在外部的军队和内部的起义人民的双重打击下,1921年,外高加索三国的资产阶级政权相继垮台。随后布尔什维克在原先三国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阿布哈兹四个苏维埃政权,并且 宣布外高加索的苏维埃政权接受布尔什维克中央的领导 。之后阿布哈兹并入格鲁吉亚,成立了阿布哈兹与格鲁吉亚的联合共和国,外高加索又恢复到三国鼎立的状态。

我说什么来着

为了发展经济以及应对帝国主义者的卷土重来,外高加索三个苏维埃国家于1921年签订了管理三国铁路线的协定,并在这一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对外贸易联盟”,为后来三国联合成立联邦奠定了基础。

1921年年底,苏俄的国内战争结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决定以“ 民族自决 “的原则,让内战期间独立出去的民族与俄罗斯一起,以平等的方式组建新的国家。但在外高加索三国的地位上,这三国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和布尔什维克中央发生了矛盾。

由于外高加索地区资源丰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布尔什维克中央希望外高加索地区联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到来的威胁。同时外高加索地区由于资源分布不均, 三国在经济上各有优劣,将三国联合可以加强他们的优势互补 ,促进外高加索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且外高加索地区由于民族和宗教复杂,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所以这一地区的一些知识分子希望通过三国联合的方式,促进这一地区的一体化,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

所以布尔什维克中央希望外高加索三国应该成立一个联邦,然后以联邦的名义与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起组建苏联。

但这三国的领导人认为,如果以联邦的形式加入苏联,那么在未来的苏联中, 自己的地位会略低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 ,影响到本国的自治权利。所以这三国领导人向当时的布尔什维克中央抗议,要求以单独形式加入苏联,尤其是格鲁吉亚的领导人反对最强烈。

格鲁吉亚人的反对十分强烈

但此举遭到了布尔什维克中央的否决,最终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还是按照原计划,成立了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以该联邦的名义加入苏联 。

按照苏联方面的设计,三国在联合成立联邦后,三国依旧保持着共和国的地位,且地位均等。联邦的最高权力机关为联邦人民委员会,同时三国各派出一名代表组成联邦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负责领导联邦内的日常行政工作。

联邦解体后外高加索三国

虽然三国成立了联邦,但 三国人民对于这个外高加索联邦的认同感并不强 。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格鲁吉亚人、阿塞拜疆人或者是亚美尼亚人。虽然三国同属于外高加索,但在历史的发展当中,这三国大部分时间并不属于同一个政权。而且三国之间的宗教信仰也不相同,尤其是阿塞拜疆与另外两国的 宗教上还呈对立状态

阿塞拜疆还有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清真寺—聚马清真寺

图源.shutterstock

由于联邦的中央机关设置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所以在这个联邦当中格鲁吉亚的影响力非常大。借着这个影响力以及苏联中央的支持,1931年格鲁吉亚不顾阿布哈兹人反对,强行将阿布哈兹降格为自治共和国,成为格鲁吉亚下辖的一个部分。

曾经的联邦议会大楼

同俄罗斯联邦不同,无论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还是亚美尼亚,这三个民族在外高加索联邦内部并不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 联邦内部其实并不能成立一个绝对强有力的中央 ,制定的许多政策也无法令三个国家都满意。

而进入斯大林时代后,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得苏联境内各个所谓的共和国基本没有自主权力, 成为听命于中央的“省” 。而联盟中又存在联邦这种复杂的体制,显然不利于苏联中央对于地方的统治。

在1936年苏联颁布的新宪法中,斯大林规定了在苏联内部成立加盟共和国的条件,恰巧外高加索地区的三国均符合条件,正想分家过的三国于是向苏联中央 申请以单独的形式加入苏联 。在取得苏联中央的同意后,外高加索三国重新建立独立的加盟共和国,至此 外高加索联邦解体

让你们散吧

联邦解体后,外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 伴随着民族意识的高涨,外高加索三国 之间的 矛盾日趋激烈 ,但被苏联中央压制。苏联解体后,外高加索三国均获得了独立地位,原先被压制的矛盾开始展现在台面上,因此引发了多年战争,严重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 l 时间魔法师 东方史 苏俄史爱好者

参考资料 l 苏联时期的格鲁吉亚事件初探. 梁建东;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与外高加索国家关系研究. 滕仁;俄罗斯史.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从苏联到俄罗斯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研究. 左凤荣 刘显忠;苏联民族问题文献选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生编译;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沈志华;阿布哈兹问题的由来和影响因素. 梁长坤;格鲁吉亚阿布哈兹民族问题研究. 柳玉峰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