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IC photo
作者:云掌财经
互联网+逐渐深入人心,许多所谓的“产品”也乘上了这股东风,比如某些借贷平台,打着p2p的旗号,实际上是“714高炮”,在网络上大肆攻城略地,“无需抵押”、“快速放款”、“无需担保”......他们以各种“美好”的口号去引诱那些急需用钱之人。借钱人也被便捷的操作,快速到账的钱款,迷惑了眼睛。然而,一旦踏入陷阱,他们犹如陷身泥潭,再难脱身。
“714高炮”差点将她推向死亡
董女士因周转需要,向网贷平台借款1500元,在第一次借款成功后,董女士陆续收到各种网贷产品推销电话,一天时间里,一共借了7000元,还款期限为7天。但是,短短的三个月后,欠款就变成了50多万,是当初借款的70多倍!
到了第七天,董女士还不上钱,无奈之下,她只好拆东墙补西墙,继续在借贷平台上借款以还旧账。
结果,一个月下来,7000就变成了40000。而那些还不上的贷款产生的逾期费用,一天的额度高达本金的5%到10%。
就这样,网贷负债的雪球越滚越大,到了董女士不能承担的地步。网贷平台为了让董女士还上所欠债务,进行了“软暴力催收”,董女士以及其亲友,遭到各种催收骚扰电话,董女士崩溃了,一度写下遗书准备自杀。
网友议论纷纷,“借钱为什么不去找朋友借?”“为什么不去找正规的大平台借?”董女士已经受到了惨痛的教训,而当初她为何选择网贷平台借款,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董女士并不是少数案例,有许多人都受到了“714高炮”的坑害。
在一家网站上,有一个上岸交流区,许多深受“714高炮”之苦的人在这里分享他们的历程,互相打气,也警戒后来者不要陷入泥潭。
何为“714高炮”?
“714高炮”指那些期限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其包含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714高炮基本上90%都是以7天期为主。利息方面年化利率基本上都超过了1500%。这些网贷平台多以砍头息、滞纳金、手续费等形式,先扣取借款本金的20%至30%,在超过还款期限后,借款人还要在归还本金的基础上,赔付逾期罚金,每天40元到230元不等。
当借款人还不上钱的时候,这些网贷公司就通过各种手段逼迫他还款,爆通讯录、泼油漆、P恶心图都是常规操作了,而这些行为则给借贷人带来了深深的困扰。他们有的人在威胁恐吓之下,联系亲朋好友还上了贷款的本金与利息,虽然损失了钱财,但好歹破财免灾。
而有的人却走上了另一条路,在新的借贷平台借款填补上家缺口,无奈缺口越来越大,他们再也填补不上,各种骚扰电话不断,不仅本人深受其扰,连亲朋好友深受牵连,每天想的都是借贷还贷,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就走上了不归路。
网贷平台套路层出不穷。好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点名曝光了“714高炮”要钱更要命等事件,给网贷平台敲了警钟。次日,北京市互金协会发布《关于启动全市范围内摸排检查行动的公告》,表示高度重视“714高炮”高息现金贷现象,已经紧急成立专项处置小组,协调律师、专家等行业人士,立刻进行一轮全市范围内的摸排检查行动。
如何破除“714高炮”?
“714高炮”如此猖獗,一来是因为有些网贷平台属于非法经营,一些小团体,借助互联网进行放贷,行踪灵活又隐蔽,网站被封,换个马甲就能卷土重来。同时,“714高炮”的高利润也让许多患有不法之心的人眼红,在金钱的诱惑之下,这些人早已被蒙蔽了双眼,看不到法律道德。
二来则是市场需求,“714高炮”主要是面向信用违约敏感人群。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流程都非常地严格,确保风险最小,而弱势人群,则因为种种原因,拿不到银行的贷款,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转向“714高炮”平台。
若是想要破除“714高炮”,需要多方齐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对“714高炮”等现金贷的整治,应采取疏堵并举等措施。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各类现金贷平台的清理、整顿和引导。金融监管部门还要加强与公安、法院等单位合作,打出治理的“组合拳”。对诱骗诈骗、违规放贷、非法催债的,由司法机关及时介入,追究法律责任,形成对非法现金贷的高压态势,保护公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要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面向低收入群体、大学生群体开发有针对性的新产品。比如,提供额度可控、价格适中的消费贷款、创业贷款等,引导这些长尾客户形成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
董希淼认为,刑法上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其主体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未将非金融机构人员纳入。“下一步,可作相应修改,将年利率超过36%的借贷明确为非法行为,并明确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利率时,应将各种费用视同利息计算在内。”董希淼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