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9 星期三 扬州—北京
万庆和晓东昨天晚上去了上海,今天的早餐是雎美女陪我们吃的。这个姓很少见,小雎说,姓雎的她差不多都认识。我随口说了一个在录制《中国味道》时认识的台湾人,显然小雎不认识。开个小玩笑,算是给丰盛的早餐再加点料。
扬州的早茶文化是扬州服务业发达的一个缩影,精致丰盛历史悠久。趣园茶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把一些几近失传的扬州街巷小吃恢复后加入到他们的早茶菜单中。旧时酒楼里的扬州早茶多是些精致点心,各种面点、小菜可以摆满整张餐桌,尤其是各种包子更是精彩纷呈,趣园茶社既有这些精细点心,也有萝卜丝端子、金刚脐这类民间小吃。不仅丰富了早茶的内容,还能让老扬州找到儿时回忆,让游客体会扬州丰富的早餐文化。
香菇和虾米
图片发自简书App
菌菇小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干拌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黄桥烧饼
图片发自简书App
鲜肉包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素菜包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千层油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煮干丝
图片发自简书App
烫干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吃完早饭去机场,航班晚点一个小时,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离开扬州时气温25°C,落地北京是32°C,走到停车场就出了一身汗。收拾完行李有点困了,也有点饿了,忍住了没吃东西。这次回北京只待一天半,今晚和明天都约了饭局,忍一忍就到了晚上吃饭时间。
同学从加拿大回来探亲,在京的几个约着一起吃个饭。因为我出差,只好约在了今晚。我们这几个人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都在一个学校,小学中学还都是一个班的,可谓是真正的发小了。六点钟几个人到了莎莎餐厅,我也没点菜,让棒棒安排了几个他的拿手菜,开了一瓶酒,边吃边聊。聊的全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有些我记得,有些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可是他们却是信誓旦旦的说就是我干的。好吧,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从小学就不是一个好学生,记忆中从小学到高中,只有一个语文老师还算喜欢我,其余的都没有正眼看过我。高中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抽烟了,烟瘾犯了,推门就出去找地抽烟去了,根本不管老师在讲什么。后来老师索性让我坐在最后一排靠门的位子,想上课就坐着,不想上课我可以拉开后门出去,这样不会影响到别人。想想我的高中上的也真是自在,不过也真没学到什么。物理老师问我电机左右手原理的时候,我一脸懵逼,乱比划不仅逗笑了全班同学,老师也笑的不行,只好把我劝出教室。还记得一次期末老师我的政治课总评是良,而我的试卷得分是98分,我跑到教研室问老师为什么给我良,老师说因为我不遵守课堂纪律。我说那你为什么上课时不说这时报复我?老师无语了。我把全班的成绩册扔了一地离开了教研室,其结果是我被正式停课了,下一个学期的学农活动也不让我参加了。全班同学都去了昌平种树学农,我一个人在城里玩了一个多月,只是还要天天骗家乡我去学校上课了。
这些记忆如果不是今天晚上同学聚会,我几乎忘记了。大家聊天让这些记忆从隐秘阴暗的底层泛上来,让我有大哭一场的感觉。现在写出来,心里难受极了。不知道那时的我怎么会那样?不知道那时的老师怎么就那么不待见我。还好我后来去了北大,很多老师都不相信,董克平那个坏学生怎么能考的上北京大学呢?是啊,我都不相信我能看上北大,只是运气好,让我赶上了。
相识五十年了,再见已是发鬓如雪,无法抑制的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