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影评 | 透过《挪威 7·22 爆炸枪击案》 看多元化法治社会下引发的法律与道德之争
10月27日晚,第50期电影会客厅分享了改编自挪威恐怖袭击事件《7月22日》,又名《7.22挪威枪击案》
想要了解现场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最后“阅读原文”,可收听本期会客厅有声电影,往下翻还有本期OurFilm影迷的现场影评哟!
剧情加载中
一名挪威人布雷维克假扮警察在政府大厅放置了一枚超强威力的炸弹,使政府大楼遭到严重破坏,随后他又来到了于特岛,发动大规模枪击。
影片中说造成77人死亡,上百人受伤,然而现实中并不止这些,根据百度百科介绍:
挪威首都奥斯陆市发生爆炸事件及附近于特岛发生的枪击事件共造成87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它是挪威自二战以来爆发的最严重的暴力伤亡事件。
影片没有过多的描述恐怖袭击现场的惨烈,双重袭击加起来也不到20分钟,更多的是将镜头聚焦于事件之后的人。
用大量篇幅的来讲述政府如何应对及处理这件事、恐怖袭击的受害人如何克服枪击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以及嫌疑人制造恐怖袭击的背后真相。真情实切的告诉你:恐怖袭击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和影响。
维亚,于特岛恐怖袭击的幸存者之一,他的大腿、手臂、右眼被子弹击中,不仅如此,脑中还残留着无法取出的弹片,随时都可能丧命。他觉得自己孤身一人,看不到未来。
不止是他,还有很多幸存下来的人,活着不如死去,即使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身体康复,也无法抹掉这场恐怖袭击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反之,布雷维克,这个杀了77人,造成举国悲痛的人,即使入狱,也是“VIP套间”:三室一厅带独立卧室、书房、健身房,不仅如此书房还配备有电视和电脑。
布雷维克,他自称为一名战士,把这次的恐怖袭击当作为一场战争,被捕之后还在宣称:我开展了一场战争,被杀的人都是叛徒。原因就是结束多元文化主义,禁止移民。
他始终保持的理智,作为恐怖袭击的策划者,他清晰的知道每一步要做什么。
为了证明自己的袭击是有意义,在庭审现场,当着首相的面,向全世界发表他的反人类宣言,把法庭当成他的第三次袭击。
这个没有一丝悔意的右翼分子,把恐怖袭击行为解读为“为保卫祖国而战”,并要求无罪释放。即使最后被判刑,也是面带微笑。
袭击过后,首相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告不会向恐怖行动屈服,利用法制与恐怖行为斗争。法治社会讲求人权,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布雷维克也不例外。
律师为了让他逃脱法律的制裁,罔顾77条鲜活的生命,为他申请精神鉴定,因为他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看到这里小编不知道该笑还是哭了)
在废除死刑和无期徒刑的挪威,布雷维克最终被判最高刑罚21年单独监禁。
废除死刑,是为了给罪犯改过自新的机会,维护人权,可是,布雷维克的人权达到的维护,那些无辜惨死的人权在哪里,就连侥幸活下来的人也要终日受到于特岛事件的折磨,他们的人权又在那里?
在这场人与法之间,法胜了,布雷维克成了最大的赢家。残酷暴力不是解决恐怖袭击的办法,有时候法就可以吗?
10月27日最后一批影迷和陈导合影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点击最后“阅读原文”即可收听本期有声电影哟!
会客厅影评
何为:9分
导演很牛,有纪录片的写实,但没有纪录片的冗长与沉闷,尤其是恐怖袭击那一段,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绝望。佩服导演的巧思。但是主角一个人的成长怎样才能代表整个受创伤的群体的成长?我觉得电影没表现,可是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表现。
大熊:7分
像是一部纪录片,有别于新闻联播,从另一个角度了解2011年那次针对青少年的恐怖袭击。片子里有不少细节值得回味:枪手在受审的时候,当着受害者家属行纳粹礼;圣殿骑士团首领不承认自己时的失落;即使精神评定不正常,但后来自己推翻评定结果,坚持自主发言......这些细节让我看到,枪手其实也在找认同感,他为自己的极端行为找了一个高尚的理由和借口,剥开层层伪装,说不定他就是一个缺爱的人。
熊佳平:7.1分
我觉得这个事件刷新了我的三观,原来地球的另一个国度还有如此所谓“高度尊重人权”的。本人还是觉得“以牙还牙,恶有恶报,快意恩仇”更能保护善良不被伤害。但是就在我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手机又弹出了一则由于极端排外思想引起的滥杀无辜的新闻······ 很多糟糕的事仍然在恶性循环。想起了影片中的受害者维克多,导演总是把他在创伤后努力重生的背景衬托得很美,特别是挪威洁白无暇的冰天雪地,那种美就是种鼓舞我们好好活下去的希望。 7月22日,尽管挪威曾暂时不再挪威,但纯洁永远会洗净肮脏,善良会永远战胜邪恶。
怿女:9分
男孩儿经历了这么多,最后选择从政,也是想用政治的方式去解决政治的茅盾,他所强调的家人、朋友和爱这些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也是影片拍摄最多的内容,而不是如凶手这般的成长经历和行为方式。影片是否也想表达用极端暴力的方式对待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即便与凶手有同样政治立场的人也不会支持他,而凶手选择认罪却也保护了自己的余生,是对法律赤裸裸的挑战啊,当然废除死刑是挪威政府强调人权观念的体现,但其实也是悖论,引发深思。虽然当局处理得并未那么解恨,但其实当时极右派势力也不小,处理不慎后果严重。
Echo:8.5分
『7月22日』,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在恐怖主义袭击的大背景下探讨了很多话题。比如移民难民涌入与本国民众的互相融入和排挤、政府对主流群体的逆向歧视、人性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冲突、利己和利他的矛盾、法律从业人士的职业素养、创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重建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山一样沉重。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介草民,在国家机制下的无力和在政府政策前的渺小。
陈瑞:8.5分
事故灾害总是不能避免。谁有没有预见性。在旁人眼中会成为热点,成为话题,对于受害者极其家庭,却要用余生去消化痛楚,拜托梦魇。威亚的家庭给了他重生的希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出这段阴影。家庭的关爱和社会的支持尤为重要。
朱光:6.5分
人道主义和凶残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博弈,最后通过杀手和男孩的内心对比,导演还是给出了自己的主观立场,文明的世界格局和人内心的阳光面是相伴而行的。
Hana:9分
这是一部沉重的电影,一个极端的暴力犯罪行为,一个冷静得意的凶手,77条逝去的生命,众多的受害者。观影的过程中,始终被唏嘘,心痛,愤怒各种情绪交织着,难以平静。想来,每个人都难得活这么一次,过这么一生,我觉得还是应该对这个我们共有的世界多一份宽容,对别人多一份善意吧!用合理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即使诉求不能被接纳,也能够用较为包容和开放的视野去理解,而不是使用极端的错误方式。用一个错误方式去解决问题,其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Our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