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向来备受关注。从孩子在学校的饮食起居,到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再到不同教育理念的碰撞、各类教育政策的出台,每一项都牵动着社会大众的神经。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五育并举”下的体、美、劳教育如何开展,“体育、美育纳入中高考”如何实施,新高考如何平稳全面落地,教育评价改革怎么改,“强基计划”如何吸引优秀人才,教育“减负”如何落到实处,教育“焦虑”与“内卷”问题如何化解,校外培训行业如何整治,“科技+教育”如何趋利避害;后疫情时代,学生该不该出国留学等等,这些既是当下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从业者正在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十四五”开局之年,澎湃新闻特开辟“中学何为”专题,请各大知名中学校长畅谈基础教育的得与失,为解决基础教育问题理清思路,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小学六年级的最后一节课,我的数学老师说,‘同学们,今天不上课了,我教给大家一首歌。’几十年过去,我50岁了,依然记得很清楚这首歌叫《三月里的小雨》。他教过那么多数学课,我连他一节数学课讲了什么都记不住了,但是这节音乐课却记得很清楚,这是我的切身感受。”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封安保接受澎湃新闻专访,就“唯分数论”、“双减”、教师轮岗、乡村振兴与基础教育、五育并举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结合自身经历,封安保认为,高中3年,留给同学们的印象不能只是上课、考试、作业这些东西。他希望孩子们在高中学段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文化课,美育、体育和德育等各方面应该都很成功。高中3年,它的终极目标或者说彼岸不应该仅仅只是一所好大学。
谈及乡村振兴与基础教育,封安保说,教育如果振兴的话,能带给乡村振兴非常大的支持,可以把一些人才留住。现在需要真正建立起机制,促进城市和农村教师双向流动。
针对“寒门难出贵子”的话题,他指出,从发展趋势来讲,不管是考试分数还是综合素质,城市的孩子还是越来越高于农村孩子。城乡的这种差距,原因是综合的,应该想办法去遏制和扭转。
据合肥一中官网介绍,该校前身是庐州中学堂,由李鸿章嗣子李经方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办,是合肥地区最早、历史最久远的一所新式学校;1955年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95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
合肥一中校长封安保。受访者供图
封安保,安徽省物理特级教师,合肥市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工作站站长,现任合肥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安徽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高中物理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合肥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历任合肥一中教师、主任、教学副校长,合肥六中校长、党委书记等职。
【对话封安保】
“‘双减’政策非常英明,学校课程才是‘正餐’”
澎湃新闻: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怎么看待基础教育的现状,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封安保:现在社会各界都很关注教育,当然关注是对的,但可能在某些领域、某些群体、某些方面还是有一些偏差。比如说,现在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非常强调分数。分数的确很重要,但绝对不能走向极端,搞成了“唯分数论”。
文化课的素养是综合素养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况且分数也不是衡量文化课素养的唯一标准。有些家长或者学生本人,在这方面可能有点迷失。
对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干什么事,这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把这个时段全部用来做题、刷题,就抑制了很多其它应该发展的东西。
澎湃新闻:其它应该发展的东西包括哪些,比如说德育,应该怎么落实?
封安保:“十四五”期间,我觉得基础教育最应该做的就是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真正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应付检查。
讲德智体美劳,德是第一位的,这个问题似乎都理解,都认为正确。但是有多少家长、老师、教育管理者能真正把德放在首位,时刻提醒学生德育的重要性呢?我反复告诉老师们一定要把德育渗透在每一节课当中。德育不只是班主任的事,每个老师对孩子的德育培养都有义务和责任。
比如说老师应该有示范作用,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迟到早退,没有不良习惯,爱护每个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有影响。如果老师自身把德育渗透在课堂当中,日积月累,每个老师每节课都有德育的渗透,自然而然会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品德。
其实思政课本身也是德育要求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坚持思政育人的理念,要求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思政教育渗透贯穿到每节课中。思政课程是由政治老师承担的德育主渠道课程,课程思政则是各科老师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自己所教的科目中。
澎湃新闻:有些地方对体育、美术也进行量化考试,会不会又变成另外一种应试?
封安保:对于德智体美劳中的体,我的理解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很多省份已经把体育纳入中考了,这也要从两方面来认识。比如说我们初中升高中包括60分体育分,如果没有这么量化,可能学校就不这么重视体育。因为量化了,至少在这些项目上要花功夫。把这些项目练好,一般就能让孩子得到锻炼,而且锻炼作用是明显的。
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要发挥正确评价的导向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让他们成为运动爱好者、身体健康者、心理阳光者。
澎湃新闻:前不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发布,各项要求都很严格。怎么看这项新政策,它和高中学段有什么关系?
封安保:实行“双减”,对于优化教育生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如果再不果断采取这个措施,任由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恶性加重下去,摧毁的可能是教育的根基,还怎么去谈素质教育,怎么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想,我们的学生不仅作业要写到很晚,还要参加那么多的校外培训,他们的身心状况可想而知了。所以,“双减”政策出台,是非常英明的。
我觉得,不仅是义务教育要“双减”,高中阶段也要实行“双减”,因为基础教育是不能割裂的,应该是一体化的,需要接力前行的。现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也非常重,必须要切切实实减下来,把素质教育真真正正加进去。只有这一“减”一“加”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从实际看,“双减”有效落地必须取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我们需要帮助家长转变认识,学校课程才是“正餐”,私下“加码”不但不能胜出,反而会坏了孩子的“胃口”,影响健康。
言传身教,坚持每天早上在校门口等学生
澎湃新闻:现在很多大中城市的基础教育竞争也挺激烈,你感受到这种竞争了吗?作为名校,合肥一中有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既能应对这种竞争,也能保持学校的平衡发展?
封安保:这种压力肯定有的,如果说没有,那就是在瞎说。尤其像名校,社会对你的评价也很关注高考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学校来讲,要维持我们的本真。人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学校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全国都是某一种所谓的模式,那一定是畸形的、不可持续的。
所以我们学校一定要保持特色。在文化课教育上,无论是老师教课、学生完成作业等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差,都要有高质量。如果老师和学生把该做的都做了,达成一个默契、互相促进,效率非常高,自然学习不会有问题。我们一直追求的是:老师高效率地去教学,学生高效率地去学习。
我们最大的亮点是学生活动多,比如科技节、戏剧节、艺术节、风筝节等等。每学期都有学生戏剧表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真地能展现他们的才华。
从芭蕾舞、京剧、黄梅戏、庐剧等等,我们都有选修课,有老师来教,孩子学得有板有眼。尤其是庐剧,它流行在合肥这一带,是一个很小的曲种。有一次学校有庐剧团的演出,现场只安排了300个名额,来的学生600人都不止。演出完,好几十个孩子主动跑到台上,跟那些戏剧演员互动,向他们请教。
合肥一中前身:庐州中学堂。合肥一中官网 图
澎湃新闻:好的生源很重要,担心合肥地区一些新的基础教育强校分走一中的生源吗?
封安保:这个我不担心,因为各个学校的特色不一样。对孩子的培养我们不能一刀切,每个人的智力水平、行为习惯、综合素质都是存在差异的。孩子可能有自己的强弱项,这方面很有天赋,而另一方面接受能力较弱,这都很正常。
对孩子的培养因材施教很重要。比如说,2020年,我们积极跟(合肥)市教育局争取,组织了一个强基实验班。
对强基实验班的孩子,我们就是要培养真正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拔尖人才,对他们的德智体美劳要求比普通班要高一些,思政教育更是。实施分层分类分趣教学,希望他们成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澎湃新闻:这种分层在形式上明显吗?如果明显的话,被分到低层的学生会不会产生心理上的一些不适?
封安保:为了体现高中学段的分层教学,我们有强基实验班、素养班、学力提升实验班等等。如果从层次来讲,学力提升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可能要弱一些,但我们对这个班格外关照。第一,配备优秀的班主任、教师,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有所改变,更有针对性;第二,学生自己选择来到这种类型的班级,他们到适合自己的班级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
澎湃新闻:不光是好老师,好的教育管理者尤其是校长也非常重要。三年前调任合肥一中时,合肥六中的学生家长集体“挽留”你,如今回过头你怎么看这件事?现在还经常早上在校门口等学生(上学)吗?
封安保:在合肥六中工作的那段时光,我一心想着为学校的发展多做一些工作。学校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是取得成绩的关键。至于我本人,也只是尽了校长应尽的职责,实际做得还远远不够。
现在,我还是保持着这个习惯,就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还坚持每天早上很早就在校门口等学生。说实话,也很辛苦。但我觉得这么做很值得,行胜于言吧,至少我是在用心用力用情在做这份工作的。我想,教师的职业特点就在于“言传身教”,学生看到我这个还算比较勤奋的校长在迎接着他们,他们也会更加勤奋一些吧。
“北京教师轮岗释放信号,其它地区会有所跟进”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你更注重学生的理科知识还是美育方面的修养?
封安保:说起美育,我真的很遗憾。我小学在农村,从来没上过美术、音乐课。到现在都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最后一节课,我的数学老师说,“同学们,今天不上课了,我教给大家一首歌。”几十年过去,我依然记得很清楚,这首歌叫《三月里的小雨》。
他是数学老师,那时候农村学校没有美术老师、音乐老师,甚至体育老师都是文化课老师兼职的。他教过那么多数学课,我连他一节数学课讲了什么都记不住了,但是这节音乐课记得很清楚,这是我切身感受。
我非常羡慕现在的孩子,有各种老师,多才多艺,知识面可以开拓,也能对他整个人格进行培养,摆脱了完全只注重考分的问题。
我时常想,我们高中教育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孩子在学校3年,给他的印象不能只是上课、考试、作业这些东西。我希望孩子在高中学段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文化课,美育、体育和德育等各方面应该都很成功。高中3年,它的终极目标或者说彼岸不应该仅仅只是一所好大学。
澎湃新闻:最近几年有个话题,县城很难再出学霸了,这个问题它存在吗?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和问题?
封安保:现在总体来说,县城中学学生考高分的比例可能在减少,原因是综合的。
一是,原来的社会流动性小,现在流动性强。家长在城市打工可能把孩子带到城市自己身边就读,或者家庭条件好一点的,把孩子送到城市、省城或者其它更好的地方读书。这是父辈所创造的条件,带走了一部分学生资源。第二,教师的流动,现在基本上是农村的老师希望往县城走,县城的老师希望往城市走。第三,总的来说,城市孩子的综合素质教育是高于农村的。第四,农村孩子很多是留守,和父母的沟通交流比较少。
当然还有很多别的理由。从发展趋势来讲,城市的孩子考高分的也好,综合素质也好,还是越来越多于农村的孩子。现在应该想办法怎么去遏制、扭转和改善这种现象。
教育如果振兴的话,能给乡村振兴一个非常大的支持。对乡村振兴,我个人觉得教育投入不仅仅是设施和设备,重要的是能留住人。农村学校的校舍、大楼包括信息化不比城市差,现在的情况是,学生少老师也少,或者说优秀的老师少。
为什么老师不愿意在农村?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比如,老师在农村的待遇、收入不比城市差,甚至高于城市,让农村老师的尊严感强于城市,是不是就能留住?是否真正有一种机制,能够推动城市和农村老师双向流动。比如,城市的老师,必须在农村扎扎实实干3年或者5年,根据考评情况再决定是否回来等等。现在的支教也好,支持农村也好,都只是作为补充,真正留住人需要多管齐下。
澎湃新闻:最近北京正式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和你的提议有共通之处。怎么看北京的这项新政策?这对全国其它地区比如合肥乃至安徽全省,有哪些可以借鉴以及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封安保:我觉得,相同点都是要缩小区域间的教育水平差异,使得无论是农村的孩子,县城的孩子,还是城市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北京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很多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标杆。现在,北京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我想,这释放的是一个信号,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其它一些地区会有所跟进的。各个省市、各个地区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要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加以优化。
澎湃新闻:合肥以及安徽现在都属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在基础教育方面,怎么看合肥目前的区域竞争与合作交流?
封安保:基础教育这一块,合肥发展非常快。十几年前合肥在安徽全省是比较靠后的,现在处在全省领先位置,领先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是放眼长三角,和江苏、浙江、上海比,合肥还是有差距的。
高考因为各省市具体情况不同不好比较,但各学科竞赛是在全国的平台进行PK。我们参加全国赛获得的金牌,相对来说还远远少于长三角其它地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实力还是要弱一些。
2021年开始,安徽也实行新高考了,我们学校和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也逐渐增多,这其中有合肥一中的名校效应因素。但包括合肥在内,安徽的一些中学和长三角中学的联系,比如像协作体、校际联盟这种机会还是比较少。好兄弟相勉左右,真朋友互通有无。我们非常乐意和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学校合作交流,也希望这种机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