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实现扭亏为盈!SM1龙头金城医药(300233.SZ):本年度已销售HR2002产品50余吨、SM1百余公斤 产能方面目前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智通财经APP讯,3月28日,新冠药物关键中间体SM1龙头金城医药(300233.SZ)接受超80家机构调研。金城医药表示,HR2002项目2021年下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公司通过对该中间体的进一步研发已向下游延伸至SM1,并且在进一步向下研发。截至目前,金城医药本年度已销售HR2002产品50余吨,销售SM1百余公斤,产能方面目前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在调研中,金城医药首先介绍了2021年度经营情况,2021年度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31.38亿元,同比增长5.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生物原料药板块2021年实现收入4.85亿元,净利润达1.70亿元,净利同比增长55%。2021年谷胱甘肽销量达到312吨,其中国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5%。终端制剂板块金城金素2021年度实现净利达9,400余万元,同比增长达84%。

金城医药表示,公司头孢类医药中间体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是头孢类医药中间体的行业龙头。2021年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生产成本增加,毛利率有所下降,2022年公司对头孢中间体的主要产品进行了提价。

关于投资者非常关心的辉瑞特效药,金城医药介绍,通过BD、质量、研发、生产等多部门协同作战,HR2002项目在接到订单后15天内完成发货,2021年下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公司通过对该中间体的进一步研发已向下游延伸至SM1,并且在进一步向下研发。

截至目前,金城医药本年度已销售HR2002产品50余吨,销售SM1百余公斤,产能方面目前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后续订单还需看市场需求情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我们对盐野义的3CL其中的三个片段也进行了开发,技术方面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是否能够实现工业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年度业绩显示,2021年公司生物原料药板块净利同比增长55%,对此,金城医药称,谷胱甘肽在国外市场是以口服为主,疫情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消费者对于提高免疫力的意愿强烈。2021年海外市场销售收入比2020年增加4,000多万元。长期来看谷胱甘肽的市场空间广阔,未来主要是在非药用领域的推广,动物健康、植物营养及国内保健品市场等是推广的重点方向。

此外,腺苷蛋氨酸目前已经拿到国内原料药批文,正在进行扩产,新扩建产能120吨,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试车,扩产后产能将达到180吨,预计明后年能够消耗掉新增加的产能。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也已经提交注册申请,目前正在专业审评中。虾青素方面,金城医药表示,公司已于2021年底申报“一种产虾青素的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年产3,000吨虾青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能够进行投产。

具体调研内容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8亿元,同比增长5.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

(一)在医药中间体板块方面,头孢类医药中间体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是头孢类医药中间体的行业龙头。2021年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生产成本增加,毛利率有所下降。2022年公司对头孢中间体的主要产品进行了提价。

(二)在生物原料药板块方面,2021年实现收入4.85亿元,净利润达1.70亿元,净利同比增长55%。2021年谷胱甘肽销量达到312吨,其中国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5%。2021年对甲苯磺酸腺苷蛋氨酸销量达45吨、药品级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销量达20吨,国外市场销量增长明显。

(三)在终端制剂板块方面,金城金素2021年度实现净利达9,400余万元,同比增长达84%。其中,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他啶中标第五批国家集采,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也中标赣粤豫鄂联盟采购。

二、交流环节

问:金城生物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增长的主要原因

答:谷胱甘肽在国外市场是以口服为主,疫情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消费者对于提高免疫力的意愿强烈。2021年海外市场销售收入比2020年增加4,000多万元。长期来看谷胱甘肽的市场空间广阔,未来主要是在非药用领域的推广,动物健康、植物营养及国内保健品市场等是推广的重点方向。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主要是胆汁淤积用药,对甲苯磺酸腺苷蛋氨酸在美欧等市场作为保健品用于改善情绪。腺苷蛋氨酸目前已经拿到国内原料药批文,正在进行扩产,新扩建产能120吨,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试车,扩产后产能将达到180吨,预计明后年能够消耗掉新增加的产能。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也已经提交注册申请,目前正在专业审评中。

问:虾青素目前产能建设情况如何

答:公司已于2021年底申报“一种产虾青素的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虾青素主要应用于动物饲料、水产等,自然界主要来自于藻类。我们采用的发酵方法与红法夫酵母及红球藻法相比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公司年产3,000吨虾青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能够进行投产。

问:公司CMO业务方面当前取得的进展情况

答:2021年度,公司凭借较为完善的安全、环保、质量、设备、能源运营管控体系,构建了国内领先的氯化、氧化、硝化、加氢、杂环、生物发酵+酶催化、结晶、深冷高压等特色和绿色合成技术。通过BD、质量、研发、生产等多部门协同作战,HR2002项目在接到订单后15天内完成发货,2021年下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公司通过对该中间体的进一步研发已向下游延伸至SM1,并且在进一步向下研发。截至目前,公司本年度已销售HR2002产品50余吨,销售SM1百余公斤,产能方面目前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后续订单还需看市场需求情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我们对盐野义的3CL其中的三个片段也进行了开发,技术方面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是否能够实现工业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问:公司烟碱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答: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公司已申报并通过了烟碱(烟草提取)提纯工艺技改项目,合成和技改项目的总产能不能超过220吨/年。公司已经提报了提取法烟碱的相关准入许可申请,目前也在积极推进,是否能够获得许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问:美国对合成尼古丁认证方面的影响

答:美国合成尼古丁法案通过后,烟草商需向FDA提交上市前烟草申请,标准还是原来PMTA认证,终端增长的需求不会因受规范或监管而改变。中长期依然看好国外电子烟需求的增长,我们认为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长期来看是有利于合成烟碱的发展。

问:公司大麻二酚中间体的相关情况

答:公司的一种绿色光氧化连续制备大麻二酚中间体的方法获得发明授权,公司正在进行THC(四氢大麻酚)和CBD(大麻二酚)方面的开发,目前THC正进行小试,CBD准备进行中试。

问:公司FDA认证开始提速,请简要做一下介绍

答:目前主要在推进泊沙康唑美国FDA认证以及甲芬那酸的欧盟认证。另外子公司年产300吨4AA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下半年投产。

[免责申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来源于企业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文字略有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原始纪录以及更多信息请参考企业相关公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