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调研0305】爆108家机构热捧恩华药业

002262恩华药业

3月4日长盛基金,大成基金,富国基金,富国基金,海富通,华安基金,华商基金,汇添富,交银施罗德,景顺长城,平安大华,重阳投资等108家机构对公司进行调研:

调研详情

1、4+7对行业影响比较大,公司怎么面对右美这样的品种在2019年的推广,包括价格、非中标城市的销售计划?今年预计获批的一致性评价品种有哪些,怎么应对带量采购的趋势?

右美增长快且公司特别重视,带量采购后,我们多次开会,十分重视该产品在各省的销售和中标情况。针对右美在国家政策大环境下可能的一些影响。我们也会有一些应对措施:第一,加快一致性评价工作,右美已在去年12月申报,一共报了4个适应症,比任何一个竞争伙伴都多,因此,公司的右美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第二,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情况下,在4+7城市范围内,公司和不同竞争伙伴相比亦有不同的优势,比如公司右美适应症多、规格全等。在4+7内,我们在剩下30-40%市场份额内竞争,优先保证我们的产品留在医院里;对非4+7区域,采取原有销售策略,并继续开发非4+7的市场。另外,右美市场远未饱和,蛋糕足够大,实际上还有很多医院还未销售右美,公司会加大这部分市场的销售力度,公司总体预测对2019年影响不是很大。

2018年公司一共申报了4个品种(利培酮片、右美托咪定、氯氮平、利培酮分散片),利培酮片在2月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另外三个可能会在2019年中期前后通过;2019年公司还计划报9个产品,应该都是公司主要品种,如福尔利、力月西等等,由于审评进度的不可控因素,目前无法判断具体哪个品种会在哪个月会通过。

2、在原有4+7基础上,公司右美托咪定原有价格会降到更低吗?

降低价格不是公司的首选策略。通过一致性评价之后,价格不会有很大变化。所以我们在11个4+7的城市中不准备用价格竞争,而是采用适应症与规格进行差异化竞争,右美新适应症对销售帮助很大,医生对适应症内使用更信赖。

3、为什么18年整个麻醉领域产品高增长,公司一季度大概是什么情况?地佐辛进度与预期?

全国的麻醉和精神领域增长相对高,恩华受益于该大环境,也有本身产品线更丰富的原因;公司麻醉产品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右美,右美是个新上市的品种,本身有独特的优势,预计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还会继续增长;一季度我们预期公司整体增长率在15-35%之间,公司已公告,估计会在20%以上。地佐辛将于2019年底前后上市,2019年我们将争取有四个产品上市,舒芬太尼、地佐辛、羟考酮注射液、戊乙奎醚等。

4、为什么公司市场建设和招待费用都升高了,而营业成本下降了?怎么看待应收账款两个亿的增加?

公司比较重视二种能力建设,一个是创新和研发能力,一个是营销能力。招待费和市场建设费用都算在里面,所以这两方面的费用升高一些。

公司营业成本下降主要是因为工业销售毛利高且所占比重在增加,商业销售毛利低,所占比重在下降。应收账款增加两个亿的原因:一是销售收入增加所致;二是商业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压缩毛利不高的业务,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占比在上升,而这部分产品销售的回款周期较长,资金占用量大,这些影响是暂时的,拉长周期看会趋于平稳。

5、在公司未来战略中商业医药是什么地位,是不断的提高毛利率还是不再以商业医药为重点?商业医药在医院业务的相对高毛利是怎么实现的?以及怎么看2019年财务状况整体健康但是还有三个亿的有息负债?

商业是公司构成部分之一,多年以来为公司成长做出很大贡献,公司在战略上会有所考虑。与公司本部相比,商业战略重要性相对弱些,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商业公司本身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两票制后,对于我们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不利在于规模压缩,商业由二级经销商被迫转为一级经销商,有利于获得高毛利率。商业公司长期发展要靠高毛利产品。关于负债,实际上我们在发展中负债并不高,我们是一家长期发展的公司,在研发等方面也有投入,有平稳而又长期的考量。三个亿的有息负债主要是控股子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贷款。

6、恩华母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三大核心制剂和一部分原料药,18年母公司收入增速是23%,而三大核心制剂增速都是超过23%,原料药也有22%,有点对不上,差异来自哪里?子公司特别是医药商业整体的经营情况如何?比如商业相对17年有多大程度的减亏。

这个差异主要源于“母公司”和“总部”说法的变化,过去是如提问中所说这样定义的,而近几年成立的恩华和信,是一个独立全资子公司,主要卖母公司的产品。现在母公司不包含和信,所以统计口径有不一致导致的方面;子公司中恩华和润和恩华连锁药店利润整体多了1,000万左右,整体经营状况良好。

7、目前还有很多医院没有引进右美,那现在进入了多少家医院?有多少家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以及销售人员的分布情况如何,能覆盖到什么级别?

目前恩华右美已经有销售的医院约2,000家,大部分销售来自于大医院,小医院占比不大,全国县级医院没有使用右美的比例很大。过去右美价格较高,现在价格回落,在县级医院销量会增长。恩华团队比较符合这个特点,每个县基本都有销售覆盖。

未来每个县都会有代表,会加深渠道网络的建设,麻醉的份额偏高,为50-55%;麻醉大部分都是在中等规模以上的医院。麻醉产品覆盖到县级,乡村卫生院比较少,因为其麻醉手术也很少;而在精神领域,我们的产品几乎可以全覆盖在地级市以上的医院,但是到了县,目前做不到每家医院一个人这样的密度。

比例:20%业务量、20%代表来自于基层医院,未来更加关注基层医院的增长。2019年六、七月会分出一小部分销售人员,重点关注麻醉类普品的销售。

8、存量业务的风险情况?分析一下哪些品种有风险哪些没有风险?

实际上不同时期风险大小不一样,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假设,不用把时间看得太长,因为太长的话风险会时高时低发生变化。1、氯硝安定、硝西泮等类普药品种:市场不大,做一致性评价的厂家比较少,几乎没有风险。2、力月西、福尔利、阿立哌唑等产品:有部分是麻精类产品,短期内风险不高,我们也加快在做一致性评价。3、风险较高的:右美、利培酮(思利舒)两个,右美前面已经讲过,利培酮我们现在主推分散片(目前已申报一致性评价)。

9、在公司股价下跌时是否考虑股票回购?

去年股价下跌的时候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了增持;但是当时那次股价下跌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整,公司的营业成绩总体稳定。我们认为公司应专注于整体能力的建设,尤其是研发方面,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样才能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10、1、公司之后会怎么处理销售分线的问题?2、毛利率未来是否还有提升空间,还是会上行或者下行?3、业绩增速持续性如何?原来的品种能保持高速增长么?还是需要新品种的维持?4、目前主要品种销售在5亿以下,哪些品种是未来过10亿的目标?5、工业销售费用率大概在50%左右,未来是否有下降的可能?6、新品种未来进入销售产线成熟周期是多少时间?

公司销售分线很久之前就开始做了,最早是麻醉和精神分开,使得销售人员更加专业、专注,是相当成功的,后来麻醉和重症,又分成两个事业部,公司的代表专注某一个方面,不能上午讲麻醉,下午又讲重症药,专业化之后才有好的经营业绩。公司的销售线还会继续再拆分,此时拆分与此前不一样,对公司影响会更小。

公司毛利率一直是比较稳定的,随着上市周期的不同每个产品的毛利率会变化,新产品刚开始上市时会升高,一段时间后会下降,但是每年都有新产品上市,总体的毛利应该会趋于稳定。

公司业务有多个产品组成,每个产品增长的幅度和和周期是不同的,我们预期增速是可以持续的,包括2019年在内,未来两三年增长应该是平稳的。销售费用率也是各个产品的综合,我们认为即使带量采购可能会带来影响,费用率也会趋于平稳,不会有跳跃式的变化。

增长较快的右美、福尔利、阿立哌唑、瑞芬太尼、优必罗(度洛西汀)等。过去我们对右美预期是可能会超过10亿,但是4+7之后预期没有之前乐观,但我们努力往这个方向努力。福尔利目前是我们独家,价格一直稳定,未来可能会超过10亿,优必罗(度洛西汀)和阿立哌唑未来可能达到7-8个亿,其他未上市品种就先不细说了,目前已有10个产品销售额过亿。

盈亏平衡点问题:每个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不同,但大部分上市产品基本第二年就开始盈利了。

销售人员的数量基本是稳定的,2019年的目标主要是销售人员的素质的提升而不是数量,但是对有些增长速度较快的区域,考虑适当增加销售人员的数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