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围场“青山追梦人”40年坚守见证中国绿色巨变

中新社石家庄3月12日电 题:木兰围场“青山追梦人”40年坚守见证中国绿色巨变

中新社记者 鲁达 李茜

曾是清代皇家猎苑的木兰围场,如今成为拱卫京津的绿色生态屏障。60岁的林业育种工人袁德水在这里的深山区坚守40余年,培育的种子播撒到“三北”防护林、国家储备林建设区等重大项目工程,见证了中国从黄沙遮天日到绿水青山,成为林业产业大国。

袁德水所在的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龙头山种苗场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以下简称“良种基地”)位于河北最北部,毗邻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国家重点落叶松良种基地。

1977年,刚到种苗场上班的袁德水被安排到深山区工作,这里海拔平均在1200米到1500米,被称为“苦寒之地”。袁德水说,当时他们吃的是玉米面窝头加菜汤,喝的是溜锅水,住的是土坯房,点的是煤油灯,在零下30℃的严冬里干活,取暖设备也只有一个简单的泥火盆。袁德水的右手食指在一次山中作业时冻伤,造成指甲全部脱落,至今仍有伤痕,活动不便。

据袁德水介绍,林木育种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有时一个品种选出来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见效,需要有耐心和预见性。但育种工作又讲究时间性和季节性,特别是落叶松杂交育种授粉期只有两三天的选配时间,一旦错过最佳时期,可能会再等上一年。为此,一到育种授粉关键期,袁德水吃住全在山上,有时忙起来,两三个月不回家。

1983年,袁德水被安排去山西恒山搜集良种资源并采集优树种条。当时,由于从山西省浑源县城到恒山还未通汽车,山上又无地可住,他便在一天之内徒步往返60公里,完成采集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40余年的时间里,经袁德水记录的基础调查数据、文字档案、配置图等档案材料达316卷计1.42万页420余万字,而这些宝贵的资料多是夜间整理。这位把大量时间献给荒山深漠的男人,在妻子眼里,却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经常因为工作推迟回家时间。而工作环境的艰苦,让他的同行者越来越少。袁德水说,有时,也会感到孤独。

袁德水称,他参加工作之初正是中国大规模建设时期,需要大量木材。因此一段时间,中国的林业发展以增加木材产量、追求经济效益为主。后来,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林业发展方向转变为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原来我们这个良种基地荒山秃岭较多,春季沙尘暴严重。现在一亩的空闲地都找不出来了,全种上了树。”

据袁德水回忆,在良种基地建设初期,林业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只能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如今,中国的很多知名院校和研究所开设林业专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林业人,袁德水也被跟他实习的硕士生、博士生亲切地称为“良种土专家”。

经多年大胆实践和科学摸索,获得20多项林业良种繁育科研成果的“土专家”袁德水,不但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更在海外期刊发表论文。

截至2018年年底,良种基地共为京津周围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及国家储备林建设区提供3.92万公斤落叶松良种。根据概算,这些良种可造林7.6万公顷,产生的经济效益逾15亿元人民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今年将退休的袁德水说,如今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无疑给林木良种建设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而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也给了像他一样扎根在基层的“土专家”施展自己的舞台,“如果身体允许,将继续坚守在这片林海”。(完)

【编辑:周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