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流表测试运动饮料中电解质含量、用废弃的塑料瓶制做出一艘船、用纸杯木棍制作的机械龙……
今(3)日,重庆市诺林巴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办了一场创意十足的“科学展览大会”,同学们展出的一件件“脑洞大开”的科技创意作品和研究成果,让人大开眼界。
据了解,此次科学展览大会是学生们的一次项目制学习成果展,在两个多月的学习时间里,老师会先将“科学”概念告诉学生们,针对真实世界的问题,学生们可以通过个人或团队的方式自行确定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然后收集资料,确定实验方式,记录实验过程及撰写实验报告,最后展示出来。
活动现场,孩子们运用自制的结题展板,自信大方地向大家展示着自己的研究项目从了解步骤、收集资料、确立主题、设计实验、动手实践再到得出结论的全过程。
“现在世面上有很多运动饮料,运动后究竟选哪一款对自己帮助最大?”十二年级的邓钦热爱运动,带着这样的好奇,他将“电解质含量在运动饮料中的多少”作为主题进行了研究。他购买了6种主要的运动饮料作实验材料,用电流表测试,看哪种饮料里面的电解质含量最高。一开始,因为电路表的数值飘忽不定给实验造成了一定困扰,在经历了5次实验后,他得出了自己的实验结论:佳得乐是最高的,可以最好地帮助恢复状态。
九年级的孙启航和两个队友一起打造了一艘特别的“动力船”亮相展览会。为了搭建这艘“船”,几个小伙伴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测量计算船身重量,加装发动机,最终用了25个易拉罐、矿泉水瓶制作而成的。虽然外观看上去简单,它却动力十足。“我们这艘船是可以操控的,放在水面上可以开走,既环保又好玩,通过它我们验证了物理中学到的动能定理,”展览会上,孙启航向前来参观的老师兴致勃勃地介绍。
一年级的学生莎莎(化名)利用吐司做了细菌繁殖的研究。“我用清洁和没清洁过的手分别碰触了两片吐司,然后每天观察记录它们的质变过程。”莎莎将自己观察到的吐司霉变过程详细记录了下来,并在现场通过直观的图片比较进行展示,帮助同学们认识和了解究竟是哪一个环境让霉菌生长得更快。
诺林巴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日常教学中,诺林巴蜀一直十分注重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从生活情景出发,引入研究的问题,以活动贯穿教学始终,最后再回归生活,引导学生理解并思考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此次项目制学习设置的系列展示活动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全员参与,展现了学生的思考力、创新力及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科学素养。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摄影 刘力
编辑:陈璐
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