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当道?上海车展现场,燃油车打响了“保卫战”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

新能源车的占比高达七成

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不过

燃油车并没有黯然退场

仍然有不少车企带来了

燃油车的新车型和新技术

话匣君发现

车企通过技术迭代和智能升级

打响了燃油车的“保卫战”

“油电搭配、智能、绿色”

成为油车发展的新趋势

油电搭配、干活不累

在车展现场,一台燃油发动机的轰鸣声浪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围观。

这是由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填补了中国品牌在大排量动力领域的空白。

“这款发动机由我们团队历时十年开发。”长城汽车坦克品牌执行副总经理谷玉坤说,V8发动机不仅是增加几个气缸那么简单,还需要实现硬件构型、软件策略、加工工艺、核心部件的全面突破。

“8缸相比4缸,难度指数级上升,而控制策略也是我们自主开发,可以实现毫秒级的判断,来精准的控制8个缸的协同的配合。”谷玉坤说。

当全行业都在向新能源转向,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攻关内燃机技术?

长城给出的回答是:油电搭配、干活不累。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提出了“泛内燃机战略”:不做非油即电的割裂选择,而是通过油电搭配,满足特定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通常情况下用内燃机满足长途出行,让电机系统负责短途的通勤。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优先启用内燃机加热电池组,提升电池功率性能和续航。在高海拔地区,我们还可以通过电机来补偿内燃机的功率衰减。这种可油可电的特性让混动具备了高效节能、续航无忧、高性价比等诸多优势。”穆峰说。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尽管当前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过50%,但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仍牢牢占据半壁江山。

因此,许多车企都选择了“油电同进”的战略。在本届车展上,大众揽境带来了第五代EA888,一汽奥迪拿出了PPC豪华燃油平台,长安汽车也展出了全新的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

而上汽大众推出的全新ID. ERA概念车,则定位为全尺寸增程式SUV。“我们这款车主打就是听取中国客户的需求。比如周末度假或是长途跋涉,很多人可能会有续航焦虑和里程焦虑。我们这台车就可以满足用户‘既要又要还要’的需求。”上汽大众产品专家张璠说。

可见,用户对于多元使用场景的需求,也让混动、增程这些一度被视为过渡方案的技术,成为了当前市场下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智能化:油车反击“杀手锏”

智能化是油车打响“翻身仗”的“杀手锏”。上汽奥迪今年推出的A5L Sportback,是首款搭载华为乾崑ADS3.0 高阶智驾系统的燃油车。

新车搭载了2部激光雷达、12个高清摄像头、6部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能实现城区领航的高阶辅助驾驶、复杂匝道汇入驶出、100米循迹倒车等功能。

据介绍,A5L Sportback基于PPC平台打造的产品,搭载EA888 Evo5发动机。通过五大高性能计算单元协同工作,从驱动系统到智驾算法实现全域解耦,提供了毫秒级响应的算力基座。

车评人董先生围着这台车看得很细。在他看来,这款新车不仅打破了“油车无智驾”的行业魔咒,更体现了全域技术融合的硬实力。

“油车的智驾和电车的智驾是不一样的。电机是线性的,控制更容易,但油车是非线性的。在纯油车上搭载一整套智驾系统,对于整体调校、制动、转向还是有比较大挑战的,算是一台比较突破性的车型。”董先生说。

绿色化:甲醇汽车新路线

在低碳环保的大趋势下,车企也将目光投向了绿色清洁燃料。

吉利汽车这次带来了全球首创的甲醇发动机,可以充电,可以加油,也可以加甲醇;同一个燃料箱内,甲醇和汽油可以任意比例混合添加,加醇像加油一样便捷。

吉利展台工作人员刘奇介绍,甲醇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燃烧后的排放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相比柴油的话,PM颗粒物能下降将近98%,一氧化碳下降了88%。

与此同时,甲醇相比柴油也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目前甲醇价格在两块钱左右,相比柴油每公里能省一块钱左右。去年我们测试跑了一趟路线,从宁波到昆明,将近5000公里,一趟就能省5000块钱。”刘奇说。

目前吉利已在全国投用了600多座甲醇加注点,正在和中石油、中石化合作,计划在2027年将加注点拓展到4000座。刘奇介绍,甲醇作为一种液态燃料,对现有加注体系来说改动成本比较小。“通过对燃料箱的技术升级,甲醇和汽油可以混合添加。这意味着,车主在紧急情况下找不到甲醇加注点,也可以加注汽油。”

甲醇概念赛车

目前,吉利已经推出了醇氢电动重卡和醇氢电动超级VAN,还计划在今年四季度推出搭载新一代“超醇电混”技术的轿车和SUV。

甲醇汽车的出现,还有望搭建形成一个绿色生态。话匣君注意到,在展台展示的醇氢重卡上,还背着一个绿色方块。工作人员王小虎介绍,一个“碳仓”,可以把甲醇燃烧后的尾气收集起来,再循环用于制备甲醇。

“我们研发了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剂,把尾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吸附下来,捕集效率能达到99.99%。二氧化碳在工厂定点脱附,输送到我们的甲醇合成装置。”王小虎说。另一边,通过光伏、风力发电,再经过电解水反应,可以制备出氢气。当合成制备出绿色甲醇,再运输到甲醇加注站里面,从而形成一整个闭环。

由此可见

油车或电车的技术路线

并不是非此即彼

而是基于场景和现实的多路径共生

尊重用户需求

认真进化的燃油车

仍然在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油车或电车

你选择哪一款?

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本文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