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云南曲靖麒麟警方对艾小明、李小涛、刘小峰、赵小虎、李小明等1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移送人民检察院起诉处理,那场发生在曲靖的导致300余群众受骗、损失3000万的“10.30”非法集资案件开始明晰于世。
涉案6000万
95%以上受害人是中老年人
2018年10月19日,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陆续接到群众报案称,云南某喜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以高利息回报为诱饵,不断地向他们吸收资金,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越来越多的报警群众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仅两天的时间,警方调查查明:群众所指的这家云南某喜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不具备金融资金吸纳和放贷资质,其未经金融部门批准也未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即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总计吸纳资金高达6000余万元。
且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卷款逃匿,群众投资资金3000余万元无法退还。
受害人高达数百人,且95%以上的受害群众是中老年人,65%的是中老年妇女。
2018年10月30日,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公安分局联合成立“10.30”专案组,抽调多警种精英全面开展专案侦查工作。
艰难追缉:两天破案、追“逃”两月
专案组全力工作中发现,类同的案件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而在广西的相关案件的手法和曲靖的比较接近。
通过与广西警方合作,麒麟警方很快查到了线索,确认了在曲靖成立公司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艾小明等人的身份和他们的犯罪经历。同时,警方辗转千里,一个月内在5省7市查找犯罪嫌疑人的去向。
数十名民警撒了出去,最终于2018年11月6日在河南洛阳将犯罪嫌疑人艾小明、李小涛、夏小婷抓获归案;于2018年11月8日在贵州遵义将犯罪嫌疑人韩小伟抓获归案。
2018年12月1日,犯罪嫌疑人赵小虎、李小明、徐小军、何小林、韩小俊、曹小娟、解小玮7人迫于警方的追缉压力,主动到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经侦大队投案自首。
犯罪嫌疑人刘小锋于2018年12月5日主动到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投案自首后被专案组带回。
至此,2018年“10.30”专案涉案的1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主谋艾小明的反面人生
36岁的艾小明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却是个藏奸不露的人。
艾小明(化名)身上随时带着两个他人的身份证,坐飞机、火车、住酒店等从不用自己的身份证,就是注册成立公司,与他人签合同,在自己的情人面前,都不会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出面”,公司的法人更是雇人担任。
2017年4月,艾小明到曲靖组建公司后,先后招聘了数百名业务员,为了拓展和扩大业务,艾小明又不断地在曲靖注册成立了5个分公司。为了成功地包装自己,艾小明又在昆明买了一辆豪车,把37岁的河南老乡韩小伟招聘为自己的专职司机兼公司业务员。
同时,为隐匿身份逃避打击,艾小明借招工之名找到其老家一名叫李小涛的农民做公司法人,以每月5000元工资的条件将李小涛的身份证长期占为己用,而此时,艾小明已将其自已出国的胞弟艾小亮的身份证长期占为己用。
利诱蚀本:钓的是贪饵的鱼
艾小明招聘人的原则是文化水平不高,能讲会说,有人脉,想发财,听自己的话,他经营的方式是,让人相信他们资金雄厚且是知名企业的加盟公司。因此,对外宣称他们系电视台上榜企业“某某同城一贷”的加盟公司,长期从事借贷中介业务,公司实力雄厚,拥有多辆豪车及企业。
然后,艾小明让手下的人招聘大量的临时人员,到公园、小区、老年人活动的广场四处散发宣传单,扩大知名度,并让接到宣传单的老年人当天或者第二天到公司指定的地点参与活动,包括听讲座,领取鸡蛋、面条等礼品,这些老年人要求必须年满60岁。随后就带人参观公司,介绍投贷项目,诱骗老人们投资,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让老年人在其公司投资,承诺按月发放1-1.5%的利息。
2017年6月18日艾小明等人在曲靖大肆宴请前期宣传中领取到礼品的60岁以上老年人,十几辆豪车一字排开,以砸金蛋、抽奖送电视机等活动迷惑吸引老年人,当天即吸入现金480万元。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宣传和活动,一个又一个老人为了领礼品、为了高利息而最终被拉下水。
下套拉项目借壳“吸金”
随着“下水”人的增加,艾小明公司的假牌“豪车”不少已过了报废期,为了不引起公司员工、老年人们的质疑,他又让员工四处拉项目,巧舌如簧地把陆良某某酒店、曲靖越州某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某某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等实有实存项目拉来,说可以投资,并利用这些项目应对群众咨询和质疑。
这些项目的法人往往只需投资几百万,他却要利用其“吸金”上千万,如其中一公司只需300万,艾小明的公司“吸金”1200多万后,该公司并没有拿到300万,只拿到了其中的几十万,案发后,这家公司也还在追要投资之中。
目前,麒麟警方依法对12名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提示
理财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投资不靠谱,亲人两行泪!
近年来,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且多针对年岁较大的人,利用人们贪小便宜、恐惧等心理实施犯罪。
一起来认识诈骗常见套路,拒绝掉入各种诈骗的坑。
投资诈骗
1.不要轻信高额利息的承诺。
2.要核实理财产品的真实情况。
3.警惕传销式拉人头式奖励机制。
推销诈骗
1.不要轻易购买别人上门推销的产品。
2.不购买来路不明的保健品、医疗器械等。
3.不参加不正规的健康讲座、免费旅游。
装神弄鬼诈骗
1.不迷信街边“神医”或“算命先生”。
2.不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
3.生病要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电话诈骗
1.接到子女亲友发生车祸、被抓坐牢等相关电话, 应先与当事人确认或报警。
2.电话中被要求转账或告知密码,别信!
3.遇事跟人商量,千万别“不要告诉任何人”。
短信诈骗
1.不要点击短信中来历不明的链接。
2.不轻信中奖信息。
3.收到“银行号码”发来的改密码、欠费等短信,务必于银行官方客服核实。
街边诈骗
1.有人兜售文物、古董时要警惕,以防重金购买“破铜烂铁”。
2.发现地上有贵重财物后,一定交给警察,别贪财。
3.远离街边可疑人员。
冒充熟人诈骗
1.如果有人自称熟人搭讪,应留意财物,以防被盗。
2.不带陌生人回家。
3.接到“猜猜我是谁”之类的电话,可以直接挂掉。
朋友圈诈骗
1.不轻信朋友圈中的低价代购。
2.不扫描街边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微信号。
3.看准认证,不关注假官方公众账号。
4.别轻信商家的集赞换礼品,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微博诈骗
1.如果遇到有人筹钱,先确认信息是否可靠再捐款。
2.不贪便宜,不转发恶意营销微博。
3.不转发微博上流传的谣言,关注一些微博辟谣账号。
转给身边关心的人,避开各种坑!
来源:春城晚报(hai-ccwb)、开屏新闻蒋琼波、云南网、麒麟警方、掌上曲靖、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
编审:赵梅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