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付一夫
位于北京南四环的新发地,是一处以蔬菜、果品、肉类批发为龙头的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它承担着全市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规模,可谓2100多万北京常住居民的“大菜篮子”与“大果盘子”。
这也使得新发地在全国同类市场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其农产品价格走势也被业内很多人视为引领全国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晴雨表。
然而就在最近,这张晴雨表上出现了一丝“不安分”气息,其源头是大蒜。
根据《中国经济网》的报道,新发地市场上的大蒜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从年初的4.5元/kg涨至当前的8元/kg,涨幅达到77.8%。
大蒜的主要产地同样有类似状况。以“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县为例,中国金乡大蒜指数网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10日,金乡新蒜的售价为3.4~4.3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一倍有余。
水果涨价的热度尚未褪去,难不成“蒜你狠”也要卷土重来了?我们不妨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1
先把时钟拨回到2009年。
彼时,甲流病毒肆虐,人心惶惶。正当人们对疫情一筹莫展之际,忽然传来了“大蒜具有预防甲型流感的功效”这一消息,而后更是有媒体声称,美国专家把大蒜列为九大消毒蔬菜之首。国内也有医学专家表示:“吃大蒜能有效预防甲流”。
且不说这一论断是否具有科学依据,但受此影响,原本其貌不扬的大蒜突然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需求规模大幅增长,普罗大众趋之若鹜,经常导致各地菜市场的大蒜供不应求。
与此相应的,大蒜的价格正式开启了疯涨模式(参见图1)。自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6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蒜价格涨了数十倍,许多地方的市场价突破10元/斤,部分超市甚至卖出了12元/斤的高价,比当时的优质五花肉还要贵。
一时间,舆论哗然,民众热议,广大网友纷纷施展才华来调侃此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借用陈小春的歌曲《算你狠》,别出心裁地创造出风靡网络的“蒜你狠”,而这一词语更是登上2008年“年度网络十大流行语”榜单。
到了2011年,剧情开始峰回路转。随着年初新蒜的大量上市,价格出现大幅跳水。数据显示,2011年7月底,全国大蒜批发平均价为3元/kg,比2010年同期的10.2元/kg下跌了70%。此时,“蒜你狠”沦为“蒜你贱”,这也苦了之前尝到甜头后加大种植的蒜农们。
进入2016年,剧情再度反转。自春节过后,不少人发现蔬菜价格大面积上涨,其中以大蒜尤甚。根据wind数据,2016年不同时期,全国大蒜批发平均价比2015年同期有大幅度上涨,特别是从6月份开始,大蒜价格宛如脱了缰的野马,涨得一发不可收拾。到2017年伊始,批发均价攀升到14.71元/kg(参见图2),超过了2010年时的高点,个别地区的大蒜售价更是飙到了每斤20元。
不过,在经历了数月的疯狂后,市场再度迎回了“蒜你贱”。2017年5月至6月间,全国大蒜批发均价从12.5元/kg快速跌落至5.2元/kg,此后便长期处于相对合理的波动区间。
2
不难发现,2009年至今,我国的大蒜市场至少经历了两轮暴涨和暴跌,而“蒜你狠”和“蒜你贱”的剧情也随之交替上演。
事实上,倘若拉长时间轴,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大蒜的价格走势整体上呈现出颇为明显的周期性涨跌规律(参见图3)。换句话说,大蒜价格不会一直涨,也不会一直跌,只是每次涨跌的幅度有所不同。
诚然,大蒜价格之所以会如此“不稳定”,离不开投机分子的炒作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与调控等因素。不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至少有以下两股驱动力在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
供求原理告诉我们:当某种商品因供不应求而表现为短缺时,其价格就会上涨;当商品因供过于求而表现为过剩时,其价格就会下跌。所谓“物以稀为贵”,正是这个道理。大蒜价格的涨跌也可以用这一逻辑来解释,而决定大蒜供给量的关键因素是种植面积与天气变化。
以2010年的“蒜你狠”为例,其背景在于,由于2007年与2008年的大蒜价格暴跌,2008年全国主产区大蒜种植面积减少了30%~40%,而非主产区的大蒜种植面积也减少了40%~60%,这就注定了市场上大蒜供给规模的萎缩。怎料2009年,市场上对于大蒜的需求因甲流的来袭而大大增加,直接造成了大蒜的供不应求,价格暴涨随之而来。
至于2016年“蒜你狠”的重现江湖,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年春节前多场降雪与气温下降的影响,导致新蒜的大幅减产,进而抬高了价格。
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是又一主因。
市场上常常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气候不好、大蒜减产、需求上涨等等,这些信息的可信程度往往很难把控;再加上大蒜从农田到市场终端要历经层层流通环节,使得市场信息无法快速且真实地传递到蒜农耳中,这就造成了各方的信息不对称。
在此背景下,根据蛛网模型,蒜农唯有根据前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种植规模;而当大蒜成熟之后,蒜农又不得不按照当期的市场价格来出售由前一期价格所决定的产量。当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时,产量和价格的波动也就出现了。
举例说明,上一年大蒜市场行情较好,蒜农会预期下一年的行情也不会差,于是便根据现行的大蒜价格扩大了种植规模;而一旦下一年的市场需求不似上一年那般旺盛,那么大蒜价格就很有可能会大幅度下跌。反之亦然。
除了上述两点原因之外,宏观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和游资泛滥也是导致蒜价暴涨的幕后推手,这在2010年的“蒜你狠”浪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具体而言,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刺激国民经济尽快复苏,全球多个国家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也不例外。数据显示,2009年末,我国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7%,M1余额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32.4%,如此过剩的流动性,难免会产生资产泡沫。然而,从2014年4月开始,国家出台一系列房地产限购政策,这就迫使大量资金退出楼市,加上当时民间资本普遍缺乏较好的投资路径,门槛与政策风险均较低的农产品就成为了一些游资的炒作目标。此时,叠加市场上关于“大蒜能够预防甲流”的舆论导向,投机分子趁机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进行炒作,这也多少推升了大蒜的售价。
3
搞清楚大蒜价格的走势规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外,我们再回到开篇的问题:近期大蒜价格的再度上涨,会是“蒜你狠”卷土重来的前兆吗?
我觉得无需过度忧虑。
从数据上看,进入2019年以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大蒜零售价格虽然有所上涨,可距离2016年的历史高点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在环比增速上,最近也出现了逐渐放缓的苗头(参见图4)。
再看北京新发地的大蒜均价,虽然上半年有所波动,但整体上仍处于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内,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的价格已经出现了下降(参见图5)。
另外,根据中国农科院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大蒜主产区的大蒜种植面积比2018年有所减少,但减幅并不算太大。同时,从天气因素上看,今年四月下旬的雨水和降温固然会影响到个别主产地的大蒜生长和供应速度,不过在气温方面与去年并无太大差异。
综合考虑,今年的大蒜价格虽然有可能在短期内继续上涨,但论其影响程度,同当年的“蒜你狠”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更何况,每年的6月与7月都是大蒜市场供应量增加的时间段,而大蒜价格理应会大概率出现季节性回落。
一言以蔽之,近期大蒜的涨价更像是一种季节性回调,而其价格波动依然处于合理的区间内。
读到这里,相信各位可以暂且松一口气了,不过对于很多领教过“蒜你狠”的人来说,曾经的疯狂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其负面影响也着实让人心有余悸。正因为如此,如何推动大蒜乃至其他各种农产品价格更为稳定的运行,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我看来,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发力:
其一,要促进农产品的顺畅流通。
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复杂的流通过程有关。由于中间环节繁多,农产品的终端价格与在农民手里时的初始价格早已大相径庭,其中更是有不少中间商从中获得了超额利润。因此,我们应在理顺供销环节、减少农产品流通成本上多下功夫,尽可能实现流通环节的高效和通畅,以此来保证农产品价格的平稳。
其二,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主体培育。
具体而言,应鼓励与支持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冷链物流建设,并强化加工、储藏等配套设施,以此来提高市场吞吐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得农产品保质保量与减少损耗,还能间接调节农产品上市节奏,从而避免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
此外,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生产、出口、库存和价格等方面的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增加信息透明度,改善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致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健康地引导社会游资投资农业,避免恶意投机炒作行为的发生。
【钛媒体作者介绍:付一夫,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