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问我什么是元宇宙,看这份《年度不懂装懂报告》

热消息,今天是2022年第一天,复盘去年你学到的新知识,是不是有点韭菜的味道?

街边的理发店改名叫“元宇宙”,在基金投资上失手的年轻朋友劝你入手NFT,领导又以一句“格局太小”把你怼了回来。这些听起来很厉害,“格局很大”的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从社会生活到赛博生活,今年冒出的许多新名词、新概念,究竟和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我们总结了一份《年度不懂装懂报告》,把今年我们经常听到却一知半解的词汇收录在案,并邀请了9位“真懂人士” 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 新的词汇不一定代表新的思想,但在陌生中反思已知和未知,也不失为产生新思想的良机。

Emo本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音乐流派,与朋克相似,歌词更多触及生死、疼痛、失败、恋爱未果、持续贫困等议题及情绪。21世纪20年代后,Emo逐渐演化为一种多核概念。包括且不限于:

-与非主流时代的青春疼痛共享精神内核的一种意识形态。

-当代青年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最小公约数,网抑云评论区文案万金油。

基于Emo从音乐领域到日常生活的泛化,相关组织已成立国际暴打Emo小孩日。每年的6月6日,世界各国的人们会一齐走上街头,随机暴打路过的Emo小孩,以此来提前庆祝摇滚乐的伟大复兴。

据业内消息,我国最大短视频平台将于公元2022年正式成立Emo事业部,展开产业矩阵布局,Emo将正式成为Z世代的流量密码。

当具有不同政见、不同意识形态的群体在表达自己的议程时,会强加于社会一种自己设定的伦理观。如果有人无法满足自己的伦理观,就对其进行“投诉”“抵制”“除名”等一系列“取消”行为。

取消文化,就如同举报一样,是从一种角度不公正地评判人的方式,其导致我们生存在人人自危的风险中。在表达真实想法时,必须斟酌再三,甚至保持沉默。

如果未来是元宇宙的世界,那不一定是天堂,可能是人类开辟的战场,子弹就是网暴和取消。

格局,意思是对事物的认知范围。格局首先来源于棋盘,用于解释博弈。单个棋子是显性的,可以类比为规矩、定理、标准等。多个格子为框架,可以是体系、领域、行业生态、圈子等。通过时间、空间、角度等不同的思维框架,人们可以把认知领域作为格子去做局或者布局。

在当下,“格局”成为了活跃在表情包里的网络梗、社畜梗。它的用法和含义包括:

- 网络上调侃对方的用语,例如“格局小了”形容对方对某人某事的思考、认识范围窄了。又例如“格局打开了”形容对方对某人某事背后的真相/结果突然的理解。

- 老板、领导等boss的常用语,例如“你没格局”,多为形容下属对问题思考不充分,没有换位思考,只途眼前的利益或一时方便。又或者是作为“画饼”布置任务时的形容词。

说明事物发展迅速膨胀,信息碎片化、粉尘化,人们的关注点趋向一时的爽感快感,一个热点很容易被另外一个热点覆盖,因此容易出现瞬时的信息差,把“格局”一词的用法降维了。

作为一个国际教练联盟认证的life coach,我是一个懂得静下来去发问,去聆听,并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反馈的人。发问是为了协助这个人往他的内心更深处去挖掘,你到底是谁,你到底想要做什么。人生教练的工作不是给予你建议或者保证你成功,而是协助一个人发现他的潜能,帮助他在独特的生命经验里,达成人格的完整。

如果每个人都懂得聆听和发问的话,这个世界会更美好。我们都说得太多,听得太少了。探索自己的内在,然后更坚定自己的生命,这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很多人不再愿意被标准化的程序定义,都想成为自己内在那一份天赋的开创者,都在寻找自己的宝藏。

元宇宙是“大规模、互操作的实时渲染3D虚拟世界网络。它同步、持存地容纳无限多的用户,具备个人的存在感和数据的连续性,包括不限于身份、历史、声望、对象、沟通和支付等。”也就是一个巨大的虚拟世界,所有人都在里面呆着,有家有业有贷款有内卷。就像电影《头号玩家》那样。

目前常应用在投资建议、网课付费和非法集资中,普通人需要提高警惕。

赛博空间对个人生活的进一步吞噬。这趋势是必然的,和给它起什么名字没有关系。

NFT,Non-Fungible Token,中文翻译叫非同质化证券,看名字就知道这东西不可分割而且全世界独一份,所以它天然很适合用来作为某些比较稀缺的物品,特别是虚拟物品的证书。目前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NFT大都用于艺术品、IP产品(比如美国的球星卡)、电子收藏品等。有了NFT之后,虚拟物品的交易就变得非常容易,交易者不需要担心物品的真假,在智能合约的帮助下很容易就能达成交易。

目前,NFT和现实生活关系不大。根据NFTGO网站的统计,全球NFT的持有者人数大概在120w左右,玩家在人口中的比例还很小。但是必须说的是,NFT是一项很好的技术。在未来,如果解决了交易货币的问题(目前NFT主要还是用虚拟货币交易,很多国家对此仍有限制),NFT可能会被应用到比如网游的道具的交易、音乐的发行等比较大众的范围。

说明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数字化,一方面对网络新事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大家也在潜意识中开始接受花钱购买和交易虚拟物品。

一个俄罗斯程序员从比特币的局限出发,想象并实现了一个新的区块链“以太坊”,它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的应用平台。以太币是它的代币,此时整体市值已经超过四千亿美元。

现在这么多币,只有它被称为世界计算机,是因为开发者可以运用它建立一层层的应用,比如无中介的金融借贷、数字资产交易等,尽管它的交易速度迟缓、特别费电等问题让这些应用目前仍显牵强。

央行等多部门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如果一个人在2000年盯着AJAX技术看来看去,估计也想象不出Facebook和Instagram。如果Web 3.0不是泡沫的话,以太坊应该会是它的基础设施之一:一切价值皆可占有、用户夺回数据权利的下一代互联网。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海洋表面信风的运动。信风是指低空中从热带地区刮向赤道地区的行风。在信风的吹拂下,海洋上层的热海水被带走,下层的冷海水只能上来顶岗了。这就形成了赤道附近,我国西太平洋沿岸的海水比较热,美国东太平洋沿岸的海水比较冷的“拉尼娜”现象。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年份,通常冬季气温略低,降雨偏少,天气干燥。

没啥特别的,2020年冬天来了,今年本来要走的,但是2021年秋冬又出现了,可能是被国外疫情吓回来了。

在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中,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因此,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不尽相同。这对普通人的生活没太大影响,该吃吃该喝喝,电影上什么极寒大风暴,什么地球裂开引发大海啸这些是不会发生的。

在国际标准下,碳中和是指排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稀释量互相抵消归零的状态。在我国语境下,碳中和与温室气体中和等同。 温室气体中有75%是二氧化碳,控制碳排放量,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

1850年工业革命开始后,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地球气温已上升大约1.2℃。我国目标在2030年进入碳达峰(即碳排放量达到最高峰值,此后不再增长),争取2060年达到碳中和,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

碳中和与我们的行、住、吃皆息息相关。我们日常的网购、使用的物流、乘坐的交通都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建议大家低碳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买车也尽量买电动汽车。住宅方面,建议节约用电,尽可能使用太阳能这类可再生能源。同时,也建议大家多吃白肉(如鱼肉、鸡肉),少吃红肉(如牛肉、猪肉),保持健康低碳的生活习惯。

我国已经将控制碳排放量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量化目标,在未来40年里,碳中和会成为非常普及的国家策略,由一代中国人来共同努力实现。

克莱因蓝由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首次混合而成,是一种主要由群青构成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颜色。克莱因本人认为它是象征生命、自由和无限的颜色,是宇宙中最本质的颜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克莱因开始以颜色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也就是“颜色本身就是艺术”。他以克莱因蓝为核心主题,开创了大量的单色绘画作品。之后,也在雕塑作品中广泛运用这个颜色,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克莱因蓝的《维纳斯》。

颜色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自然、生活当中。所以,何不试试从喜欢的东西上提取颜色,说不定它也能成为下一个“克莱因蓝”呢。

颜色印象的多样化。在广告宣传的影响下,极多数人有着“蓝色是男孩的颜色,粉色是女孩的颜色”这样的刻板印象。但随着对颜色的多元化认识,我们会发现颜色种类是多元的,而且每个颜色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2021年,我们可以想象怎样的一个未来?

疫情伴随我们的生活已有两年,我们似乎已经渐渐习惯了突如其来的改变。一切改变,都以人为根本。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是从我们真正的理解和真正的行动开始的。

让我们一起希望,2022的我们,更加理性,更加乐观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