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春秋】 449 贪人败类

原标题:【一说春秋】 449 贪人败类        ▼             鲁国第十八任国君鲁

原标题:【一说春秋】 449 贪人败类

   ▼

鲁国第十八任国君鲁兴进入在位执政年。

我们再来说这位芈恽,他在位期间实行的是楚国传统的灭国兼并的政策。据说先后吞并了十数个小国,与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小白缔结了“召陵之盟”,此后又接待了流亡的晋重耳,并且战胜了欲称霸的宋兹父,直到城濮大战被打败之前,一直是向外扩张的战略方针,那么扩张领土可以认为是芈恽的立政。在城濮大战之后,楚国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阶段,并没有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报复晋国,这可以认为是芈恽的安民,所以呢,楚人依照谥法“立政安民曰成”,后世则称呼芈恽为楚成王。

不管怎么说,芈恽去世了,芈商臣成了楚国的国君。他为了感谢潘崇,将自己当太子时住所里的所有财物全部送给了潘崇,并且封潘崇为太师,掌管环列之尹。

所谓“环列之尹”,就是掌管宫廷的警卫。从这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芈商臣等于是将自己的安危全部交给了潘崇。换句话来说,就是潘崇现在是他最铁杆的骨干。

同样是本年的冬天,鲁国的公孙鲁敖前往齐国。

这是鲁国新君鲁兴继位之后首次对齐国的聘问,是符合礼数的。但凡新君继位,卿大夫要遍访诸侯,续修旧好,团结外援,善待邻国,以卫护社稷。这是忠诚、信义、卑让之道,忠诚是德行的正道、信义是德行的巩固、卑让是德行的基础。也就是说,以卑让做为德行的基础,以信义做为巩固,最后走忠诚的正道,这才是当时所倡导的方式。

同样是本年的冬天,秦国内部的追责还在继续。去年的时候,秦晋之间发生了殽之战,虽然当时晋国归还了秦国的三位统帅,可是秦国国内还有一帮人咬着这三位不放。他们向秦国的国君秦任好投诉说:“百里视要为这一次的战败负责,应该处死他。”

可是,秦任好说:“战败,应该是我的过错。王室以前有一个卿士叫芮良夫,他曾经做诗说「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

秦任好所引用的这一句诗,出自《诗经 大雅 桑柔》,据说就是芮良夫所作。它的意思就是:大风迅疾,贪婪的人败坏良善,动听的话就会回答,谏言就会装醉,不用良善反而让我做悖逆的事情。

秦任好接着说:“这里所谓的贪心的人,说的就是我啊!因为我的贪心而使得百里视遭受挫败,这怎么能说是百里视的责任呢?”他仍然任命百里视主政,并且平抑了这些反对的意见。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