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尔君:有人说,数年双创,西安的孵化器快比创业项目多了!虽说夸张了些,但也指出了孵化器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2018年底有统计说,西安有超过400家孵化器,依靠补贴生存的运营方式也可能不会持久,孵化器在双创中的价值该如何体现?我们来听听闪电孵化器郝昭的看法。
企业名片
品牌名称:闪电孵化器
成立时间:2013年8月
所在领域:智能硬件、商业航天、区块链
孵化企业:慕声科技、蜂语科技(小米对讲机)、坂云智行、小喵科技、酷米科技、易锁宝等
KEYWORDS
硬科技 \ 商业航天
闪电孵化器VP、京东云创新空间(西安)总经理 郝昭
以下为郝昭授权求尔发布。
2015年,是中国双创井喷式发展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李克强总理继2014年达沃斯夏季论坛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后,首度将之写进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5月,李克强总理视察中关村创业大街,在3W喝了一杯叫作“创业”的咖啡;7月,李克强总理一周三次提及创新创业,指出要“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企业飞向新高度”。
2013年1月,闪电孵化器创始人李晋作为中国大陆地区两名青年代表之一,参加在瑞士举办的冬季达沃斯论坛,在论坛中向全球各界精英政要展示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机遇及环境。回国后,便筹备、创建了闪电孵化器。次年9月,李晋又再次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在中国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会议上李晋给大家分享了做孵化器等经验(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
“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的潮流”,在顶层设计的导引下,年轻人的创业热情被高度点燃,全国各地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咖啡、众创空间、创新中心遍地开花,各种新型创业形式和服务也应运而生。伴随创业大潮的蓬勃兴起,孵化器从业者的队伍也同步扩张。这一新兴的行业涌现出成千上万个参与者,其中不乏有媒体出身的、有投资机构出身的、有咨询出身的甚至一些传统地产的老板们也按耐不住想要参与其中。
但是,太多的人远远的低估了做好一个孵化器的难度。
本文我将结合闪电孵化器及本人的从业经历来讲述自己关于孵化器的运营一点点心得。
丨2013年4月李晋与达沃斯主席施瓦布教授深度交流后合影,回国后筹备创办闪电孵化器丨
创新孵化在中国的上下求索
1987年至今,创业孵化器已在中国走过来32个年头,在这三十多年里,孵化器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以创业咖啡、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新型孵化器走上了风口,将这个行业推到大众眼前。
孵化器行业的变化趋势主要呈现以下趋势:首先,孵化器主体更多元化,从传统事业单位、高校和国企等变为天使机构、地产商、媒体、跨国公司等,随着主体背景的变化,孵化器业态也更功能化了,从传统的针对留学生的创业园、高校的科技园变为天使投资型孵化器、联合办公型孵化器、媒体依托型孵化器以及大企业生态型孵化器。其次,孵化器业务模式更全面了,由简单的提供租赁变为了除租赁外,还配套政策申报、人才招聘、融资对接、专业资源导入等创业服务;最后,随着业务模式的变化,孵化器的盈利模式也由传统的只收租金变为由租金收益、增值服务收益、投资收益等组成的综合收益。在国家“双创”政策的影响下,在传统孵化器和新型孵化器的竞合下,国内孵化器行业空前繁荣。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创业咖啡、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全国“双创”载体已一万余家,数量高居全球第一。
然而,很多人发现,孵化器行业在经历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后,从2018年起孵化器的热潮明显减退,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不少知名的孵化器通过兼并的方式过冬,而大多数草根的创业咖啡、众创空间也逐渐消失了。不少人甚至质疑:孵化器到底有没有商业模式?对于孵化器行业的衰退,从内部和外部因素来看,外部因素无非就是因近两年经济形势不好创业投资遇冷,孵化器的补贴受到政策周期影响等。而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内部因素,也就是孵化器的本质是什么,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展开了讲。我们可以发现,天使投资型孵化器往往定位于“Deal Sourcing”,更关心投资标的来源;联合办公型孵化器往往定位于“二房东”,更关心出租率、租金、地段等数据;大企业生态型孵化器往往定位于“生态链”,更关心企业主业和创业公司的合作......
其实,孵化器的本质是创业者完成早期创业闭环的重要平台,早期创业者不仅仅需要办公场地、天使投资、产业资源、媒体宣传等资源要素,更需要项目和商业上的咨询和辅导,来串联起这些资源要素,以迈过早期创业最艰难的时期。而我和李晋都是从创业者转身成为创业服务者的,我们更懂得创业者在各个阶段的需求,更能体会他们的感受,这便成了我们闪电孵化器的优势,而这却又恰巧就是国内大多数创业孵化载体所欠缺的。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上一波的孵化主要围绕互联网行业,以轻资产类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文化产业为案例。而我认为下一波的孵化将以传统产业的升级为主,以传统产业上下游衍生孵化以及新兴产业结合作为案例,无论国外的谷歌、亚马逊,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小米、京东,都围绕着自己的产业生态,向上、下游延伸(甚至跨界),投资和孵化一批中小型规模的新型企业。而这些做法最终的目的,是借助于外部的市场化资源,逐渐把手伸出去,获取外部市场的新兴产业、产品、团队和技术,形成自己的生态圈或者新的护城河。所以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对于创业者来说,产业投资和产业孵化都是未来应当关注的重点。
我作为将创业孵化作为事业来经营的从业者,在创新孵化的过程中上下求索,不断改变自己的角色,希望几年的经验对大家有所启发。
简单复制在国内是走不通的
我们都知道,创业孵化器是舶来品,被创业者视为传奇的YC等欧美孵化器引领着世界创新孵化的潮流。2015年之前,国内的孵化器行业更多的是由政府主导,而后随着“双创”浪潮席卷全国,包括高校、房地产和投资机构在内的市场化力量,逐渐代替了政府,成为孵化器行业的主导力量。
同时,行业的新玩家们也在通过快速的学习国外知名品牌孵化器的模式,来补齐自己对这个行业知识点短板。但造成的后果是,大家都号称要在国内复制国外的XXX孵化器,但在具体的产品和玩法上依旧停留在传统的1.0阶段。
期待快速学习海外的品牌,然后找国内简单的复制,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市场上很多家科技媒体和创投机构甚至火炬中心都有做相关国内孵化器的生存现状的统计报告,视角大都“从上向下”。这种模式,可以看到一些信息,但是却难以从根本上理解一个行业从而发现其中变革的可能性。我们作为孵化器实际的从业者,决定“从下而上”来剖析孵化器行业的现状,并对孵化器的服务进行重新的思考。
我没有复杂、冗余而无用的数据,只有几年的经验和深度的思考,所以会以一个简单、清晰度逻辑来告诉大家孵化器到底在做一件怎样的事情。
——国内孵化器的传统运营模式——
目前国内的孵化器品牌,在操作模式上大都非常相似:
在规划上,对于孵化器的定位和差异没有明确的意识;在运营过程中,期待做大而全的综合性孵化器,包含场地、服务和投资。但最终会发现没有差异化,很难做出特色。只有遵循市场化的操作,在垂直细分领域提供服务,这样的孵化器才能体现出优势。闪电孵化器正是以消费电子产品孵化作为主要关注领域来开展服务等,所关注的区块链领域以旗下Node区块链加速器来开展业务,当然商业航天领域项目也逐步开始积累。
——国外孵化器的差异化运营——
Y Combinator :它以自己实际的经验,证明了场地和投资不是孵化器的核心。YC的核心在于强大的校友会资源以及链接投资项目和导师资源的有效机制——Office Hour 。
500Startups :孵化器的创始人背景、经验和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孵化器最终的投资风格。500Startups 创始人戴夫·麦克卢尔的营销背景,决定了500Startups 偏向于投资所谓“商业、离钱近”的项目。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的工程师背景,决定了YC偏向于投资偏“技术、黑科技”的项目。
Plug and Play :孵化器的扩张方式有两种,场地和服务。场地扩张包括在全国不同城市以及全球多地开办实体空间载体;服务扩张包括与大众汽车、零售商、学校等合作孵化计划。
Rocket Internet :利用地域和时间差这两个因素,快速复制在美国本土已经经过验证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重新思考场地、投资与服务——
重新思考场地:在孵化器的日常服务中,场地将是首先被弱化的服务。为创业团队提供稳定、安全、合适的办公场地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未来场地将只是孵化器最基础的服务。
重新思考投资:在孵化器的日常服务中,投资甚至会是第二个被弱化的服务。与10年前不同,随着更多的VC进入市场,我们进入了一个反向的创业项目挑选投资人的时代。强大的品牌背书和实际有效的投后服务是所有VC在这个所谓的投资泡沫时代体现差异化的方法。
重新思考服务:在孵化器的日常服务中,服务将逐渐引起重视。创业项目缺的是真正及时和有效的服务。无法被量化的东西往往容易被低估,孵化服务正是其中之一。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优秀孵化服务的价值。
重新思考瓶颈:孵化器的瓶颈不在于场地和投资,而在于服务。服务的背后是人,优秀的人是最难被复制的,当然这也导致了提供的优秀服务也很难快速扩张,闪电孵化器正是受困于此,所以没有成为“双创”风口上吹起来的那只猪。
——重新思考做孵化器的目的——
我们看了国内孵化器的传统运营模式,也借鉴了国外孵化器差异化的做法,发现单纯抄袭国外的模式在国内是很难行得通的。
无论是学校、政府、VC、地产或传统大企业,都有自己独有的优势,都希望通过吸引和投资优质项目,达到各自的目的,比如政绩、税收、科技地产差异化提升溢价、品牌影响力、后轮融资锁定、传统产业转型等。
单纯抄袭在国内是行不通的,大家在上游都拥有场地、投资、导师、政策和品牌资源,希望在下游获取影响力、财务回报、土地资源、政府政策和标的锁定,但是这中间缺失的是一支有经验并且愿意把孵化器当做创业项目来运营的团队。孵化器本质上也是一家创业公司,所以一切也取决于团队、时机、资本、经验、运营、环境、方法、节奏和运气。
孵化器大都缺失的是:有经验的团队,在早期的整体规划以及在过程中以正确的方法和合适的节奏去运营孵化器。
孵化器行业在国内出现的时间并不长,真正拥有系统对理念,并且有完整的人才储备的孵化器品牌凤毛麟角。其所需要的空间、投资、服务等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概念,所以市场上的人才储备也没有跟上。
你可以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公司背景和团队核心成员背景,因为最终你手里现有的资源(空间、基金、服务)以及团队成员的背景,决定了孵化器的特点和发力的方向。
在未来,单一实体背景的孵化器将会受限于自己单方面的资源。能够同时获取VC、地产、政府和大公司资源的孵化器将会更加具有优势。
——孵化器未来的趋势——
趋势一:结构上,单一背景的孵化器将逐渐弱化,多方背景的孵化器将逐渐凸显出优势。
趋势二:经历了早期蛮荒和中期的泡沫后,现在的孵化器进入了差异化的时代,如何体现差异化是今后的重点,所以以专注细分领域为标签的孵化器将更有优势。
趋势三:孵化器将越来越向创业公司靠拢,更加市场化的孵化器才能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运营效率才会更高效。孵化器发展的市场化势不可挡。
孵化器本质上是地产、投资和咨询的结合体,它追求以更高效的方法为创业团队提供及时和有效的服务。孵化器如何才能做到IPO,国外业界虽有先例,但是国内还没有答案,也尚不存在独角兽。没有标准答案,充满了不确定性,正是创业和投资之所以艰难而又迷人的原因。
孵化器自媒体运营Tips
看过老罗跨年演讲的朋友们都知道一个词——“国民总时间”,这还是个稀缺资源。我们所有创业者都在拼命争夺它,实际上就是在争夺目标受众群体的注意力。
把孵化器运营分为开业前、运营爬坡期、运营稳定期,我来讲讲因各个阶段目标不同我们的一些小技巧。
开业前,我们获得用户的漏斗模型:知道孵化器管理层-知道孵化器-了解孵化器服务-信任孵化器品牌-入住孵化器。
运营爬坡期:除了开业前我们的漏斗模型以外,我们获取更多客户的漏斗模型:(通过已入住团队、孵化器管理层)了解孵化器服务-信任孵化器品牌-入住孵化器。
运营稳定期:我们不仅需要获取更多客户,也要让已有客户的用户体验得到不断的刺激,帮助我们传播品牌以及影响到他们的圈子。这时我们获取客户的漏斗模型:已入住的团队如果认为孵化器服务好会介绍孵化器运营团队-邀请圈内需求的创业者来参观-信任孵化器品牌-入住孵化器。
可见,在不同阶段,我们的战术也有所不同。在初期,我们更着重突出孵化器管理层的能力,以便吸引到不错的创业团队。孵化器与这些团队共同成长,在未来也能通过这些团队不断扩大潜在的客户群体。这些问题看似与新媒体没关系,实际上都是新媒体内容和渠道的组合,下图我以图表来说明新媒体应该怎么做。
驱动创新,就是创造环境
创新,是“智造”出来的。我们国家现在面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所以大力推动创新和创业。
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传统的制造业都是需要环境的,或者说生产资料,需要供应商、原材料、流水线和作业工人。同样,创新也是需要环境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开放、运营和市场推广);生产资料还包括办公场地、政府政策等。从这个层面理解,新型行业的创新和传统的制造业一样,都是需要生产资料和生产环境的。
“没有一个艺术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艺术家的,艺术家创造的重要的一切,恒久的一切,总是只在罕有的充满灵感的时刻完成的。”确实,人类发展过程中那些伟大的创新,很多都是在发明者非常年轻的时候做出来的。而且,很多都是不可预计的,或者说在当时来看根本就是一个错误。但是我们可以控制生产资料和生产环境,可以制造环境。
你不能准确估计一颗未知的种子会开出什么花。但你要做的并不是预测,而是去种植一片森林,然后等待花开。
创新的最后,比拼的不是谁拥有科学家数量更多,谁的高科技院所更多,谁的投资资金体量更大,而是谁的组织结构更加适合创新。健康的组织结构,就是创新这片森林里最好的土壤。
未来:智库型孵化器的崛起
丨2019年1月我与库克于达沃斯论坛会后交流后合影丨
从背景来看,政府和创投背景的孵化器将会逐渐退出市场,学校背景的孵化器将会呈现饱和,而地产和企业背景的孵化器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政府和创投的退出
政府背景的孵化器往往会出现效率低下、方向不明确的情况。未来政府的孵化器,大部分将会放手给市场化的品牌去运作;少部分的仍会保留,用来支持一些基础性的、短期内没有产品和营收的行业领域。创投背景的孵化器同样如此,孵化器作为一个重资产的部门,在前端吸引标的和进行投后服务,对VC来说仍然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投入的是重资产,其结果难以量化,自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未来与空间及其他品牌孵化器合作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学校孵化器的饱和期
孵化器对于学校来说,主要作为对外推广学校品牌,对内联合毕业校友的工具。但其弊端是,作为这样的一个功能实体,每个学校最多1-2个作为品牌公关,并没有继续扩张和复制的需求。
地产和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我们判断,地产和企业在未来1-2年将在孵化器领域投入更多。孵化器针对中小企业提供联合办公的功能,是大地产行业物业形态的一种。从结果来看,从2016年开始各个地产领域的头部公司,都继续通过自建、投资和与品牌合作的方式进入了联合办公领域。甚至有一些做得较大的,开始涉足特色小镇的拿地与开发。成熟企业同样如此,随着制造业转型需求的不断升级,创新成为企业转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企业内部原有点创新实验室,也在逐渐和外部市场化的孵化器品牌合作,用来解决内部创新效率低下,无法产品化的核心问题。
智库驱动,将是下一个大方向。第一代孵化器,多具有政府和房地产企业背景,主要依托空间驱动;第二代孵化器,有更多的创投机构开始介入,并逐渐转向投资驱动。而未来的孵化器,将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咨询和服务上,一来为了提升价值和差异化,二来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多价值的服务。
回归到闪电孵化器自身,2013年至今的五年是学习和积累的五年,主要是对于孵化器整体的思考和反省,对于行业经验对摸索,对于未来的定位和团队的搭建。
我们希望闪电孵化器每一个新的项目都不只是提供一个新的空间,而是为那个产业带来一些新的东西。
丨2019年1月我与李晋于达沃斯丨
另外,作为因达沃斯论坛而生的闪电孵化器,我们也会立足于“全球硬科技之都”——西安,把达沃斯的能量更多的赋能给与我们同行的创业者们。
2019年,孵化器我们将这么做。
——作者简介——
郝昭,闪电孵化器VP,京东云创新空间(西安)总经理,陕西运璟网络联合创始人兼COO,西安创业星联盟秘书长。曾负责西安首条创业大街——曲江创客大街的运营管理工作,自从事双创工作后,已服务数百家创业项目。
闪电孵化器创办于2013年10月,是西北地区首家面向初创期科技项目的专业型孵化器,聚焦于智能硬件、区块链、商业航天等领域。为初创企业提供“产品与技术、品牌与战略、市场与渠道、供应链管理、资金与资本”5大方面的深度孵化,并配以场地、政策等基础服务。
2015年在陕西省科技厅指导下与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合作共建“陕西众创空间”,主基地位于西安高新区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具备5000余平米的孵化空间和设施;2017年底与纸贵科技联合创办“Node区块链加速器”,位于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创新设计中心;2018年与京东合作运营“京东云创新空间(西安)”,位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另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预孵化基地。
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孵化、投资、服务创业项目超过50个,包括“慕声科技”、“蜂语科技(小米对讲机)”、“坂云智行”等小米生态链体系企业,及多个高速成长型项目。闪电孵化器孵化服务分为“基础服务”、“增值服务”、“深度孵化服务”和“1v1专业服务”四类。基础服务包括:办公场地、物业保障、共享设施、空间管理等;增值服务包括:企业注册、财务税务、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政策申报、股权设计等;深度孵化服务包含产品与技术、品牌与战略、市场与渠道、供应链管理、资金与资本5大模块及电商代运营服务等;1v1专业服务是针对智能硬件或消费升级类项目的陪跑加速计划,针对每个项目团队的特点定制,深度参与,实现从idea到产品设计到量产到大规模销售的过程。
作为科技部认定的陕西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及陕西创新创业联盟理事单位、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会员单位,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产业链企业、高校、政府达成合作,致力培育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网站:http://shandia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