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学研究成果转化,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成立

上海张江再增一家新型研发机构。12月17日,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正式成立,上海张江数学院同济大学分院和上海大学分院也同时成立。这家此前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分院的数学研究院除了将聚集全国的数学家共同聚焦“数学+”赋能产业,还将联合各个高校分院共同培养“数学+”复合型人才。

数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各行各业中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下信息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过渡的阶段,不少重大科研领域以及产业发展领域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从其本质而言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但是要真正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却并不容易。据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院长尹俊平介绍,众所周知,数学界长期存在着两个瓶颈问题,一是数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有一定距离,另一个瓶颈问题则是数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而研究院则承担着推动数学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和通过数学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赋能产业发展的双重责任。尹俊平称,研究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一个平台。通过需求牵引的科研模式,将重大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分解,同时由不同的团队围绕着共同的科研目标各自分工进行攻关,并最终将成果通过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和数学家来共同凝练集成为数学算法、模型乃至产品。

张江数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分院同时揭牌成立

张江数学研究院上海大学分院同时揭牌成立

据介绍,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将采用全新的管理考评机制,以应用基础方向为主形成实验室,以项目牵引为主组成交叉队伍,围绕具体任务开展长期攻关。目前研究院下设数据仿真实验室、数据聚变实验室、生物医药实验室和智能超算实验室。

在成立仪式现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田刚院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雷震教授代表中国数学界致辞。

田刚代表中国数学会致辞

雷震教授代表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致辞

“应龙气象大模型-区域高分辨率气象智能预报模型”和“Chat AI星上语心理健康应用模型”同步发布。应龙气象大模型重点关注区域高分辨率高精度天气预报,通过设计机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未来48小时多气象变量的逐小时滚动预报。而心理健康应用模型则是全国首款多模态交互式情感语言应用模型,在30多个国家语料库的基础上,应用TTS、ASR技术,不仅融合了丰富的语言数据,还整合了基于心理学量表模型库的分类算法,并向新型智能陪伴终端产品提供了API引擎接口服务,目前已经在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开展应用。

上海科创办、浦东新区政府、上海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中国数学会、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天元数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代表及十多家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了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的揭牌仪式。

研究院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多家上海市合作伙伴签署了战略协议;同时还与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就共建国产自研算力技术开放实验室签署了合作协议。

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与各合作单位将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将逐渐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数学与各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发展,支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上海重点产业发展。

作者:

文:姜澎图:文汇报资料图片以及受访方供图编辑:顾军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