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开放性结局太理想?编剧:其实电影最开始叫《踢皮球》

由殷若昕执导,游晓颖编剧,张子枫领衔主演的电影《我的姐姐》正在热映,影片中,成长于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姐弟俩,原本关系疏离,在父母车祸意外离世后,姐姐是否应该抚养弟弟,引发观众广泛讨论。近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导演殷若昕以及编剧游晓颖,她们对影片的“开放结局”“是否有原型人物”等热门话题进行了回应。

结局为什么是开放性的?

“姐姐在不拒绝爱的前提下,依然可以走自己的道路。”

《我的姐姐》上映后,其开放性结局引来争议,姐姐最后是否会抚养弟弟,影片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对此,殷若昕导演和游晓颖编剧说:“姐姐在不拒绝爱的前提下,依然可以走自己的道路。至于怎么选,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支持,而不是一种支配。”

据悉,《我的姐姐》原名叫《踢皮球》,关于影片中“皮球”的寓意,编剧游晓颖透露:“剧本最开始叫踢皮球,这也是弟弟喜欢的一个运动,其实他的命运也像这个皮球一样,某种意义上姐姐也是一样的,很难有停下来的时刻,命运比较漂泊的感觉。”

问及想通过电影向观众传达什么样的观念和情感?导演殷若昕表示,电影是在呈现生活本来的样子,“这个女孩(姐姐)她有具体的困境,她作为一名女性,有她具体的伤痛和她对未来的选择,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女孩的故事来撬动大家看到一个人自己的选择,如果她是一个强者她会如何去选择,这份选择如果是她自己的我们都会支持,我们要表达的是挺宽广的一种态度。”

有没有原型人物?

“从大量元素中综合提炼出姐姐这个形象。”

编剧游晓颖的上一部作品《相爱相亲》取材于她的真实生活经历,经过多次创作加工修改而成,该片曾荣获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当被问及这次创作《我的姐姐》是否有原型人物作为参考,游晓颖表示:“其实要说原型人物的话,应该是二胎政策放开之后,身边有很多的女孩、姐姐,是我的友朋,从她们身上得到的一些启发,包括一些朋友遇到一些事情会讲给我听,(我)从这些真实的事例里面,从大量的元素中综合提炼出来姐姐这个形象。”

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我的姐姐》几乎清一色的女性主创,提及电影中的女性视角,导演殷若昕表示:“我们是女性创作者,我们天然对女性的故事更有共鸣,更有相似的一些体验,但是我们的视角其实是站在人本身这个角度上去看的,用一个很平和的眼光去看我们身边的男性和女性,包括姑姑、舅舅和小弟弟,看他们一大家子的故事。”

法律视角

父母去世成年姐姐必须抚养幼弟吗?

《我的姐姐》相关话题引发观众热议,有业内人士从法律角进行分析,影片中父母车祸身亡,留下成年的姐姐和年幼的弟弟。姐姐是否必须抚养上大学之后才出生的弟弟,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对此,黄熊律师在微博表示,根据法律对于监护的规定,如果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依次应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承担监护责任。若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不具有能力,哥哥姐姐即应承担该义务。电影中的姐姐,在个人选择和法定义务之间,应该首先尽法定义务。若姐姐确实想去读书,可以从有利于弟弟的角度出发临时委托他人履行监护职责。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