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屈辱!
由于受某些书籍的影响,人们对秦始皇的的概括只有两个字——暴虐,随后便将他一生的功绩全部抹掉,连个渣都不剩,于是秦始皇在人们的心中就是一位残暴不仁、奴役百姓的暴君。
人们为什么说秦始皇暴虐呢?其一修建长城,其二兴建阿房宫,其三焚书坑儒,这些劳民伤财,奴役百姓的举动让人们对他非常的痛恨,这就是人们对于秦始皇暴虐的三条罪状,自此他便被钉在暴君的柱子上,拽都拽不下来。
今天我么先来先来谈一谈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为什么焚书,焚的都是那些书?为什么坑儒,坑的都是那些儒?
秦朝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此之前没有像它这样的王朝,那么如何建设、稳定和发展秦朝是秦始皇首先要做的事情。周朝实行了八百年的分封制,到秦始皇这里改为郡县制,因为他要加强国家的管理,维护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一统。
在秦始皇心中战国战乱几百年的原因就是国家太多,不容易管理,因此他想要建设一个只有一个国家的王朝,这样便可避免不必要的战乱。
秦始皇采取郡县制,在全国各地设立郡,在郡下面设立县,官员由皇帝任命,这样直接加强了皇帝对全国的管理,巩固了皇权。秦始皇这样的做的目的无非是促进国家的统一,但是有些人却提出不一样的意见。
他们就是来自东方各国的学者,他们坚决反对秦始皇的这种做法,建议继续实行分封制。他们的提议无疑给秦始皇泼了一盆冷水,让他很没有面子,但是作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帝王,他的容忍之心还是有的。秦始皇并没有因此而责怪他们,反而是继续的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泰山封禅是帝王向天地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的一种祭祀活动,秦始皇希望通过封禅向天地彰显自己的功绩,也希望得到天下子民的认同。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前去泰山举行封禅活动,但是学者对于封禅的过程却是各执一词,他认为这样做,而他认为这样做。激烈的争执让秦始皇拂袖而去,自己登泰山封禅。
当封禅活动结束后,却天降大雨,把秦始皇淋的就像是落汤鸡一样。狼狈不堪的秦始皇来到泰山脚下,却遭到学者的嘲笑,秦始皇从他们戏谑的眼神中读到了讥讽和不屑。
他们对秦始皇还是不认同,这严重的刺激了秦始皇骄傲般的内心。自己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就是笑话,秦始皇的内心备受打击。但是这次他依旧容忍了,没有惩罚他们。
秦始皇一直立志于秦国的稳定的发展,他想知道在自己建设下的秦国究竟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便决定巡游。在巡游的途中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他感到惶恐不安,有人暗杀秦始皇,幸好铁椎击中的是他的副车,不然秦始皇就可能提前结束了生命。
这看似一场暗杀事件,但是反应出来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天下百姓对他是痛恨的,他依旧没有得到百姓的爱戴,这种举动再次打击了秦始皇的内心。难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就得不到百姓的一点认可吗?秦始皇在不断的问自己。
随后秦国在北伐匈奴,南征百越中获得胜利,这让他更加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秦帝国是非常强大的,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随后,淳于越的一次建议彻底点燃了秦始皇的怒火,他建议秦始皇推行分封制。
淳于越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对秦始皇的全盘否定,以及对秦国政治制度的挑战。这次秦始皇没有忍受,也没有妥协,是这些自以为是的学者在不断的挑战秦始皇的耐心和底线。
随后李斯的一道奏折让秦始皇做出了所谓的“焚书”行动。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到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必须消除那些与秦国统治理念相违背的书籍。李斯的这个奏折,非常符合秦始皇的内心,于是他下令烧毁那些书籍,并且把那些意图实行分封制的学者抓了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焚书坑儒。
有人认为那些所谓的儒就是一些江湖术士。秦始皇想完成的事情有很多,但是自知生命有限,于是便开始寻找所谓长生不老药,为了让自己有时间去治理国家。可是这些术士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于是秦始皇便把他们给杀了。
由于当时的秦始皇得罪了读书人,因此把术士描绘成儒生,以此加重百姓对他的怨恨,他们的目的显然是达到了。历史中很多现象告诉我们,读书人不能得罪,否则他们会把你给描成黑的。
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一次又一次的遭到质疑和嘲笑,最终他没有忍耐,以一种暴力的手段结束了这一切。秦帝国的危机已经爆发,它本身就不稳定,各种势力暗流涌动,让帝国倾然间崩塌。秦始皇在位十一年,做出的事情却是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他也许有些急功近利,有些过于去成,结果国家负荷太重,瞬间便瓦解了。
秦始皇所开创的各种东西却是影响后世一千年,他是超前的,他是无与伦比的。两千年后的我们应该结合两千年前的背景来看待秦始皇的一生,用一种正确的眼光来评价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