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以色列媒体7日报道,以军从加沙地带南部撤出几乎所有地面部队,加沙地带目前仅留一个旅。
这个情况对于内塔利亚胡(以后简称BIBI,他小名,好打字,)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前方一边在撤军,以色列国内正在声势浩大的抗议BIBI的大游行:
参加集会的人数号称10万,不过据媒体报道约为4.5万左右,结果游行队伍被一辆汽车冲了,伤5人,据说开车的人是BIBI的狂热粉。
加沙陷入困局,BIBI的政治生命本来就成问题,打了半年,以色列的声誉毁于一旦,连美国都懒得管这烂摊子了,哈马斯依然没有被压制,最关键的是人质也没有救回来。
今天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赫尔齐·哈勒维中将嘴硬,他在周日表示,尽管其所有机动地面部队都从加沙地带撤出,但对哈马斯的战争仍在继续,远未结束。
成吧,战场上打不赢,嘴硬是没用的。
以色列为什么要撤出?
尽管以色列军队在加沙打的非常艰难,损失惨重,但以色列毕竟是发达国家,外加还有美国和欧洲的支持,如果仅仅凭借哈马斯的力量,还不足以让以色列国防军撤出,我们梳理一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以色列轰炸驻叙利亚使馆建筑,致 7 名伊朗军方人员死亡。
美国表示:要求伊朗不要将美国设施作为目标
伊朗已向美国政府发出“书面信息”,警告美方远离以色列,以免受伤害。
都没说以色列。
其实上次炸死苏莱曼尼伊朗并没有做很大的反应,但是该袭击美国驻军和以色列的一点也没有少,
美国既然已经表态不会介入这个问题,而真主党出现了大规模调动的动向,以色列开始防守戈兰高地,这从道理也说得通,但是轰炸伊朗在先,以色列本就深陷加沙,为何无缘无故又去招惹伊朗?
只有一个解释:轰炸伊朗----促使伊朗反应进而让美国反应,美国反应无非就两种:
管,那好,拉美国下水。
不管,也好,借口防备伊朗然后撤出加沙。
美国显然不想惹这个烂摊子,真和伊朗发生地面冲突,怕是进得去出不来,归根到底,还是哈马斯比较能打,以色列无可奈何,“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也得不到”。
坚持够久,促成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
外界变化
3月份的时候拜登警告以色列不要进攻拉法,不然就踩红线,拜登目前的民调一塌糊涂,在摇摆州的民调输给特朗普,BIBI非常不满,说美国美国支持,以色列也要对拉法地面进攻,结果安理会在3月25日通过决议,要求斋月期必须停火,无条件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美国投了弃权票,以色列当即取消一个高级别代表团的访美行程。
4月1日,美以举行高级别视频会议,双方大吵一架,媒体报道,拜登正在权衡是否推进向以色列转让180亿美元的武器方案。
此后有一个标志性事件:4月5日,佩洛西以及众议院40名民主党众议员联合致信拜登,要求暂停向以色列移交武器。
民主党那边态度很清楚,反对以色列继续进攻。
4月1日,据美国Axios新闻网站报道,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4月4日将前往沙特阿拉伯会见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讨论一项潜在的大协议,其中包括沙特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
结果4月3日,沙利文突然莫名其妙的“肋骨骨折”,去不了了。
路透社又以《白宫的沙利文从肋骨骨折中恢复过来,推迟了沙特之行》发了篇文章,“沙利文期待重新安排行程,但没有提供日期。”
如果是促进沙特与以色列的大协议这么重大的事情,别说沙利文骨折,沙利文就算病危,抬也得抬去,就算没有沙利文还有布林肯,美国搞外交的多了去了,没有道理因为一个骨折就耽误事,而且都“恢复过来了”,为什么又不去了?
4月1日已经宣布可以讨论了,新闻没有说死,只是说“讨论”,但是即便是如此沙利文都去不了,只有一个原因:沙特那边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很有可能沙特王储小萨勒曼的胃口更大了。
小萨勒曼这边也“有点小困难”,他那个“世纪宏伟”的“The Line”新城,本来预计有150万人住里面,现在缩减到不到30万,工程项目大大缩水,预计到2030年只能建2.4公里,这种超大规模项目PPT做的很好,实际操作起来困难恐怕不是一点两点。
国内项目操作不好,当然取之国外,今年年初以来,油价上升了19%,俄罗斯打仗需要钱,沙特修奇迹需要钱,一拍即合宣布减产,美国本来物价一直压不下去,拜登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砸油价,砸到现在,战略石油储备到现在都没有回补,美国通货膨胀依然没有稳定,一旦降息,油价能涨到多高,谁都说不清。
毫无疑问,沙特的国力和美国不能比,沙特本应对美国言听计从,然而形势比人强,特殊阶段就有特殊阶段的情况。
至于小萨勒曼会不会有被美国弄下台的危险-----目前不会,沙特国内民意沸腾,根据华盛顿研究所在去年12月份做的民调,96%的沙特人都同意“阿拉伯国家应立即中断与以色列的所有外交、政治、经济和任何其他接触,以抗议其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且对哈马斯好感提升。
小萨勒曼如果真下去了,恐怕沙特对以色列态度更加恶化。
这还是12月份,如果放在现在民调,有可能更高。
沙特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谈判地点,沙利文去不了沙特,自然就挪窝了,目前谈判已经转移到埃及。
埃及的情况也比较复杂,4月5日,拜登写信给埃及和卡塔尔,呼吁他们对哈马斯施压,要求与以色列达成人质协议,CIA的局长已经赶赴开罗,就人质问题进行谈判。
而哈马斯代表团在周日的时候已经赶赴开罗,目前公开的条件是:永久停火,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流离失所者返回居住地,保证人们行动自由,救济和住所,以及达成一项囚犯交换协议。
埃及奇怪的位置
目前埃及总统塞西的位置既尴尬,又安全。
自美国人把穆巴拉克弄下台后,民选的穆尔西上位,美国人很快后悔,又伙同军方弄下了穆尔西,目前的塞西总统其实就是翻版的穆巴拉克,穆巴拉克这辈子亲美,没想到最后向他捅刀子的居然是美国人。
即便是换了塞西上台,埃及的困局依然无解,为了维持国内的稳定,只能搞大饼政策收买民心,埃及的民众早就麻木了。
塞西的耗资580亿美元的“新开罗”项目对埃及的正面影响有限,埃及的外汇储备本身就少,钱还是从阿联酋财富基金里面套出来的,IMF也给了80亿,搞基建算是以债务换工作,这相当多的工作恐怕也不是埃及民众在做。
埃及贫富分化很大,富裕阶层会搬进新开罗或者干脆在国外生活,贫困阶层会继续在老开罗生活,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连面都见不到,形成绝对的阶级对立,这正是穆兄会之类组织发展的最好的空间,目前看不到什么解决的途径。
也是因为如此,埃及虽是大国,但是极容易受到外部的操控,控制政局的军方被迫依赖外界的资金输入,所谓“大但脆弱”,和当年民国的情况非常相似。
为什么民国时期打不过日本,但是1950年就敢开出国境和美军拼,看看埃及,前车之鉴。
猜测后续
目前核心问题还是谈判,截止到写这篇公众号,谈判依然焦灼,不过这次谈判有很大几率可以谈出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如果真的哈马斯的意见得到重视,其核心两点:民众可以返回加沙+互换囚犯,那真的是哈马斯的大胜利,将会直接鼓舞整个中东反以的情绪,以色列即便是过了这关,未来可能会更不好过。
以色列民众肯定会把火气撒到BIBI身上,拜登对BIBI也很不满,当然那最危险的是连特朗普都开始对以色列冷淡起来,要知道特朗普是把自己的女儿都嫁了犹太人,在美以犹太协会上曾经肉麻的表示:女儿生了小犹太什么的,肉麻到极点。
佩洛西也一样,当年佩洛西“国会山倒塌都要支持以色列”,现在反过头来签名反对对以军售。
政客啊……呵。
BIBI的政治生命结束了,搞不好肉体生命也不保,以色列人要求大选,但是BIBI肯定不愿意大选,但是无论大选不大选,战争结束后肯定要追究BIBI的责任。
哈马斯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加紧谈判,达成加沙人民返回家园+囚犯交换的双重目的。
如果加沙战事结束,压力立即会转移到俄乌战争这边。
拉夫罗夫来的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