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36计|新余渝水区:“敲门嫂”敲开“幸福门”

编者按: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实施治理强基战略,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机制,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江西日报社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出“基层治理36计——治理强基江西行”全媒体策划报道,进社区、走街巷、访乡村,看基层社会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寻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讲好基层善治的幸福故事。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邬强、肖立宇报道:随着人口老龄化,空巢、孤寡、高龄等老人群体扩大,他们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孤独成为基层治理的难题。

在新余市渝水区,有一群被称为“敲门嫂”的人,他们用敲门声传递着关爱和帮助,营造出深厚的邻里情谊,彰显了人间的真情、善良和美好,引领着新的文明风尚。他们通过实际行动,为社区带来和谐氛围和温暖,体现了基层治理中人性化的温暖力量。

关爱独居老人 “敲门嫂”志愿服务队应时而生

含笑社区“敲门嫂”真诚为您服务 全媒体记者邬强摄

含笑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成立于1991年,现有居民4116人,其中常住人口3098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结构逐渐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六成以上。社区中空巢老人数量也不在少数,其中22人中风偏瘫、身患癌症或生活不能自理,这些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早在2013年,含笑社区以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回应大家的需求和期待。他们定期探访空巢和独居老人,帮助他们购买食材、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晒被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支由居委会主导,汇集了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楼栋长以及热心居民的"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应时而生。

这支队伍从事着看似微小但实际上意义重大的事情,他们用自身的爱心和善良温暖着身边孤独的老人的心。他们的行动虽然平凡,但对老人们来说却是无比的重要和贴心,他们的存在让社区充满了人情味和关爱。

"敲门嫂"称号不限女性,今年77岁的黄炳荣,身为48年党龄老党员,是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之一。他常邀请独居、空巢老人外出散步、聊天,帮助处理琐事。他的电话是老人的求助热线,为防突发情况,他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提供帮助。

据黄炳荣所言,起初,老人们对此类行为表现并不热情,对“敲门嫂”还有些许警惕,是之后的坚持和长久的关心打破了这种陌生感,现在,“敲门嫂”已经成为社区中备受赞誉的好人代表。

出社区凝聚力

杨光琴(左一)暖心扶老人回家 全媒体记者邬强摄

尽管是热心助人的“敲门嫂”,也曾面临过质疑和反对。今年63岁的杨光琴自含笑社区敲门嫂志愿者服务队初成立便是其中一员。起初,家人反对她做“敲门嫂”,担心她辛苦且遭人误解。但杨光琴坚持自己的选择,向家人解释此举能让她与社区老人建立联系,互相照顾。最终,她的坚持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敲门嫂,杨光琴定期探访独居老人,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帮助。尽管工作琐碎且耗时,但她从未感到疲惫或后悔。看到老人们因她的关心和帮助而感到快乐和满足,杨光琴深感付出的价值和意义。

“这十年来,能真正帮助到需要的人,我感到自豪和满足。”杨光琴说。她的热心和细心为社区老人带来了温暖和陪伴。

在先行"敲门嫂"的引领下,目前已有超过500名社区党员、回归党员、共青团员和热心居民积极投身于"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包括家电维修、健康体检、代购代买、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在内的20多个关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项目。在过去十年中,含笑社区的"敲门嫂"们已为群众提供了超过12万人次的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多达5000余次。

含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罗娟表示,作为“敲门嫂”的发源地,如今在含笑社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已经蔚然成风。她深知,真正的关爱和善意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虽然做一件小事并不难,但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然而,社区中的“敲门嫂”们却用持之以恒的能力和乐于服务的意愿,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敲门嫂”的付出给罗娟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也让社区更加和谐美好,她感到非常自豪和感激。

含笑社区 全媒体记者邬强

爱心与健康

在含笑社区"敲门嫂"志愿服务队的引领下,渝水区多个社区也建立了自己的"敲门嫂"志愿服务队。公园北村社区于2019年10月整合了"银发志愿服务队"和"网格员服务队"的优势资源,成立了由17户共36名志愿者组成的"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主要由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职工组成。

75岁的高吉林,一位退役老兵,尽管年事已高,但仍积极投身社区服务。他以独特的身份成为一名特殊的"敲门嫂"。凭借在部队学到的知识和自我钻研,他掌握了针灸和推拿技术,无偿为邻居治疗疾病。

有一次,得知一位老人因腰痛无法下床,高吉林立即前往诊治,并连续一周每晚上门治疗,最终帮助老人恢复行动能力。他的善举被老人赞誉为"党员的行为"。高吉林每年还会自费购买药材,亲自加工制作,以备治疗之需。

对于自己的付出,高吉林表示:“钱财无关紧要,能治愈人们的病痛,减轻他们的痛苦,才是我真正的快乐。”他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社区居民,他的事迹也在社区中广为传颂。

公园北社区“敲门嫂”便民服务岗 全媒体记者邬强摄

进民心深处

丁丽群,52岁,公园北村社区居民,既是"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成员,也是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在居民眼中,她是一位亲切可敬的"女强人",做事果断细致,对待老人温和体贴。十余年里,她全身心投入社区志愿服务,热心助人,随叫随到。

老党员张师傅特地向记者表示对丁丽群的感谢。他和老伴因年迈无法去医院,丁丽群得知后立即帮忙,忙前忙后。对此,丁丽群淡然处之,她的日常工作充满了诸如理发、送医、代购、送餐等琐碎却重要的事情。

丁丽群深受父母影响,他们教导她"帮助他人能带来快乐",这句话成为她在志愿服务道路上的动力。每当看到受助者的笑容,她深感满足,这也是她作为志愿者的最大动力。在她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公园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雨婷表示,为了提升“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将“敲门嫂”服务队与“银发志愿服务队”“网格员服务队”和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等队伍进行了整合,构建了一支由492名志愿者组成的全新“敲门嫂”志愿服务队。

社区还深入调查并了解辖区内的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情况,定期到居民家中进行多样化的帮扶活动,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此外,社区常态化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期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对群众的宣传、关心和服务的全方位覆盖。

丁丽群(右一)上门维修途中 全媒体记者邬强摄

出实践新风尚

为进一步做强“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2020年5月,渝水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为契机,在全城区52个社区积极探索“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模式,共组建58支“敲门嫂”志愿服务队,精准服务7600余名空巢、孤寡、独居、高龄、失独、生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助力社区治理社会治理。

截至目前,渝水区“敲门嫂”志愿者注册人员已有2100余人。今年以来全区开展的“敲门嫂”志愿服务活动达7200余场次,累计服务社会上有需求的老人、妇女、儿童等各类人员超40000余人次。

为更加方便快捷服务群众,进一步探索创新“敲门嫂”做法,渝水区在一些有条件的社区设置“敲门嫂”便民服务岗,在新钢街道探索开发“敲门嫂”小程序,由老人“点单”,文明实践所站“派单”“敲门嫂”“接单”,升级“敲门嫂”服务功能。

志愿者向居民介绍“敲门嫂”小程序 全媒体记者邬强摄

记者手记:基层治理的真正需求在于百姓生活的点滴小事

在基层治理中,百姓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他们的需求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然而,通过观察和采访“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我们找到了答案。

“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是一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他们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如代购、送餐、陪伴就医等。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敲门嫂”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都是普通的社区居民,他们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任何福利。他们之所以愿意加入这个团队,是因为他们深知社区治理的重要性,也深知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敲门嫂”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内容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却是基层治理中百姓真正关心和需求的。比如,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无法自己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也可能无法自己到医院看病。而对于残障人士来说,他们可能无法自己做饭、打扫卫生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采访“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我们深刻认识到基层治理中的真正需求往往来自百姓生活中的小事。而这些小事,正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只有从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真正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敲门嫂”志愿服务队是一支充满爱心和热情的团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看到了基层治理中的希望和未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