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女性角色?以《伯德小姐》《杀死比尔》为例

从最近的各大影展以及上映的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女性电影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所谓女性影像作品,是指由女性执导以女性议题为素材,并带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电影和录像带作品。

▲《伯德小姐》

那么,电影创作者又是如何在电影中书写女性的呢?

塑造一个经典的银幕女性的角色形象,如何使她变得有血有肉、有棱有角,能够在男性话语主导的世界中脱颖而出,不同的电影导演、编剧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下面这段视频中来窥见电影人的创作秘诀: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01

角色所迸发的魅力所在

正如每位编剧的创作都要从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事情提取素材,所以在银幕上所看到的人物形象,会让你突然想起——“这像我妈妈”、“这就是我女儿”!

因为编剧在创作时,就已经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细节描绘得十分详尽。

▲《伯德小姐》

02

创作时不宜过多先入为主

当编剧写作一个人物形象时,是否会因为其性别代入过多性别相关的性格、外貌、行为吗?不见得。电影《异形》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编写女性人物的有趣案例。

▲《异形》

电影的女主角——Ripley,Nostromo签约的最后一位幸存者,从其身上你很难看到对于女性的一贯的刻板印象,因为她的穿着、她的行为与她的勇气跟男性并无二样。Ripley并无过多女性特有的性格,这使得人物形象可以替换为任何一个男性角色且不会产生脱离感。正如这部电影的编剧也坦言,在其创作初期,并未以女性性别代入人物写作,也使得其人物不会因此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异形》

没有性别的英雄也是一个很棒的角色,探索角色而不探索性别的电影也是值得观看的。纵观众多广受好评的好莱坞大片,不考虑主角性别、不构想性别形象,反而可以探索更普遍的人类经验,避免了刻板印象的产生。

03

巧妙地在电影中融入性别特征

但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要忽略性别因素,同样的,将性别特征融入故事情节当中也能塑造出生动而多元的人物形象。最好的例子就是《沈默的羔羊》中的女主角Clarice。

▲《沉默的羔羊》

电影一开始就将Clarice的处境设立在由男性主导的世界里——FBI,人物所面临的危机感就更加突出和引人入胜:她身边的男性角色天然地构成了她的行动障碍,男性主观视角的镜头又构成了女性“被看”的局面,又因其性别原因她被指派调查电影中的头号危险人物——精神病患者Lecter,于是对立人物设置完成。Clarice的人物弧光因其性别而被成功塑造。

▲《沉默的羔羊》

04

女性角色的突破与反叛

由女性主演的电影是否都要聚焦于人物作为女性的挣扎呢?《杀死比尔》中的“新娘”The Bride并不是这样。故事一开始就是婚礼上的枪杀现场,继而又遭人侮辱致使怀孕,“新娘”并未因此变成一个屈服于现实的人,相反,她开始了自己设计的复仇之路。

▲《杀死比尔》

这一情节设计会让我们联想到古今中外戏剧亘古不变的传统主题——复仇,而“新娘“不像《异形》里的Ripley那样跨越了性别,而是成为了传统男性英雄一般的存在。

▲《杀死比尔》

与前两部介绍的影片不同,《杀死比尔》可以说是完全的人物驱动式叙事,人物自己设计自己的命运轨迹,剧情被人物的行为推动,它实现了一个幻想——女性角色也可以扮演男性英雄。

05

完全实现女性的独特体验

《异形》是一部角色都可以由男性扮演的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女性角色转为与男性互动而设计,《杀死比尔》中女人扮演着男性角色,三部电影都始终无法彻底脱离男性元素,毕竟都是男性导演作品。那么我们是否能找到一部只包含女性体验的电影?

《伯德小姐》中,伯德的人物经历都围绕了女性展开——女性的称呼、与母亲的争吵、对于爱情的态度,影片一开场就向我们展示了电影的情感核心。编剧Greta更是将开场镜头形容为现代浪漫的Cassatt式母性翻版画,她说关注的不至于女性表面的呈现,更是女性之下隐藏的人物的精神特征。

▲Mary Cassatt 油画作品《床上的早餐》(1897)

通过伯德小姐与其母亲的复杂多变的关系中便可感受到,并没有一个角色是完美的,甚至是脆弱的,正如人性没有尽善尽美,人物的缺陷也构成了这个人物的内在精神力量。女性导演和女性编剧所给出的女性体验的描述,是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这一点。

▲《伯德小姐》

每一个角色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经验,带给我们对于人物复杂性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怎样去写作一个女性、塑造一个女性角色形象,并没有一个100%的准则,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它为我们观看世界打开了不同的窗口,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