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歌定“情”,马小秋与深圳的那些事

因为一首歌,爱上一座城。赵雷的《成都》撩拨了无数人心弦,让人想要去玉林路的尽头走走、坐在小酒馆门口;宋冬野的《安河桥》流露着淡淡的哀伤,让人想去北京街头感受苍凉的风、回忆美好旧时光;徐千雅的《坐上火车去拉萨》,有着对雪山高原的向往,更是让人义无反顾地背上行囊.....

或许有人会嗤之以鼻,一首歌能有多大的能量,让人如此痴迷、念而不忘。最近,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女人帮》栏目,专访了一位深圳的女企业家——马小秋,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受,与观众分享了《深圳情》这首歌带给她的触动和影响。

“深圳情也深,深圳爱也深......”一曲唱罢,勾起了马小秋对深圳的向往。然而当年少的她说出自己以后想到深圳发展,却遭到了身边亲人朋友的嘲讽,前往深圳发展的愿望就此埋在了她的心底,不再与人说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海南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马小秋为了响应国家“先富带动后富”的号召,不顾旁人劝阻辞掉了“铁饭碗”,从老家四川南下海南创业,开启了一段艰辛拼搏的旅程。在海南,马小秋成功创办了一家美容研究院,而她自己也成为了海南电视台的座上宾,与观众分享她的创业经历、专业知识等等。

马小秋在节目中说到:“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所经历的所有人事物,都让我获得了智慧和成长。”海南的这段创业经历,为她在深圳创办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2011年,马小秋把发展眼光转向深圳,并与人合伙创办了企业,她以“道德”为魂,以《道德经》为典范,把传统智慧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近十年来,马小秋成功打造了一个“以德治企”的典范,把仅有8人的小公司,打造成一个有500名员工的跨国集团。这一段充满风雨兼程的历程,让马小秋开拓了另一个新领域,她把自己的感悟、经历写作成文,最后集文成书《秋言物语》。在此书中,能够读到了她对生活点滴的关注与感悟,读懂了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读到了她对企业管理的见解和经验。

经商与写作之后,马小秋又有了新尝试。因为疫情带来的共鸣与感动,她创作了《日出东方》,用于致敬英雄、祝愿安康;因为情感带来的认知与感悟,她创作了《思君情》,用于表达内心的遗憾与释怀。前者恢弘大气,后者温婉绵长,既体现了马小秋的豪迈铿锵,也流露中她的柔情万丈。

曾经有一篇名为《马小秋:努力奔跑的追梦人》,诚然,从1988年直至今日,从海南到深圳,马小秋在追梦路上已经奔跑了三十年。尤其是在深圳的十年时间里,她不断突破自己、创新发展,书就了一页又一页辉煌篇章。如今,她仍在继续向前奔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