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鞋书记”易青松:把扶贫扶在群众心坎上

易青松是黔西南州编委办公室干部,2017年3月1日被派驻兴义市泥凼镇经堂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这天,他满怀激情走进兴义市泥凼镇经堂村,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和庄严的使命感充盈心头。然而眼前的一幕,让他火热的心凉了一大截:村两委活动室没有牌子,室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办公桌椅,地上除了烟头就是纸屑,五个村干部挤坐在破旧的沙发上,围着一个散发着煤气的回风炉取暖办公,身旁没有一个多余的“位子”。

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易青松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住地,他将自己关在一间陌生的屋子里,静静地想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如何改变贫困村面貌和提振村两委干部精气神的问题。

“胶鞋书记”易青松(左一)

尽管此时已是夜深人静,可他丝毫没有倦意。于是,他披上外衣,决定去找驻村工作队员吴洪商讨破解村干部等、靠、要、赖、散、推的难题。

吴洪在泥凼镇工作22年,长期联系经堂村,对村里的情况比较熟悉。两人话匣子一开,就是两三个小时;而这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使易青松的心透亮了,也有底了;要改变经堂村的面貌,必先改变村干部的精神状态。

第二天,他就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如何解决突出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逐个找班子成员谈心。

为使全体党员和干部统一思想,共肩脱贫攻坚这个大任,在驻村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易青松就组织召开了村两委和党员干部大会。会前,他带着村班子成员深入到张大志等贫困党员和贫困户家走访,让大家在破旧不堪的木架房、四处漏风的石头房前静默思考。会上,他直截了当抛出问题:“脱贫攻坚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群众为啥还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没能脱贫致富?”

面对问题,在座的村班子成员默默低头,一言不发。为了缓解沉闷的氛围,村支书吴政学先率先站了起来:“群众不脱贫,我这个支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紧接着村统计员杨远国也站了起来:“我们没有配合好支书做好本职工作,我们也有责任。”一时间,大家争先恐后、畅所欲言,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很快,会场的氛围变得热烈起来。易青松抓住机遇,随即话锋一转:“既然问题大家都看清楚了,那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一问,村干部的热情被激发开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有各的妙招。很快,易青松的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

深入走访破瓶颈

找准了问题,理清了思路,易青松立即带着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等工作、一头扎进村组贫困户和老党员家里,马不停蹄地开始摸底、调研。他明白,只有住下来,潜下去,才能摸清村、组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准驻村工作的发力点。他这一潜下去,就是整整三个月。经堂村位于泥凼镇西南部,全村22个组806户3515人,贫困户135户613人,贫困发生率为17.4%。看着这些数据,易青松深深感到自己肩上承受着无形的压力。那段时间,只要一有空,他就迈开腿子往组里跑,因长期在村组来回调研,不到一年时间里,穿烂了三双胶鞋,先后拿出了《经堂村5年建设规划》《机构红页建设规划》等15份有关脱贫的文稿。

易青松(中)扎进村组贫困户和老党员家里开展摸底、调研

为打破经堂村的发展瓶颈,他积极争取和协调各种扶贫资金,狠抓硬件建设,着力改变村容村貌。

——针对村办公场所陈旧老化,办公设施滞后的现状,他从兴义市委组织部和黔西南州直机关工委争取4 万元资金,进行粉刷装修活动室,配置电脑、复印机等,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增强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功能。

——针对群众饮水难问题,他想方设法争取15万元的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建成30立方米以上小水窖69口、100立方米以上的大水池1 个,解决了4个组128户 376人饮水和400多头大牲畜饮用水难题。

——针对威瓦、大松林等地群众“天干没水喝,下雨就滑坡,出门去背水,半天才回窝”的实际情况,他从兴义市财政局争取30余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硬化“断头”路1100米;从市交通局争取225万元资金修通了4.5公里的通组路,形成以五台为中心,向安家坡、电湾、秧达、蒋家湾、松树堡、威瓦辐射的交通网络。村民蒋兴兵按掰着手指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前他卖桉树,每吨480元,伐木花去工钱100元,马匹驮运花去160元,到手的钱还不到一半。现在车辆沿路直接进入田间地头,他可以节省大笔开支,产业也会兴旺起来。

村民蒋邦才自1982年离乡到云南临沧打工已整整36年。听说家乡的路修通了,他带着妻儿返回魂牵梦萦的家,打算在自家临近公路的6亩土地上申办一个规模化的养鸡场。

盘活资源巧增收

经堂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虽土地零散,但有许多野生山栀子、百年古树板栗,百年古茶等资源和“寒婆古墓群”“安氏土司遗址”等文化品牌。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需要盘活各类资源,把扶贫扶在群众的心坎上。

为加快农民兄弟脱贫致富步伐,易青松引导群众散养生态猪1100头;利用养牛财政贫项目30万元帮扶27户养牛450头;利用组织部门壮大集体的25万元资金入股兴义市运宏山庄,使村集体积累由零发展至6 万余元;利用50万元农业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兴泥建筑公司,每年有6 万元为贫困户入股分红;利用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9.5万入股黔农行,每户每年入股分红294元,覆盖贫困户135户 613人。

在用好每笔专用扶贫资金的同时,易青松不忘盘活田间地头的绿色资源。在他的倡导下,全村抢救60年以上的古茶树50余亩,百年古板粟树156株,盘活野生山栀子50余亩,寻找技术支撑和销售订单;瞄准乡村公路养护这个市场风险低、劳动成本低、技术要求低的项目,协调注册100万元,组建兴义市茂德公路养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25户贫困群众参加合作社进行公路养护,每人每月增收1000余元。截至2018年 12月,经堂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2100元增至10215元,贫困发生率由17.4%降至1.9%。

看到经堂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支书吴政学深有感触:“易书记争取村镇联动小城镇建设资金310万元,用于五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对接国土部门,整合450万元高标准农田资金开展农田、机耕道、河道、环境整治,有力地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

提起易青松,67岁的老组长吴后国更是激动不已,他说:“我干组长30多年了,从没见哪个干部像他这样整天蹲在田间地头帮我们出主意,想法子。这样的干部,我们欢迎。”

抓好信息强党建

作为一个地道的农家儿子,易青松深知农民想要什么?渴盼什么?自己就是搞网络的,为何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作好脱贫攻坚这篇文章呢?

于是,易青松一个电话打到中央编办域名中心,专项汇报了经堂村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他的汇报很快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编办随即安排人员免费为经堂村建立网络红页。易青松将经堂村的精准扶贫和信息化网络结合起来,启动党员管理平台、创建“网上党支部”,开设“党员之家”“交流平台”“农特产品推介”等栏目,宣传党的政策,并适时进行村务、党务公开,与外出务工党员群众交流互动,被群众称作“风吹不跑雨淋不湿”的明白纸。

如今在经堂村,人们只需点一下鼠标,便可在红页线上开展技能培训,线下聘请农业教授、“土专家”和科技示范户进行指导,而现场授课,科技培训,“菜单式”等服务形式,不仅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科技的难题,还使贫困家庭掌握1~2项致富技术,新上1~2个致富项目,提升了贫困户的致富技能和“造血”功能。

尝到网络甜头的村民周应德喜笑颜开地说:“前些年板栗树遇到个病虫害不知道怎么治,听了专家的讲解还是不能理解,现在打开网络红页随时随地就能查到如何防治,比以前方便多了。”

“以前我们苦于农产品没法卖,现在通过网络渠道,便可下订单,既方便,又实惠。”村文书杨远国说。

常年在广东省东莞市打工的村民杨友军得知村里建了自己的网站,一种思家的心情油然而生:“通过村里的网络我们了解到老家的发展变化,我也想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加把力。”

有资料显示,自经堂村网络红页开通以来,平均每天有800多人在关注村里的动态。网络红页让老百姓开拓了世面,拓展了信息渠道。

针对网上无法签到、无法实名、信息太慢等问题,易青松四处寻找网络公司帮助解决。经过努力,最终争取贵州青柚网络有限公司支持,免费为村里安装了阿里钉钉。他将135户贫困户、87名帮扶干部、50名党员、618名外出务工人员全部纳入网上办公平台管理。只需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软件,便可准确抓取数据,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帮扶情况。同时,还可设定语音、短信和电话提醒模式,定期发送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的学习内容、就业动态、扶贫政策信息等,有力地促进了经堂村的宣传教育和劳务输出。目前,全村已有56人通过网上党支部平台,到广东佛山、澄海、东莞就业,人均月工资达3000多元。

长期在广东东莞务工的贺绍启感慨万分:“我一直在外打工,很少回村参加组织活动。时间长了,总觉自己被组织遗忘了,找不到归宿感,现在有了网上党支部,大家随时交流,我又过上了组织生活……”

易青松不满足于取得的成绩。在狠抓服务功能建设的同时,他帮助村支部建立了经堂村“三会一课”、党员学习、“主题党日”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以及村干部任职目标承诺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过程,全面实行“四级两公开”,推进村级事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重点在农村致富能人、特色产业带头人、在外务工返乡经商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展、培养、推荐、选拔后备干部,从根本上解决村级干部后继无人、选不出人的问题。在他和村支部的共同努力下,新吸纳党员积极分子3 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 名。在泥凼镇党委2018年命的先锋模范中,经堂村有3 人被授予“扶贫扶智”先锋、2人获主动脱贫先锋、2人获同步小康先锋。村党支部连续两年被兴义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天道酬勤,易青松2018年7月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

点评:易青松2017年担任泥凼镇经堂村第一书记,不到1年时间,他依靠双脚走遍村里的每个角落,穿破了3双胶鞋,村民亲切地称他“胶鞋书记”。他为群众办实事一件又一件,四处跑项目,让每一个项目都开花结果、落地生根,受群众拥戴,将扶贫扶在群众心坎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