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医疗AI发展史,60年演进过程都在这张图里

AI这个概念已经出现了六十多年,但近十年才真正得到全社会层面的重视,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纷纷率先布局人工智能。

AI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跟医疗发生了紧密的联系。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发展,AI被广泛试点应用于智慧医疗领域,近几年全球各地纷纷提出”大健康”策略“,医疗大数据等概念,将民生健康置于战略性地位,也促进了AI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AI医疗领域的开发研究,虽然起步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发展最为迅猛。

【一张图带大家了解医疗AI发展】

与上世纪整个70年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崛起、跌落不同。如今,我国医疗AI技术及理论取得了颠覆性进展,国务院在2017年7月份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2020、2025、2030年“三步走”目标,指出到2030年,中国AI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上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我国的AI医疗主要应用于五大领域

在医学影像方面

借助医疗影像大数据及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优势,医学影像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最成熟的一个领域。AI医学影像行业表现亮眼,在肺结核、眼底、乳腺癌、宫颈癌领域已经有成熟的产品。目前国内AI+医学影像企业数量超100家,投入的研发力量也十分庞大,部分医学影像产品正处于医院试用阶段。

在辅助诊断方面

医学影像,电子病历,导诊机器人,虚拟助理是主要的应用场景。AI辅诊引擎可通过模拟医生的成长学习、积累医学诊断能力,从而辅助医生诊断、预测几百种疾病,基本涵盖医院门诊90%的高频诊断。放射科医生借助AI可快速筛除正常影像,分析影像的准确度,大大缩短诊断结果报告时间。目前市面上的AI辅诊产品多为软硬件一体化全套解决方案。

在药物研发方面

国内新药研发仍以仿制药和改良药为主,主要为AI公司与药企合作开发新药。相比国外A1药物研发行业布局较为落后,但模式很清晰,并未局限于帮助药企大幅降低新药研发的时间、人力及金钱成本。相比效率的提升,“AI+医药”真正魅力是发现原来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现的靶点及成药机制,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创造新的药物资产和增量市场。

在健康管理方面

目前主要聚焦于慢病管理和母婴管理,通过健康大数据智能分析,可以帮助个人或企业有针对性的管理健康。2019年医疗AI范围扩大到了康养范围之后,国内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场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得患者和医生在院外监测病理特征的手段愈发多样,监测精度不断提高。基于老龄化会进程的加速,AI仍需对大量真实病历研究形成的慢性疾病生理指标优化模型。

在疾病预测方面

主要聚焦于基因检测领域,目前国内AI疾病检测领域的发展,主要借助这两大优势:其一,中国有大量的数据样本。计算机需要大批数据,不断训练算法,许多国家没有如此大的人口基数,疾病的数据量受到限制;其二,中国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数量庞大的患者、相对少的医生,远程和人工智能诊断在我国有大量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可穿戴式设备等技术的发展,在国家人工智能规划的引导下,健康全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将会越来越智能化,支撑精准医疗将会越来越个性化、个体化,再伴随以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医疗图景里,大量的基础性服务将能由人工智能来提供。医生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做好患者的服务、沟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创造性的医疗工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