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俊:幸福的教育长啥样?

543610_w750.jpg

幸福的教育长啥样?美国思想家梭罗在《种子的信仰》里描述道:“如果你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类,水生植物如百合等,自然开始往里填东西。尽管你没有看见种子何时落到那里,自然看着它呢……”在这里,池塘便是好学校,学生就是水鸟、两栖动物,是植物。幸福的学校是一方池塘,幸福的教育是一泓润物无声的清泉。

如何做幸福的教育?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先生从生长形态、审美自由、专业研究和开放课堂四个角度做出了新颖的诠释。

29231225yt51.jpg

1

蓬勃生长是幸福教育的样态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曾用“蓬勃人生”一词表述具有持久幸福的含义,我也很乐意用“蓬勃生长”来描述最美教育的样态。

● 蓬勃生长是完整性生长

人的特质就在于,人是有双重生命的,有自然生命,有文化生命;有物质生命,有精神生命;有个体生命,有社会生命;有自在生命,还有价值生命;有本能生命,还有智慧生命。

我们在教育情境中讨论生命生长,主要指精神成长。有的专家批评“高中无教学”,只有讲题目、做题目、考题目,就是因为有些学校知识教学被异化了,学科知识被异化为纸笔测试,可以反映成绩的知识点,知识点的教学被异化为讲题目、做题目。

● 蓬勃生长是规律性生长

儿童的成长自有其规律,不要逆天行事。蓬勃生长一定要遵循、契合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其自然地引导向上。

第一,要高度重视童年的价值。人的一生都有童年的影子,要在完整一生的意义上认识幸福童年的重要性。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幸福生活中准备未来的幸福生活,而不是搞得面目狰狞。

第二,要努力延续童年精神。怎么能够在成年以后还保持儿童那些可贵的特质呢?这就需要把“幼态持续”作为教育的任务之一。应当如杜威所说,要认真关注儿童未成熟状态的优点,优化教育的设计和具体环节,让童心、童真、童思、童趣伴随终身。

第三,要关注儿童成长的节律。节律是指季节时令或者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与大自然一样,人的生命也有其节奏和变化,应当适时进行适当的教育,以求得最佳效果。

● 蓬勃生长是独特性生长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切的教育,最好的生长是各美其美。

第一,认识“这一个”。现代教育的弊病在于造就千人一面的产品。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认识儿童,理解儿童,走进儿童的世界,尤其要重视个体差异。个体性格会带来对某些学习方式的偏好,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

第二,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土壤,要突出多样性、多元性,切忌用一把尺子丈量那么多鲜活的个体。

● 蓬勃生长是气象万千的生长

林庚教授有一名篇《盛唐气象》,他认为“盛唐气象所指的是盛唐时期诗词中的蓬勃气象,这种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风格。”

我喜欢把“盛唐气象”这一概念迁移到学校教育的情境中,只要体现盛唐的精神实质,都可以喻为“盛唐气象”。我们办学校,办教育,我们引导孩子成长,就是向往、期盼、实现这种盛唐气象。

第一,要有壮阔的境界。没有一定的数量,大概也难以讨论气象。儿童的蓬勃生长,不是指一个孩子,而是指一个个孩子。不是指一所学校,而是指一所所学校。

第二,要有活力和朝气。新鲜的品格,浪漫的情怀,正是盛唐气象动人之处。办学校,教学生亦当如此。学生要有朝气,而不是成为“小大人”“小老人”。学校要有活力,“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太阳”,要有理想的追求,蓬勃的朝气。

第三,要有浑厚的意蕴。在与汉魏风格比较时,林先生说:“盛唐则由于致力捕逐而获得最直接鲜明的形象,它好像是已经展开来真金美玉的矿藏,美不胜收地放出异彩,这就不能说是混沌,只能说是浑厚了。”

“浑厚”,用于对育人文化的要求,也是十分恰当的。

首先在形象上要鲜明饱满,无论是校本化的培养目标还是学校文化的标志,都如同真金美玉,放出异彩,这是文化的品格。

其次,文化需要累积,它是一个滴水穿石积淀内化的过程。林庚在讨论“盛唐气象”时认为,我们今天谈论这些,是含着微笑的,是充满自豪的。

我期望以后我们回望“最美教育”的讨论,回忆对儿童“蓬勃生长”的描述,也可以“含着微笑”。

教育3.jpg

2

审美自由是幸福教育的灵魂

宗白华说:“美是自由。”教学艺术,是一种审美化的教学。

● 教与学应当是“生命的自由表现”

关于美的规律,很难说有什么定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说:“动物只是按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审美化的教学强调主体自由。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有自由,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

● 教师应当具有准确的美学定位

教学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教师的美学角色定位应当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

1. 教师应当发挥审美主体的作用

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

蔡元培曾分析道:“数学中数与数常有巧合之关系;几何学上各种形式,为图案之基础;物理、化学上能力之转移,光色之变化;地质学的矿物学上结晶之匀净,闪光之变幻;植物学上活色生香之花叶;动物学上逐渐进化之形体,极端改饰之毛羽,各别擅长之鸣声;天文学上诸星之轨道与光度;地文学上云霞之色彩与变动;地理学上各方之名胜;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与事迹;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上各种大同小异之结构,与左右逢源之理论,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活动规定、制约、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其审美能力也必然制约着学生的审美质量。

如果教师尚未识透教学内容的美,并产生较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却要学生身入宝山寻幽探胜,不仅不可能满载而归,或许还会因未见门径以至空手而返。

2. 教师应当成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审美客体

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作为一名表演者,教师就演变为学生的审美客体,他不仅是学生的审美对象,而且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示范性。

教师劳动形态的美,包括外在和内蕴两个方面。

外在主要指服饰之美、语言之美、体态之美。教师的服饰对学生审美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除了照顾到体形、性格、年龄等,还应考虑到对职业特点、教学对象以及课文的教学情境的适应性。

适应职业特点,要显示教师整体性格的沉稳感,以淡雅体现知识阶层涵养的丰厚性。选色,趋向柔和。款式,注意庄重。切忌时髦华丽和商贾型的珠光宝气,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审美导向,唤起他们对教师的尊崇感和信赖感。

适合教学对象,是指教师的服饰要与生活情境吻合,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小学低年级老师衣着色彩可以鲜艳些,线条可以明快些;高中教师不妨在质料上适当考虑,配以端庄款式,体现一定的文人色彩和学者风度。

适合教学情境,是指教学某些课文时,在服饰上留心一下,以增加“表演”效果。比如青年女教师着一绿上衣,讲朱自清的《春》,学生会感到赏心悦目。

内蕴美则涉及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修养、能力结构、心理素质。

以《藤野先生》为例,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仍历历在目,“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这是因为在日本军国主义浊气弥漫的情况下,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对鲁迅热情关心并寄于厚望,体现了一位正直学者的性格之美。

3

专业研究是幸福教育的基石

● 谁来做研究?

教育研究应当先建立“共同体”的概念,这里的共同体有4种情况。

第一,是一群人组成的研究团队。

第二,研究者的背后有专业队伍支撑。

这些专家、同行未必出现在文章的作者署名处,比如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研究,由于她的聪慧、执着和勤奋,得到刘佛年、高文、杜殿坤等高校教授的关注和支持,这些专家的某些思想已经融进情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许多参与情境教育实验的一线老师,也不断丰富着李吉林老师的思想。

第三,同事的相互滋养。

在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氛围里,同事围绕某些命题思想激荡,生成研究项目,深化了某些研究的进展。

第四种情况是吸纳学生成为共同体一员。

更多的老师是面对课堂、面对学生的独立研究,按照研究伦理,要研究学生,应当尊重他们,应该得到他们的支持。

这个共同体有什么特征呢?

首先是认同感,一是对生活意义的认同感,二是对研究主题价值取向的认同感,三是对研究领衔人的认同;其次是主体性,连接共同体的是活生生的主体力量,共同体需要个体的自由,否则就成了“朋友圈”。

● 为谁做研究?

答案是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做研究。

第一,确立学习为自己、研究为自己的基本观念。在儒家看来,唯有个人为了自己寻求道德完善,社会才能从中获益。当学习、研究是为了自己精神的丰沛、内心的完整,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教师就会满怀信心向前走。

第二,坚守自己的内心。如果研究已经达到一种生命自觉,研究本身就会让我们快乐。

第三,将异己的转化为本己的。我们很难做到所有的研究都是本乎内心。有时领导交待的任务,或者偶发原因,达成某个未必指向本己的目标,都可能让我们成为研究者。恰如神学大师所言:“研究如果不转化为爱,还要研究干什么?”转化,是我们校正研究价值的关键。

● 怎样做研究?

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研究关键在强化几种意识。

第一,现场意识,这样的研究更真切。

第二,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需要在教育现场通过观察发现、提炼研究,进而解决问题。

第三,谱系意识。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大多是在场的,源自心灵、叩响心弦,就可能形成成果。如果要聚焦一个结构性问题,就要借助共同体的力量。

第四,方法意识。

第五,理论意识。教育现场的研究并不排斥理论,理论与实践相互激荡更能成大事……

● 如何呈现研究?

研究成果怎样凝炼表达?我把它概括为“1234”,即一个基准,两套功夫,三个角度,四重境界。

一个基准,即有深刻体验的独到和创造;

两套功夫,一套功夫名为讲故事,一套功夫叫作结构化。美国学者丹尼尔·平克提出,未来属于高感性的时代,现代人应当具备六种能力,其中就有说故事的能力;

三个向度。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可以往教育哲学、实践模式、教学风格这些方向进行凝炼;

四重境界,教育教学成果的凝炼表达似乎有几个阶段:一是经验性的,二是科学性的,三是个性化的,四是形成“关键词”。

2859824_w750.jpg

4

开放课堂是幸福教育的战场

我到中小学听课,常常感到有些教师顾忌太多,束缚感严重,课堂有较明显的封闭性。因此我呼吁,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

● 打开体制之门

有位学者到美国访问,发现传统的“年级-班级”体制已不存在,学生进校后自行选择课程,一位学生一张课程表。

这种情况我国也在尝试,比如北京十一学校,就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切性课程,也有学校在局部努力突破“年级-班级”制的安排。

打开体制之门,除了解决好“教给谁”,还要考虑“谁来教”。

在网络化的环境里,“亚平老师”可以给中小学生上课;大洋彼岸可以和我们形成课堂互动。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走进课堂;在许多学校,课堂中的学生地位在发生变化,他们有的已在边学边教,以教促学,教与学的主体已经融合。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教给谁”“谁来教”的变化将会越来越丰富。

● 打开资源之门

倚重教参,依赖集体备课,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视若不见,拒网络资源于千里之外,这些现象并不鲜见。因此,我们仍然要强调打开资源之门。

第一,理解课标,吃透教材。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教学的核心资源,怎么运用它是一回事,但理解它、吃透它是基本前提。

第二,要拓开教学资源的无限时空。

比如,可以打破体制性的限制,在普职融通、学校与家庭、社区融合方面做出切实努力;可以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有的学校开设“汽车里的物理学”“家庭中的化学”等课程模块,就是有益的探索;可以柔化学科与学科的边界,倡导跨学科、综合性的教与学;更应该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让资源之门向四面八方打开。

第三,确立教师即资源、学生即资源的观点,积极创生资源,及时捕捉、有效转化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

第四,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应包括:

连贯性地教,把教学内容放在整个知识体系里审察,哪里有过铺垫,哪里又在螺旋式上升的通道中有着呼应,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

整体性地教,要有育人的意识,而不是只教知识;选择性地教,教材往往有综合功能,教学资源更有无限的丰富性,要回到为什么教这样的思考上,明确教什么;

具体性地教,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在课堂里落地,各种资源要有效整合体现有用性,这样的教学才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

创造性地教,让教学资源的选择、创生、整合、运用,成为创造性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教学更具创造的活力。

● 打开定规之门

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定性的东西,如果生搬硬套,那就不是好的东西了。因此——

第一,要敢于打破成规。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有的教师对不举手发言是明令禁止的。新课改后,有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甚至自由插话,这样的课堂往往充满生机。

第二,要敢于打破制度的规定。我们一方面要反思一些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一方面还是要多问问:我们做这些规定是为什么?

第三,要防止规范的僵化和片面性,比如上课要提倡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给学生一些信心,为此有的学校就要求上课要微笑着看学生,学生答对了要给掌声。这些规范,可能会成为束缚教学自由的东西。

● 打开结构之门

打开结构之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时空结构限制,让课堂获得广延性和持续性。

从空间角度看,传统的教学结构,空间意识淡薄,新课改以后有所改观,主要体现在学生组合的小型化、多层次上,但是一些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只是摆设。

笔者参加过一次全国性的活动,一位教师让学生分组坐,有17名学生背对教师,一节课都很难与教师有眼神交流,这种空间结构就走向了另一种封闭。

因此,空间结构变化要充分考虑“为什么”,再去设计“怎么做”。

从时间角度看,教学结构要呈现一种纵向形态。新课改以来,课程的纵向结构呈现多种形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方面的变化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充分考虑学科特质和知识呈现方式的特点,要蕴含教学结构的基本规律,要体现信息化、网络化的积极因素,要与空间结构的变化呼应,要打开通向课后练习和生活实践之门。

● 打开预设之门

打开预设之门,怎么做呢?

第一,要倡导生成性预设。

要尽量对各种可能的情境进行假设,以适应教学情境的变化;以生成性教学的观点指导预设,让预设后的教学充满生成性,这种生成可能是预设的生长、形成,可能是预设的丰富、拓展,也可能是预设的批判、改变。

第二,要倡导教学机智。

无论多么周密,预设总不能穷尽课堂的千变万化,因此教师要具有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一种素养而不是一个事件,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去推动情境的深化或转化。

第三,要在动态生成中追求相互映照的境界。

多尔主张课堂教学演奏不是古典乐,而是爵士乐。演奏爵士乐是在和声框架与旋律框架的基础上,根据观众情绪和自己的感受适当地进行意想不到的变化。这样,每次演奏都是一次新的创造。

课堂教学应该在此基础上前进,恰如王小妮所说:“一堂好课有不可操纵性,它在进行中自我定位,自动选择脉络走向,参与者互相映照,在诗意这种人自身很原初的感知面前,谁也不是老师。”

● 打开评价之门

打开评价之门,要基于学生的发展规律评价,要根据学生具体状况评价,要倡导评价的多元化、丰富性。

课堂评价的主体不仅在老师,课堂评价的方式更不仅仅是正确与错误的判定,应该更多元、更丰富。

● 打开思维之门

教育对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打开、再打开。

第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思维的机会。

国际教育评估组织对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发现有些基本元素是趋同的,如:让学习充满挑战性的欲望,课堂要有合适的安静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有些课从头到尾都很热闹,但并不能称作好课,这样的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有思维的机会、学习的机会。

第二,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空间拓展开来。

第三,要让学生有思维的自由,好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如沐春风、自由思想,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总是在自由思想时才能迸发。

第四,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逻辑与推理,直觉与洞察两种,要根据学科特质,根据知识呈现方式的特点,根据不同学段的训练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掌握思维这种“特殊的知识”。

第五,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诸如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创造性等。

第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关键点、疑难点、含蓄点处流连,让学生学会在这些应该着力的地方生成问题;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问题初步解决后,引导学生或是触类旁通,或是浮想联翩,或是穷追不舍,或是举一反三,从而打开新的天地。

● 打开心灵之门

教育是一种灵魂与灵魂的对话,课堂自当是心灵交流的空间,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自然要打开心灵之门。

教师要敞开心扉,和学生坦诚交流,要关心学生、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对心灵变得粗暴和冷酷的孩子,要以“美疗”打开其隐蔽角落。

打开心灵之门,最根本还在于教育源自心灵。

帕克·帕尔默认为教学是通达灵魂的镜子,教师要通过三种通道描述自我内部景观:凭智能,思考教与学的方法;凭情感,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凭精神,对生命的爱与对工作的渴望,生成我们与学生精神联系的渴求。

智能、情感、精神三个方面融为一体,我们内心就是完整的、富于力量的,我们打开的就是灿烂的心灵世界。

什么是幸福的教育?幸福的教育,还需要教育人在精神领域,拥有积极情绪,树立人生意义,过高质量的智力生活;在个人生活领域,涵育令人惬意的品质,具有合理的物质保障,拥有美满的家庭和健康丰富的业余生活;在职业生活领域,寻求使命感,播撒教育爱,创造审美课堂,丰富校园生活;在公共生活领域,参与社区文明建设,寻求个人与集体的平衡,以理性精神调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我曾借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作为幸福老师的意象,这也应该是幸福教育的样子。人间四月天,春和景明,天地一体,美不胜言。

作者: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转载:中国教师报、新校长传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