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的历史分期:
无声电影时期(1919-1935)
有声电影时期(1935-1945)
光复电影时期(1945-1955)
中兴时期(1955-1969)
衰退时期(1970-1979)
转换时期(1980-1989)
厚积时期(1990-1999)
成熟时期(2000-)
1900年初,电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应的短片影院也随之形成。也有一种说法是韩国大众最初接触电影是在1903年,在这之前也有过上映类似幻灯片的记载,但据当时的《皇城新闻》刊登的电影广告推测,也就最早在1903年左右。那时的电影还非常雏形,只不过是一些用照片拼凑起来的作品。
1910年《复活》等外国影片开始进入作为殖民地国家的韩国,那时,韩国的第一批电影开拓者们忘我地投入到剧作中,特别是制作人金道山克服种种不利的社会环境,在那个时代做着第一代电影人的梦想。当他在韩国的土地上第一次看到日本的电影后,受到极大震动。 1919年,他和民族资本家朴胜弼合力,制作了韩国最早期的电影,在其后20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终于从戏剧的附属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单独的艺术,进入了无声电影发展时代。
1922年,金道山拍摄电影《国境》时悴然去世,《国境》成了他一部留给世人没有完成的作品。1923年,尹百南完成了《月下的盟誓》,可被喻为“韩国第1号”的这部电影,是韩国现代电影的启蒙之作,担任女主人公的李月华通过本部影片,成了当时一位耀眼的明星。1924年以前,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有外国人参与制作,但在这一年,完全由韩国人自己制作的影片《全朝鲜女人》《网球比赛》等相继问世,从1925年起,随着李庆逊出品的《开拓者》,无声电影在韩国进入了全盛期。
《月下的盟誓》
李月华
1926年,进入了韩国电影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最显著的标志首推影片《阿里郎》,这是演员出身的奈陨圭导演的处女作,奈陨圭依靠《阿里郎》的成功,成为了当时电影界的核心人物。这部影片对后来电影的发展和走向起到了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阿里郎》的余波,仍相当程度地存在,它已不单单是部影视作品,更多地从片中发掘出了韩民族的精神。
《阿里郎》剧组
在殖民地时代,韩国电影最初的任务是,通过片中反映的殖民时期的民族现实情况,启发人们对现实进行变革;从艺术角度来看,电影美学的发展,在艺术范围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在1927年一年的时间里,14部无声电影制作完成,其中奈陨圭的《玉女》《哑巴》和柳夏泳的《流浪》颇受关注,成为当时的焦点。进入30年代,韩国电影转变方向寻求发展。转变方向的原因是因为日本的强化统治,电影界进入了极其艰苦的时期,导演们希望通过电影的启蒙,树立观众们的民族自尊和自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李圭焕的《没有主人的渡船》。
1935年,有声电影终于在韩国出现了,它的标志是《春香传》,这部影片是韩国电影的又一个里程碑。进入40年代,由于日本的殖民统治,电影完全被日式的'文化强压'所控制。1940年发布的'朝鲜电影令'中规定,电影的制作和发行全要通过许可,'电影令'被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韩国电影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在那段时间制作的电影或者亲日倾向极浓,或者干脆和日本合作拍摄,而且大部分采用日本语台词。尽管电影被笼罩在这种高压之下,偶尔也有一两部优秀电影出现,例如尹奉春的《新天地》和权昌根的《福利万里》。
《春香传》
1945年对于电影界是一个崭新的春天,这一年,韩国解放了。韩国电影的又一个发展期到来了,崔任圭的《自由万岁》等带有“光复”内容的电影闪亮登场,其它名作品还有,崔任圭的《没有罪的罪人》,李九亨的《安中根日记》,权昌根的《解放了,我的故乡》等。1948年,韩国和朝鲜分别独立后,电影终于迎来了相对安定的环境,稳步发展。《为了祖国》《海鸥》《法西斯》等一批电影涌现出来,战争片、喜剧片等题材多种多样,可是这样的复兴没能持续多久。
《自由万岁》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不仅是对电影发展的一个沉重打击,更使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倒退。战争的3年基本上是韩国电影的空白期,电影人被分做了左、右阵营,大多数人被强制留在北方,有一部分去了美国。因为战争,电影人才和胶片都大量流失,物资的不足,拍电影简直就成了一个梦想。
50-60年代,申星一、严莺兰等年轻影星登上舞台,推出了“赤脚青春”等红极一时的影片。现在所谈的韩国电影严格意义来讲,只是“南韩电影”,在韩国南部建国后,有几种发展现象最为引人注目:对国产电影采取免税措施;讽刺剧受到欢迎,代表作是《出嫁的日子》;出现了一位著名的电影编导柳宪睦,他的作品主要有公映于1956年的处女作《十字路口》,还有1957年拍摄的《失去的青春》;捕捉社会现实题材电影的出现,使观众观看后,引发了思考,最著名的影片是拍于1961年的《走火的子弹》。
《出嫁的日子》
70年代电视走入寻常家庭,电影业进入衰退期。但这一时期仍出现了《星星的故乡》《冬女》等描绘年轻人爱情故事的畅销电影。电影受众主要为年轻人,还有商业色彩很浓的两个趋势渐渐地成为了主流,名片接踵而至,如《傻瓜们的游行》《士兵们的故乡》《冬天女人》《风起的日子》等,这些电影的出现,对于工作在电影界的影人都是极大的收获和安慰。除了上述电影,《真的,真的,别忘了》《少女的祈祷》等为少年儿童拍摄的电影也盛行起来。
80年代的韩国政治动荡,韩国新电影直面社会的现实,揭露不合理的现象,这样的潮流主要由李长镐和裴昶浩引领,如李长镐拍摄了直接批判社会贫富悬殊和阶层矛盾的影片《刮风的好日子》,成为现实主义电影诞生的标志;裴昶镐沿袭了现实主义风格,以个体人生为核心,拍摄了《那年的冬天很温暖》(1984)、《喜悦年少岁月》( 1987)等现代人生系列作品。这个时期韩国电影最大的收获,还要数林权泽、李斗镛等老导演的新转变。
《刮风的好日子》
可以说80年代,韩国电影业迎来复兴的曙光。国际电影节上接连获奖,韩国电影的国际声誉得到提升。林权泽导演的《借种》获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姜受延),裴镛均导演的《达摩为何东渡?》获第42届罗迦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90年代林权泽导演的《西便制》又获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奖。
《借种》
随着电影业的繁荣, “忠武路” 这个地方也开始变得有名起来。忠武路这个代名词指电影人工作室集中的地方。即使现在,一提忠武路也会让人联想到电影产地。此外,80-90年代韩国电影发展壮大,影院也随之发展起来。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影院集中地就是钟路街区。从钟路1街到3街,见证韩国电影史的团成社(影院)、大韩剧院、首尔剧院、好莱坞剧场等影院林立。最近,团成社、大韩剧院等老式剧院也升级为现代化的多媒体影院
90年代以后,韩国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准的佳作。
90年代的韩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持续发展,为电影创作营造了比较稳定的环境。1990年林权泽《将军的儿子》在全国上座率高达300万人次,创历史之最;同年朴光洙《黑色共和国》、张善宇《市井小民》、郑智泳《南部军》也闪亮登场。1993年是林权泽的“《西便制》年”,该片创下了汉城100万观影人次的票房纪录。
《西便制》
1995年到1998年,是韩国电影多元化新格局形成的重要阶段。1994年,姜佑硕的《两个警察》、金弘准的《玫瑰色人生》等获得了高额票房的佳绩,在好莱坞电影的霸权面前树立了国产电影的魅力招牌,1995年,那一年随着电影100周年的来临,艺术电影院开始成立,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齐头并进。1996年,洪翔秀《猪掉进水井的那一天》、姜齐奎的《银杏树床》、梁允浩的《流离》更加具有了年轻时尚的新近特征。1997年,李正国“催泪性电影”《信》、张允贤《上网》的观影人次都高达100万人次以上;同时李沧东《绿鱼》、宋能汉《No.3》、张善宇《坏电影》为代表的一批电影,既在类型探索上做出了努力,而且艺术奖项的收获也不错。1998年,许秦豪《八月圣诞节》、李贞香《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等少数影片继续情感思路之外,恐怖电影作为新类型得到年轻导演的青睐,金知云《安静的家庭》、朴基勇《女校怪谈》、朴光春《退魔录》成为经济不景气的缩影,得到了观众的共鸣。
《绿鱼》
1998年也是韩国电影民族性突起、国片情结高涨的历史性一年。1999年,“电影配额制度文化联大”这一民间机构成立,为促进韩国电影进一步兴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99年的韩国电影的旗帜作品是姜齐奎导演的《生死谍变》,首映当日影院爆满,公映57日全国上座人数高达620万,票房总额远超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成为当年世界范围内的唯一的民族电影商业奇迹。随后参加康城影展的郑志宇电影《快乐到死》,也获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丰收。 朴灿旭《共同警备区JSA》、李沧东《薄荷糖》、李玄升《飞越爱情海》等片也都不甘示弱。2001年时年轻导演郭景泽的《朋友》成为韩国电影史上最为卖座的影片;郭在勇《我的野蛮女友》、朴哲官《我的老婆是黑社会老大》、金尚真《狂战杀手》等黑社会题材影片,也都狂扫市场,观映人次都达400万以上。此外许秦豪诗电影风格的《春逝》等青春爱情题材、《武士》为代表的新型动作片也都屡创艺术和商业佳绩。
《朋友》
2002年,《绿洲》《醉画仙》《双重阴谋》等众多影片再一次将韩国电影推向艺术和商业并进的辉煌未来,不仅本土市场占有率已基本达到60%,而且横扫香港、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与地区,《我的野蛮女友》《我的老婆是黑社会老大》等影片甚至还向好莱坞售出了再制作版权,韩国电影已经成为了亚洲影坛的生力军。
《绿洲》
公众对电影的兴趣日益增高,韩国的道政府和私人组织举办过不少国际电影节,其中包括釜山国际电影节、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全州国际电影节和首尔妇女电影节。同其它国家一样,韩国的电影业在动画片方面取得了显着的发展,制作现代动画片的公司已有200余家。韩国的电影、视频、动画和在线影视业在高速因特网的刺激下也在快速发展。
韩国导演金绮泳的《下女》(1960)被认为是“韩国最好的电影”,据说对《寄生虫》有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