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回望▲ 丁真
20岁的藏族小伙丁真,生活在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去年11月11日,一段不足10秒的短视频让他意外走红。
丁真的出现,不失时宜地提醒每一个人,现实生活真正的意义是这样的:让货币的归货币,让流量的归流量,让人归于人,被遮蔽了的生活意义才会浮现。
一位拍摄者的一次偶遇,意外打开丁真的世界。
这是疫情侵袭之下的一年,全球同此炎凉,当所有人的表情都被口罩打了折扣,丁真的微笑成为稀缺品,一下击中人心。这表现在他不仅成为中国互联网的“顶流”,也在日本、韩国、泰国“发行”。
围绕丁真存在诸多话题,有红有“黑”,人们品味真实自然、纯朴无邪,也惑于性别对立、学历对立。这一切与其归纳于丁真的丰富,倒不如归结于审视眼光的复杂。
2020年,丁真的走红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网红”意义,像疫情世界的“反义词”,带来另一种回味,另一种思考,另一种意义。
01 疫情重构2020
微笑是一种稀缺品
时到今时,仍有很多人迷惑于丁真的突然走红。但实际上,所有的结局都有伏笔。
漫长的疫期改变了世界。从离婚潮,到选民群像,都让人清晰地看到原有“固化”的某种断裂。疫情冲击现有既有的秩序,经济停顿,资本市场萎缩,全球产业链出现问题,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疫情也改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当行动被困缚,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日益减少,每个人都有了更多与自己相处、与内心相对的时间。去年,一位带着口罩的患者在武汉一家方舱医院病床上安静阅读的图片,感动许多人。这恰好说明,当外部生活突然陷入停顿和静寂,只有内心的丰满才可抵抗。
丁真,就是在此刻适时而来。
见多了镜头上、视频中人们苦涩的表情,如释重负的表情,丁真的微笑显得格外简单和透明,带着高原强烈的阳光,一下子冲散疫情的郁结,带着高原干燥的风,轻轻拂过无数陷于“孤独”的内心。
而丁真世界中的雪山、草原、小白马,则一下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远方”。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在无可逃避的“框架”之中,在巨大的“系统”中按部就班,“远方”的面目早已模糊。虽然“远方”是一种稀缺品,但人不能没有“远方”。海德格尔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把人的生存分为本真状态和沉沦状态。沉沦状态的人们混迹于世,没有自我反省,而本真状态的人们则“向死而生”,意识到生存的有限性,从而激发出生活的自觉。向往“远方”,何尝不是对生存有限性的一种自觉?
许多人爱上丁真,大概正是对“远方”的不愿放弃。
02 “甜野男孩”的本真
映照现实视线的复杂
围绕丁真诸多赞美,也伴随着诸多话题甚至诸多争议。对后者追根溯源,几乎都与现实的投射相关,也可以描述为对“远方需求”的一种反证。
比如“直男诋毁丁真”,这大抵投射着近年来对男色审美的一种反思;比如“性别对立”,从中可以体会女性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还有“做题家不满丁真”,认为丁真靠颜值爆红且入职国有企业,名利双收,是对十年寒窗的讽刺,是对做题家的不公平,则更多体现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对自身存在的渴望认同以及对社会公平的期盼。但无疑,这些审视都带着某种功利性,疫情改变世界,也让人们的视线更刁钻,而与其说是丁真太难描述,倒不如说是审视丁真的眼光太复杂。
就像人们去到高原会缺氧,而丁真来到城市却醉氧一样,我们更需要思考,为什么是这个乡村“甜野男孩”,为2020年的世界“生产”了那些享受着最优越生活条件和最齐备防护体系的人都没有的微笑?
社会在进步,也在裹挟。人们依靠货币和商品生活,在经济交往行为中将“自我”隐退,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入侵着人与人的关系。丁真的出现,不失时宜地提醒每一个人,现实生活真正的意义是这样的:让货币的归货币,让流量的归流量,让人归于人,被遮蔽了的生活意义才会浮现。
至于有人断言丁真终将始于普通、止于平凡,这又何妨?比如爱上一道风,我们能留住风吗?但是风的气息你会感知,风在指尖、在发梢的感觉你会欣喜,这就够了。
03 穷苦往往结对出现
富乐却不是天然相伴
人们沉醉或困惑于视频中丁真打开的“远方”,现实中的丁真其实刚刚踏过贫穷线,站在生存需求与自我发展需求的交汇点。丁真身后的小城理塘虽然有着“世界高城”的美称,但海拔超过4000米,刚刚摘下贫困的帽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2020年国际消除贫困日的致辞中,曾引述瑞士哲学家亨利•弗雷德里克•阿米尔的话:“贫困不仅是缺衣少食,更是不能自主。”以这样的看法品味丁真现象,也带入了一个观察贫与富、富与乐的视角。
贫困从未远离世界,疫情使之雪上加霜。去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共增加9600万人,其中4700万是妇女和女童,这个数据从1998年以来的第一次增长。连世界银行也担忧,疫情导致的经济萎缩将抹去全球近年来在减贫上取得的进展,还可能造成全球多达6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
穷和苦往往结对出现,但富与乐却并非天然相伴。对富裕的追求让生活更美好,而与贫穷的对抗,则更见坚韧与伟大。从这个角度说,丁真的世界仿佛世界的链接点,无数的人们在此聚首,无穷的远方在此打开。我们这些年努力消除贫困,对陷于疫情苦苦挣扎的世界而言,不只是数字的变化,还有精神价值的构建。
红星新闻评论员 刘琴
编辑 赵瑜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