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份买了这个飞度,已经半年多了,开了还不到8000公里,不算多,因为平常主要开其他的车。其实不开飞度的原因,是因为这个车还没有改装好,素车开起来底盘确实太单薄了。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买飞度不改,不如推下海,大概就是这种体验吧。我老婆开始也不大愿意坐这个飞度,因为我把马自达的昂克赛拉卖了买这个车,底盘质感确实差不少,她觉得坐这个车不舒服。所以呢,我平常都是开着公司的雅阁混动或者领克载她。
飞度这个车迟迟没改好,其实主要是差了避震没改,其他基本上都完事了。我改车和其他人不一样,我身边不少改飞度的,都是车还没提到先把改装件全部买回来了,然后就是一顿猛操作,一下子全改好了。这种感觉确实很爽。感觉车一下就脱胎换骨了。
而我的改法是一点一点来,我就想着吧,买这个车回来就是当做大玩具的,既然是玩具,就要慢慢把玩才有趣。想象一下,一件初始并不精致的玩具,经过你的双手,慢慢地朝着你想要的样子变化,边欣赏变改造,这样的过程有趣且令人享受。
比如,买回来第一件事是换了个红色的车标和一个无限MUGEN的档杆头,突然就感觉有了气势,红标的本田就问你怕不怕?马力感觉增加十匹,MUGEN的碳纤维档杆头是不是很高级,感觉马力又增加了十匹。
气势虽然有了,但也得考虑实用性啊。我发现这个车的大灯确实太暗了,被别人调侃为蜡烛灯。于是我又换了个双透镜的大灯,带日行灯带,远光灯特别强,谁要是用远光晃我,我便自信地回敬。
那时候车内也没咋改,就换了个凌派的中控显示屏,能够连接蓝牙、显示油耗,还是触摸屏,顿时觉得高级不少。
后来也陆续改了点东西,比如换过一套轮毂,不过用的还是原厂的轮胎,真的太丑了:
车就是人的脸面啊,这么丑的轮胎搭配太不符合我风格了,当时买这个车就想着玩的,车虽然不贵,但改装就得有气质。气质很重要,所以还没开一个月赶紧换掉,这回换了个好看点的轮胎吧,又换了这个:
虽然也不贵,一个轮毂500多,其实连具体型号都没有,但是了解的人都知道,这轮毂是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上用的,经过多次试验,可能重量也不算很轻,但是肯定耐撞啊。这回轮胎该换了,不然对不起这房车锦标赛的轮毂,换了个优科豪马的AD08R,很协调。
改装这玩意啊,真的会上瘾的,你换了轮毂,觉得轮胎也得换,不然太丑了,你换了轮胎又发现,车身高度太高了好丑,得降下来,就想着换绞牙,换了绞牙发现车身更稳定了,快速变道过弯侧倾更好了,但原厂刹车太软了,就想着换一套刹车吧。这些都换好了,觉得操控上去了,但座椅太高且没有包裹性开着不爽,就想着再换一套座椅吧,换了座椅后觉得如果没有个好的方向盘似乎对不起这座椅,那就把方向盘也换了吧……所以有些玩改装的人越陷越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干了啥违法的事情。
我差不多也这样,换了轮毂后就去换了刹车。不过呢,我并没有先换避震,而是先改了车内,换了快拆方向盘、赛车桶椅和四点式安全带。这几样换了之后,感觉气势更足了,之前换个排档头感觉马力增加十来匹,换了这几样之后,感觉马力上去三十匹都不止。
避震为啥一直没换呢?那是因为犹豫不决,选择太多了,车友换的避震太多了,估计大部分玩飞度都是换了TEIN吧,便宜性价比高,还有换了BC、Cusco、KYB等等。我其实就想要个韧性好一点的,因为以后有下赛道的需求。那时候差点装了台湾的D2Sport Racing,就是赛用版的,这个避震那确实硬,马路上颠得我有点受不了。
我是处女座,一生纠结的命,所以迟迟没装,一直在观望。直到半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晚风轻云淡,我正开车在回家路上。突然,一辆白色的飞度GK5从我身边飞驰而过,一看就是改装过的,声音高亢,车身很低,借着路灯看到银灰色的十幅轮毂,还有隐隐的红色卡钳。
这我哪能服气,降档加速,径直追了上去。对方的车确实很稳,尤其是快速变道的时候,感觉车身就像冰块一样很平顺地滑了过去,车身一定降的很低吧。他还会用惯性漂移过弯,他的车很快。我怎么追都追不上。同样是飞度GK5,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那晚我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第二天我就决定,尽快换套有韧性结实的避震。正好我一同事一直玩改装车,他玩德系车,一直用KW避震,于是就强烈给我推荐了这个品牌,旗下有个ST子品牌,给飞度推出了一个避震,就是KW STX。我试了他的车,确实很扎实很有韧性,姑且信他一回,那就装这个避震吧。
不过呢,他们给飞度做的这个避震和其他KW避震有些不一样,就是弹簧高度可调,但避震器的阻尼是不可调的,已经设定好了,这里有点点小遗憾。话又说回来,这避震确实价格相对便宜,咱也不能要求太高了。
但也别太失望,既然之前设定好阻尼,那肯定是经过大量的测试数据的出来的最优方案,我拿这个避震和原厂的对比了一下,变化还真不小。
原厂阻尼的铁杆更长一点,但是按下去明显感觉到STX阻尼感更强,并且回弹速度更快。
这个避震做工确实很精致啊,黄色的弹簧,前避震采用多层镀锌防止腐化,底部顺滑,采用鱼鳞焊,底座采用聚酰胺复合材料,看着确实高级。
这个避震另一个高级的地方在于采用了双弹簧,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小弹簧主要的作用是,过滤一些细小的碎石路面,让轮胎更贴合路面,而大弹簧的作用就是过滤大一点的的坑洼路,比如减速带什么的。
安装这个避震前要大概做一个数据调试,例如要有个车身高度预期,我预期轮眉和轮胎两指左右,这个数据可以参考说明书。
说明书上有数据范围推荐,前轮避震的范围是190-170=20mm,后轮避震33-18=15mm,弹簧底座在推荐值内能更能发挥避震的特点。当然装上后还需要不断调节。
拆后悬挂得用千斤顶顶住下摆臂,不要塌下来了:
后悬挂的塔顶在后备箱的一侧,就这么小小的多可爱:
装避震的时候也需要用千斤顶顶住才行:
装好后刚好两指,和我预期的高度差不多。装了之后需要试车,虽然高度和自己理想的差不多,但是开起来不一定适合。
别忘了最后去做四轮定位,这是肯定要做的:
最后说说装了这个避震的感受,确实属于比较偏韧性的感觉,原厂车过一些坑洼路时确实很颠簸,底盘很单薄,过减速带的时候速度稍微快一点的话,那种撞击的声音,就像拿着钢板砸上去一样。但是改完这个避震呢,说实话,过一些很小的石子路面,弹性很足,我试着去压井盖,那种弹跳的质感好了很多,轮子不会弹起来很高,频率快很多。是舒服不少。
过大的坑洼路面呢,比如减速带,虽然感觉更稳一点,但依然硬邦邦的,这个没有办法,飞度的板悬比较单薄,并不是换个避震就能解决的。如果说之前过减速带像钢板砸上去,改完避震喉过减速带,就好像钢板上裹着一块棉布砸上去。
改了这个避震之后呢,车身高度降下来了,避震也比较偏硬朗了,这些都跟我期待的差不多,所以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基本大件都改得差不多了,如果再遇到上次那个超我的飞度,我有信心搞掉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