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它转身留下的教训价值千亿。
谁还记得豌豆荚
移动互联网时代,寻找的就是流量入口。
而把时间倒退回移动互联网刚刚萌芽的时期,应用商店作为巨大的流量入口,开始成为各大巨头们争相抢夺的福地。在这场大浪中,有一家应用商店很快便搅动了一池春水,并在四年时间里拿下了四轮融资,融资也一度高达十几亿美元。
它,就是豌豆荚。
王俊煜
2009年12月,正是冬意浓时,一个叫王俊煜的年轻人和他的伙伴一起创立了“豌豆荚”,定位于手机应用商店。用户只需要把手机和电脑连接之后,便可将各类应用程序、音乐等内容传输或者从网络上直接下载到手机。同时,用户也可以直接在APP上下载内容。
这两项功能,在现在看来不过是再平常的操作了。但在早期移动互联网当中,初代iPhone刚刚推出两年,安卓手机也是才刚刚兴起,移动端还处于一片刀耕火种当中,内容分发平台并不多见。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豌豆荚的诞生给不少安卓用户带来了便利,并凭借着自身海量应用数据库以及多项服务,迅速打开市场,稳居市场前三的位置。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豌豆荚在推出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已经拥有了1.5亿用户量。当时有数据曾分析过,每四个安卓用户当中,就有三个是已经安装了“豌豆荚”的。
除此之外,豌豆荚的融资速度也处于一路高歌当中:
2009年,创新工场数百万美元天使投资;2011年,DCM中国数千万美元A轮投资;2014年,软银中国、DCM中国和创新工场1.2亿美元投资;2014年,高盛集团的数千万美元投资。
这也难怪当时有人戏称,国内互联网,只有两种应用商店,一种叫豌豆荚,另外一种不叫豌豆荚。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云诡谲的互联网,更新换代速度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快。
错过了最好的卖身时机
实际上,这边豌豆荚以一骑绝尘姿态占领市场之时,大部分巨头也已经在暗中酝酿大招,企图快速搭上移动互联网快车。
以豌豆荚的老对手91助手为例,在未卖身之前一度成为阿里、百度、腾讯、360等互联网巨头抢着要买的对象。最终在2013年,百度豪掷19亿美元的高价,抱得美人归。两者在完成融合之后,百度不仅股价大涨,百度系应用商店也开始蓬勃发展。
其次,国内手机厂商也已经觉醒,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也开始开发自家的应用商城,正式加入到这场用户抢夺战当中。
相对于豌豆荚等第三方应用商店,手机应用商城自从娘胎里来,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和智能手机深度捆绑的特性,就马上给它们获取不少流量。
总的来说,当时整个市场,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靠自建或者买买买、投资的方式搞起了自家的应用商店。应用商店市场不再是那个只有几家独唱的时代,而是到了百家争鸣的阶段。
在如此重压之下,自己改变转型又或者拥入巨头环抱,也许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当时就有江湖传闻,2014年之时,阿里就已经开出15亿美元的价格,向豌豆荚抛出了橄榄枝。
但,豌豆荚选择了自己鼓捣。
因此,在后续豌豆荚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它开始慢慢偏向于应用内搜索,推出豌豆荚锁屏、豌豆荚一览等项目。
只是时间和市场都不等人,在往后的时间里,豌豆荚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波,反而一步步丢失了城池。
在2016年7月5日,一个夏日的午后,王俊煜正式宣布,豌豆荚卖身阿里。当时有传言,其卖身金额已经从最初的15亿美元,变成了2亿美元。前后一对比,是真金白银的差距。尽管王俊煜没有正面回应此事,但从大范围而言,豌豆荚已经失去最美好的嫁人时机。
至此,属于王俊煜的豌豆荚时光正式结束。
现在的豌豆荚怎么样了?
2017年,王俊煜在与豌豆荚告别之后,则是押宝了内容资讯赛道--推出了一个叫轻芒杂志的APP。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轻芒的受众范围还是属于小众群体。
另外一边,在豌豆荚嫁给阿里半年时间后,阿里移动事业部整合了了豌豆荚、阿里巴巴·九游、PP助手、UC应用商店、神马搜索等资源,成立了阿里应用分发平台,全方位布局流量入口。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第三方应用商店市场》研究显示,腾讯系的应用宝和百度系位于市场排名前二的位置,阿里应用分发位于第三。
这从侧面印证了,在有了阿里的赋能之后,豌豆荚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回暖。同时,这也表明了,如果豌豆荚早一点与阿里巴巴达成一致目标,那么应用商店市场的发展轨迹又将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可惜,世上从来都没有如果。
善于发现并捉住每一个机会,也许是每个创业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