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家庭教育指导师”冲上热搜,又是智商税?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木子】

6月1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了18个新职业,其中,“家庭教育指导师”冲上微博热搜。在民众热议之时,培训机构也在摩拳擦掌——它们躲在包装精美的层层陷阱背后,迫不及待地期待培育和收割韭菜了。

笔者以“求职者”、“陷入育儿困境的家长”等身份,线上线下探访多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证培训的机构,并就培训机构的话术模式采访了行业专家,虽只窥探到乱象的冰山一角,但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01

因疫情居家隔离及“双减”政策落地,青少年居家时间延长,家长育儿困惑及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以后,“家庭教育指导师”变得异常火爆。

与此同时,名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考证生意,和打着“为家庭赋能”旗号实则误人子弟的注水指导师们,也在资本逐利下野蛮生长。

家庭教育指导师,是指从事家庭教育知识传授、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家庭教育活动组织等的人员。他们通过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家庭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矫治错误的家庭教育、为监护人赋能及加强家校共育等。

《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仅半年,“家庭教育指导师”相关的百度搜索已高达3000万条;查询关键词,大量考证培训机构的广告链接及自媒体软广,稳稳占据了C位,正规媒体关于政策的解读及新兴职业的防诈提醒,均在不起眼的角落。

2022年堪称“史上最难毕业季”,共有1076万应届生求职。同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家长数量近5亿,半数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这两个群体,恰好是教培机构本轮集中围猎的对象。

首先,培训机构在宣传时均对市场前景作出了预测,称“我国有1.9亿人需要家庭教育及心理咨询指导,国家未来几年将招募约30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并告诉求职者,“指导师年收入最高可达50万元”,“若同时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件,双证在手、自由从业,时薪也可达150-600元”。培训机构描绘的美好职业前景,吸引了不少人,花费2000-6000元参与培训的在校大学生及求职者并非少数。

当笔者询问机构考核证书是否得到国家认可时,多家注册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机构展示了学员证书——不同的技能证书盖着不同的红章,均有着看似权威及高大上的发证机关——“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及教育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职业人才测评中心”、“中国国家培训网”等。

更有全国知名连锁大机构,出具了所谓“共青团中央”授权颁发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在笔者来不及追问时,名为“老师”实为销售的工作人员开始口若悬河,理论及案例说得头头是道,有时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对咨询者进行“车轮战”。

为了求证,笔者联系了该连锁机构宣称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北京工作人员,得知该组织实为“从事青少年研究、青年运动历史研究的科研人员和社会各界热心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称在家庭教育赋能方面可为家长提供付费咨询,并非培训机构宣传的“国家认可、全国通用、含金量最高”的人社部证书,与共青团中央及各级政府部门更谈不上任何关联。

求职季的场景 新华社资料图

02

那么,目前社会上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都是“骗子”、“智商税”吗?

并不是。

实际上,得到国家认证并承接着政府项目的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实属凤毛麟角的稀缺人才。以国家心理咨询师为例,在真正权威的CPS临床心理注册系统(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中,截至2021年1月31日,该系统全体注册人员2520人,正在伦理公示期的1096人,由高校和医院统筹运营政府项目。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之前,国家就解决人才缺口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工作——比如在具备条件的城市设置CPS督导点,进行人才培养和实践;再如在多个城市试点,由妇联、民政局、社工办联合高校免费提供“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现代服务业高级研修班”等;各地未保中心也以政府购买形势,聘用专业心理咨询师、督导师为民政特困群体和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甚至个别地区因缺乏稳定的外聘人才,公检法人员不得不在本职工作之外,另外考取相关资质证书、身兼数职。

在需求和供给脱节、又缺乏相关标准的探索期,调动更多民间力量参与本应是件好事。因此,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中国国家培训网等单位也曾经为了弥补人口缺口,面向社会大众提供过培训指导服务。

但庞大的基数便是庞大的市场潜力,在国家对应法规细则尚未正式出台前,资本或腐败便见缝插针地盯上了这片新开垦、监管难以着力的韭菜田。

在注意到乱象后,2022年1月14日及20日,中国国家培训网在官网首页发布声明,称近期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相关培训,在进行网络媒体宣传时盗用“中国国家培训网”名称和品牌,夸大证书效力为上岗必备等,并称将进行渠道整顿。

3月17日,国培网再次公告“家庭教育指导师项目”全部停止招生。同时,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等,也相继在官网发布相关声明。

一位CPS注册督导专家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市面上这些培训机构给学员颁发的培训证书,均得不到业界认可,都是智商税罢了”。

总而言之,诸多教培机构的证件仅代表学员参与了相关知识培训并获得一张该机构的“奖状”,而它和“入行敲门砖”、“从业资格证”没有半毛钱关系。举个例子,就好比您在苏神同款赛道跑了100m,带您入场、教您跑步姿势的“黄牛”,为您颁发了一张“中国田径队奥运百米决赛培训体验证”。

03

但是,在本次调查中,也确有机构学员“飞升”进入相关领域,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来自江苏一家培训机构的董老师对我说,上课认真、考试合格的优秀学员,他们会“推荐到企业、社区、学校合作的心理咨询平台或存在需求的家庭”,真的如此吗?

我们首先来说与学校社区等合作的心理咨询机构。

就目前而言,不管是政府民政部门聘用的心理咨询师、家庭指导师还是进驻媒体或大平台的专家,均持有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心理治疗和家庭咨询等从业资格。即使是在人才缺口较大的当下,部分服务点或私企聘用的准入门槛会相对放宽,但也对相关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提出了相关要求(医学、心理学、师范类、管理学等)。

“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正确地履行专业职责,遵循相关的伦理学原则,正确处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种两难伦理问题。”

一位国家聘用、就职于某市未保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即使学历专业、社会履历等“硬件”符合,业内也会对从业者的伦理道德等“软件”进行长期考察、逐年考核,并非培新机构所说的“低门槛”。

心理咨询师通过热线为求助者提供心理疏导 新华社资料图

如果遇到符合条件、具备行业知识,经过CPS督导点/民政局聘用社会服务机构/高校等培训的社会人士,最初也只能在机构内以志愿者身份进行资料整理、参与公益活动等基础工作。“绝不可能让志愿者和实习生接触到具体求助者或者家庭。”专家说,“毕竟帮助他人脱离心理或教育困境,是一份对个体对社会影响都很深远的工作。”

2021年,全国首个涉诉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站在四川泸州叙永县法院少审庭挂牌成立,14名家庭教育指导员受聘上岗。这14名指导师,由法官、国家心理咨询师、社工以及民政、妇联、关工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且均为相关领域的佼佼者。而想靠培训机构的证书进入此类心理服务中心,可谓天方夜谭。

那么,机构承诺的“推荐优秀学员为存在养育困惑的家庭提供咨询服务”又是如何做到的?这正是“两头骗”的典型伎俩——将完成培训的学员包装成“专家”输入市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4月,北京的曹女士忽然得知长期在自家做保洁的大姐,竟是“高人”:除了保洁工作,这位大姐周末还得去别的家庭进行“教育指导”。而据曹女士讲述,这位“指导师”只有初中学历,仅上过数次网课考了2次试,便能进入愿为孩子“提前抢跑”支付不菲花销的家庭、为孩子“科学赋能”,这实在令人震惊。

培训机构“老师”更是告知笔者,笔者的学历和专业可直接报名最高等级的高级家庭指导师,仅需通过培训学习及“包过”考试(且承诺2年内没通过也不再次收费),即可“持证上岗”。

而从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来看,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不仅包括亲子沟通,也包括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维护、恋爱择偶、夫妻关系等内容。难以想象,若一些极端人员通过考核,由培训机构推荐进而混入本就困惑迷茫的求助家庭,将会引发多少蝴蝶效应?

反映教育焦虑的电视剧《小欢喜》 剧照

一位受访专家以自身经历为我“扫雷”:“一位有强烈本行业就业意愿的求助者来咨询我,我看他各方面条件不错,便将他推荐到正经八百的国家高级别督导点进行学习培训。他认真参与了几十个课时的培训,并顺利拿到了该督导点本轮培训的证书。”

谁知,对方在拿到盖有该督导点钢印的培训证书后,对外宣称自己是该督导机构的专家,以此牟利。

心理专家哭笑不得地对我说:“一方面是巨大缺口需要挖掘民间人才,一方面督导点也没精力一个个查证学员是否拿着培训证书在外面挂羊头卖狗肉,这太难搞了。”

04

新兴职业的诞生,背后是公众的巨大需求和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随之而来的是资本逐利下的层层陷阱。部分资本瞅准市场契机,一方面用“职业前景”、“低门槛的报考条件”及“包过”的考试,忽悠求职者参加七拼八凑的培训、提供一张伪装成“从业资格证”的“参与培训证”;另一方面又大肆包装、大打广告、形成灰色产业链,将那些名不副实的“注水专家”推销给需要真正解决问题的民众。

面对民众的需求,不少地方的家庭教育指导已由学校或公益机构承接,比如很多学校定期开设“家长课堂”,邀请专业家庭教育工作者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也有一些公检法机构开展特殊夏令营,免费为出现不良行为或养育错误的亲子/家庭提供心理矫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笔者以收到机构传单、想报名为由,拨打了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发布的防诈骗电话,又以应届生有此方面职业规划的说法咨询了行业专家,得到的答复大同小异:不仅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考试,还有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新兴职业目前鱼龙混杂,资本包装得很多业内人士都难以参透。工作人员及专家个人建议,若有这方面的求职规划,可在政府公众号平台自主学习的同时,静候一年半载,相信相关职能部门很快会出台政策法规。据悉,人社部也在会同其他职能部门,打击整顿培训乱象,指导培训机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培训,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证书,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等领域健康有序发展。

6月,人社部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经评估论证、书面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意见等程序,最终确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等18个新兴职业的职业属性、界定和工作任务。这意味着修改完善后,“家庭教育指导师”将被正式纳入新版的《职业分类大典》。

让我们擦亮眼睛、静候佳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