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七院)肝胆甲乳血管外科团队再开新技术——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能够在保留部分脾功能的同时治疗脾脏增大、脾功能亢进,为脾亢患者带来福音。
王婆婆今年76岁,曾患胆管内结石,有部分肝切除的手术病史,近日因“腹痛、厌食和食欲不振两周”来到市七院就诊。入院时王婆婆精神状态极差,无法正常进食,常发热。
▲王婆婆CT结果
经过治疗团队完善的检查,胃肠镜结果显示王婆婆无明显胃糜烂及溃疡,抽血结果提示王婆婆血小板明显降低,CT结果显示王婆婆脾脏增大,门脉高压测量最大直径约14.1cm*8.4cm。团队立即完善治疗方案,择期为王婆婆开展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术中栓塞前造影
▲栓塞后造影,见脾供血明显减少,通过减少血流从而降低脾功能
术后,王婆婆恢复了健康,吃饭有胃口,人也更有精神了。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及白细胞均明显好转。
▲王婆婆血常规对比
目前,王婆婆已康复出院,还致信感谢了市七院肝胆甲乳血管外科团队。(文/冉寅呈;图/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新闻链接》》》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脾脏位于左上腹部,膈肌之下,呈卵圆形,成人脾脏长约10-12cm,宽约6-8cm,厚约3-4cm,具有吞噬破坏衰老的血细胞、储存血液、血液滤过、免疫功能等生理机能,是重要的人体器官。
脾功能亢进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可导致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产生严重后果的综合征,最常见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有的还伴随红细胞数量减少和血色素降低。传统的脾功能亢进治疗方法是外科脾切除术,但由于脾切除术往往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和出血,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治疗脾脏增大、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
施术过程中,经皮肤穿刺股动脉后,插入一根直径约1.5mm的导管,在X线透视观察下,将导管插入脾动脉,经导管注入适量特制的小栓塞颗粒(约1mm大小),塞住脾脏一部分小动脉,使相应部位的脾组织缺血、梗死、固缩,进入脾脏的血液减少。这样既纠正了脾功能亢进,又保留了正常的脾脏功能,且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治疗等优势。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的作用:
1.脾脏缩小,并形成纤维包膜,可限制脾脏再生;
2.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升高;
3.肝功能改善,胆红素水平下降;
4.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升高;
5.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
6.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缓解或推迟发生晚期肝硬化的一系列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性胃肠道疾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顽固性腹水,感染,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等。
另外,如果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抗病毒(干扰素)治疗,因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可使白细胞、血小板升高,可避免治疗期间血细胞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