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绶带就是一种用来系官印、勋章,以及用来表明自身身份的彩色丝带。并且绶带出现的年代非常久远,早在中国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
《周礼》记载,“授组绶,所以系帷也”。在周王朝时期,绶带被用来系挽垂帘。除了这一作用之外,绶带也被用来系玉佩等饰品,并且不同绶带式样还代表着佩戴人的地位高低。
《礼记》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也就是说,绶带被赋予了代表阶级地位的意义,从周天子到各诸侯,再到平民百姓,哪一阶层的人可以使用哪一种样式的绶带,都有着明确规定,不得逾越使用。
战国时期后乃至明清时期,绶带的作用逐渐多样化,绶带的代表意义有进一步得到了丰富。除了穿联玉器外,绶带还被用来系官印,并由此发展出了等级深严的印绶制度,每个等级的官员的印绶颜色也都有着明确规定:从三公配紫授、九卿配青授、到最后的五百石以下官员配黄授,绶带的颜色和式样可以用来表明身份地位。
而在西方,绶带的历史也同样十分悠久。在远古时期,便有了佩戴绶带的习惯,绶带不仅仅象征着身份等级,还象征了荣誉。在他们的勋章、奖章上都会配有绶带,并且勋章不同,颜色也不同,可以通过绶带颜色来区别不同奖励。
根据史料研究,最早在军装上使用绶带的近代军队里的军事参谋。他们在平常需要进行大量推演。而为了方便记忆,参谋们经常在军事地图上写写画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颜色的笔用作标记。因此,这些军事参谋需要随身携带大量不同颜色的笔。最开始时,他们将这些笔放置在军装上衣口袋里,但是这样十分不方便。后来为了方便取用,参谋们便在自己军装上挂了一根绳子,将笔挂在上面。渐渐地,这一习惯就得到了保留,并且在军队中推广开来,但是为了军装的整洁,人们慢慢地便用绶带替换了这根绳子。
中国在军服中使用绶带的时间并不长。
晚清时期,清政府效仿西方国家,组建了新式部队,仿照西方军制建立起新的军队管理训练等制度,而授勋制度也在这一时期被一同引进了。但是在这一时期,并未明确规定授勋需要佩戴绶带。
直到辛亥革命之后,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沿袭设立了授勋制度,并且对授勋仪式有了更为全面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被授勋者需要“由左肩斜至右肋下”佩戴绶带。除了授勋时会使用到绶带之外,在北洋军和国军中,将官以上级别军官拥有定制礼服,在这些将官出席重要庆典时,是需要身着常服,配戴金黄色绶带的,这是将官地位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解放军在1955年向全军配发了55式军服,并且首次有了常服和礼服之分。但是在这一时期,军装的设计秉承艰苦朴素、简洁经济的理念,并未将绶带作为礼服的一个元素,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1987年。
因此从建国后到1987年,在这将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军装上并不能佩戴绶带。即使是87式军服,也仅仅只有仪仗队、文工团、军乐团以及驻外武官的礼服上佩有绶带,其他军种依旧没有配发绶带,这个现象一直到97式军服配发后才得到了改变。
解放军军服上的绶带与历史上的北洋军队和国民党军队不同,并没有等级之分,既不代表奖励,也不代表身份,只是一种单纯的装饰品,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统一使用同一样式的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