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书双龙青玉佩
战国中山国,是战国时期活跃在今河北省境内的一个国家。在列强争雄的战国时代,中山国是当时兵车超过一千辆的12个“千乘之国”之一。凭借其勇猛善战的雄风和纵横捭阖的策略,中山国曾经称雄一时,在列国争强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中山国统治者非周王室宗亲,国家命运又几经起伏,所以一直没有引起史学家的足够重视。我国古代史书中关于战国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简略零散,其文物、遗迹又长期湮没于地下,所以两千多年来战国中山国成为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勘探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的战国中山国都灵寿古城,发掘了中山成公墓、中山王厝墓和中山王族3、4、5号墓等五座王族墓和百余座贵族、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使中山国雄风再现于世。
玉礼器
龙耳谷纹黄玉系璧
龙耳谷纹黄玉系璧
外长径9、外短径3.4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黄玉质,栗黄色,玉质较细,不透明。整体弧曲,中间为长圆形璧,璧上装饰谷纹。璧的两侧各有一蟠龙耳,龙身凸起,身上有孔,周缘有棱。
玉璋
玉璋
长26.6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青玉制,灰褐色,沁蚀处呈灰白色,无纹饰。顶端斜,侧边直,下部渐薄呈柄状,两侧内收,下端抹角。
谷纹青玉环
谷纹青玉环
外径11.5厘米,中山王厝墓陪葬墓出土。青玉制,灰绿色,半透明,有光泽,局部沁蚀处泛灰色。边有棱,两面雕谷纹。
双夔耳青玉环
双夔耳青玉环
长径7.5、短径3.8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青玉制,浅翠绿色,半透明,玉质细腻,纯净无暇。一面光素无纹,一面有谷纹。环的内外周缘起棱,肉的上部中间有一孔。环两侧各饰一夔龙耳,龙背向内,长角,枣核眼,嘴内勾,下有两肢,尾部内卷。
玉佩
龙凤白玉佩
龙凤白玉佩
长6.8、宽3.8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佩为白玉制,因经火焚而白中闪灰。造型为双龙双凤的组合,由对称的二龙二凤和一卷云状环构成。龙独首双身,龙头居于中心,身体向两侧对称伸出,双尾向下勾卷成长冠斜立、嘴如尖勾的凤头。龙身各有一长足,爪尖相接形成系孔。器物中下部有一椭圆形卷云状环,环的周围龙环凤绕,成为器物的核心。如将玉佩颠倒,则是两只飞凤,凤头为龙尾,凤翅为龙身,凤足为龙足,构思十分巧妙。用浮雕和阴刻线在不同部位雕有丝束纹、斜格纹、长毛纹、勾云纹等多种花纹,层次分明,细腻精致。
透雕夔龙黄玉佩
透雕夔龙黄玉佩
直径6.4厘米,中山王厝陪葬墓出土。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山王族墓共出土龙形佩204件,数量之大,式样之多,前所未见。这件玉佩为黄玉制,用圆形玉片透雕而成。中心是一只圆环,环上刻扭丝纹,环边有棱。环的外廓透雕三条形态相同的夔龙,夔龙曲颈回首,口微张,吻上翘,身刻鳞纹,拱背翘尾,体态矫健,充满张力。
拱背回首龙形黄玉佩
拱背回首龙形黄玉佩
长23.6厘米,中山王厝墓陪葬墓出土。这件是中山国墓葬中出土最大的玉佩。黄玉制,半透明,通体雕琢谷纹。龙头较小,短角前曲,枣核形眼,上吻圆而长,躯干粗壮,腹背隆起,尾巴上翘,昂首回头作云中腾飞状。
龙形青玉佩
龙形青玉佩
长8.7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青玉制,半透明,玉质较松。龙细尖耳,枣核形眼,丝束纹龙吻上卷。身体蟠卷回绕,尖尾向外卷成环状。胸部、后体、尾部各有一弯尖状爪。中上部有一系孔。体表浮雕谷纹,边框有棱。体态灵动,富有韵律。
龙形墨玉佩
龙形墨玉佩
长9.2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墨玉制,沁处呈灰色。昂首,体下部往复折曲。头上长角前勾,上吻残缺,下唇外卷,边有二足,尾尖缺。中部有一系孔。身雕谷纹,周有边棱。
虎形黄玉佩
虎形黄玉佩
长10.9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黄玉制,虎头,尖耳,耳后有卷毛,椭圆形眼,宽鼻大口,下唇内勾。背部弓曲,腹部垂圆,尾部上前折,前后各有一足。脊部和面部各有一系孔。造型奇特,线条繁复,浅雕阳纹和阴线。边缘主要饰一条丝束纹或扭丝纹,上半身为似虎皮斑条纹的节片纹,头及腹部为似云纹的蚕纹。
双虎黄玉佩
双虎黄玉佩
长8.2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黄玉制,灰黄色。双虎连体,近似璜形。中部凸起,腹部下侧有一系孔。虎耳前勾,椭圆形眼,厚吻。虎身下曲,头上勾,身之上下各有一勾形足。一面浮雕边棱、体表满雕蚕纹和丝纹,另一面勾有线稿草样,但未经雕刻。
鸟形白玉佩
鸟形白玉佩
分别长2.8、3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白玉制,质地细腻,光泽莹润。细尖冠,圆眼,弯勾嘴,背上有翼,腹下有足,后尾上翘,体态娇美。阴线刻边,翼、足、尖喙等处饰卷云纹。
玉璜、玉玦、玉觽
蚕纹玉璜
蚕纹玉璜
长5.4厘米, 中山王厝墓出土。一件为白玉制,单面浮雕蚕纹,蚕纹中有丝缕和丝束纹,两端各有一孔。一件有大块黑斑,双面饰蚕纹,除两端各一孔外,中间竖置两孔。质地细腻,光泽莹润,雕工精致。
虎头青玉璜
虎头青玉璜
长9.3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青玉制,质地细腻,光泽莹润。整体为半环形,两端均饰突出的虎头,虎方耳,方唇,前额突出,憨厚可爱。
龙首谷纹青玉
龙首谷纹青玉
径5.9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玦为带一缺口的环形玉器,多用作耳饰或佩饰。此玦为青玉制,半透明。两端为相对的龙头,龙为方立耳,枣核形眼,上吻上折。上中部有一系孔。器表雕谷纹,有边棱。
龙首卷云纹黄玉觽
龙首卷云纹黄玉觽
长6.5厘米,中山王厝墓出土。玉觽又名玉冲牙,是古代用来解结的工具,商周以后演变为实用器兼佩饰。这件玉觽用黄玉龙形佩改制,栗黄色,光泽莹润。整体呈圆弧形,前部为龙头,后端尖锐,龙角上有一系孔。龙角较长并上弯,饰涡卷纹的长吻上卷,椭圆形眼。体表雕饰卷云纹。
内容节选自《收藏家》2015年12月刊《战国中山国出土的玉石》,作者刘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