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事物》
《青年路蝈蝈》
《中国哈姆雷特》
《太阳》
◎陈思安
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留存于世的一千八百余首诗里,有一首尤其被推崇,常被创作者们用来佐证或强调自己的写作观念。这首诗篇短小精练然而意味绵长,全文仅有八行,标题同时也是它的第一行诗句“说出全部真相,但要倾斜着说”;最后两行是“真相必须渐次闪耀,才不会致人目盲”。
一百六十多年过去,这首短诗所探讨的主题在时间的反复淘洗中依然闪烁着惊人的力量。我们似乎很难找到比它更精准、简洁、深刻的话语,来昭示写作者恒久的追求与疑问:追索真相,全力以赴,以及如何“倾斜着”(备注:指独特的创作表达方式)讲述。在全媒体、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的时代里,所有人面对的全新挑战是:“真相/真实”不再单一,甚至不再唯一,谁能来定义“真相/真实”成为竞相争夺的战场。真相是否依然具有致人目盲的灼人之力?独特的写作技巧是否依然能够捕获人心?
11月9日、10日,2024年声嚣剧读节在中间剧场完成了四场演出。四位导演、十五位演员、四位编剧、十余位舞台工作人员,跟现场的六百多位观众一起,度过了今年的声嚣之旅。
四组青年戏剧人的剧场实践
声嚣剧读节是成立于2018年的戏剧新写作与剧场实践平台,主创团队是国内青年编剧、导演、演员及戏剧工作者。声嚣希望搭建起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戏剧实践现场,将青年戏剧人聚合在一起,共同创作、交流,互相砥砺、刺激。
今年声嚣戏剧节呈现的四部作品,四位剧作家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爱沙尼亚。他们以各自的“倾斜”方式,向观众展示出四种让真相渐次闪耀的可能性。四部剧作开辟出一块科幻、寓言、梦境与现实的交融之地,故事不断变幻着形状,生出撼动的力量:真相虽灼人,却值得我们孜孜以求,竭力靠近真实的事物。
四位作者里,日本剧作家前川知大及爱沙尼亚剧作家马丁·阿尔古斯的作品,都是第一次在中国的舞台上出现。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都已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剧场工作者之一,此次演出呈现的是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太阳》和《真实的事物》。胡晓作为2023年声嚣青年编剧小组项目成员,从去年参加声嚣编剧小组开始便持续打磨的作品《青年路蝈蝈》,在今年完成最后修订,终于与观众见面。另一位中国编剧刘红卿带来的《中国哈姆雷特》,则是一部具有强烈寓言性质与个人特色的作品。
触及生活的核心哪怕只是一瞬
前川知大自2003年创办了作为其活动基地的剧团“IKIUME”后,在超过二十年的时间里不断给日本及国际戏剧界带来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的作品,成为继冈田利规之后最受瞩目的日本剧作家。前川的作品大多充满奇思异想,穿梭在科幻、奇幻、恐怖、灵异等类型和写实的现实生活之间,他试图描绘人与看不见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背后隐藏的心理世界。
《太阳》便是前川创作风格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本剧的设定是在近未来的21世纪末,一种不知名的疾病蔓延,在架空的未来世界里只剩下两类人类:感染后拥有健康肉体的新型人类“诺克斯”,他们理性、聪明,统治着整个世界,却只能在黑夜中行动;未受感染的旧人类“克里奥”,虽然能够在阳光下自由活动,却只能蜗居在破败的区域中,面对贫穷与混乱。
这部戏创作并首演于2011年,此后曾在日本、韩国等地多次搬演。剧情设定在具有寓言性的未来世界,在疾病的侵扰下人口急剧减少,人群之间隔着巨大差异,社会裂缝无处不在。然而真正打动人的,却是在科幻架空的背景下,人物之间互动的真实情感。两种被疾病分裂开的人类,一方面怀有对不同族类的恐惧、歧视,将对方视为更不健康的“有病”的人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将各自族群存有的症状视为“有病”的心理。剧情在这种强烈的攻击他人与自我攻击、怀疑对方又自我怀疑的张力关系中,不断扯动观众的心,强有力地向前推进着。
前川知大剧团的名字“IKIUME”,来源于“在生者状态下窥视彼岸世界”这一创作概念。在描述这一概念时,前川提到的所谓“彼岸”,并没有宗教的含义,更像是指通向人生最终的目的地。通过故事,他希望观众能感受到这种意义,不管怎么称呼它,希望大家能有一种触及生活核心的体验,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这一概念始终贯穿于前川的戏剧创作中,为戏剧界带来一类非常特殊的文本形式,期待在未来能将更多前川的作品介绍到中文世界中。
小语种戏剧成熟推广让人惊讶
远处欧洲东北部、毗邻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在地缘和语种上都相对陌生。此前我们似乎很少有渠道能够接触到爱沙尼亚的当代文学或剧场创作。今年柏林戏剧节国际论坛期间,我结识了“爱沙尼亚戏剧机构”(简称ETA)的Karin Allik女士,并从她那里获得了由他们翻译制作的《爱沙尼亚当代剧作选编》。
翻看这本剧作选编给我带来许多惊喜。首先,此前我从未了解过这个国家的当代剧场及文学创作,借由这个小册子,得以一窥最新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爱沙尼亚剧作及作家;其次,爱沙尼亚在推广自己的当代原创剧作方面的成熟度、专业度及努力程度,让我颇感惊讶:自2007年成立以来,ETA每年都会编写上年度剧场创作年选,并在2019年和2024年出版了两册当代剧作选集,将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爱沙尼亚当代剧作全部翻译为英文,配以详细的作者介绍,在他们参与的各项国际戏剧节及国际会议中,分发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工作者。这种集中译介的工作,对于像爱沙尼亚这样的小语种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最终我们选择最先译介为中文的爱沙尼亚剧作,是来自剧作家马丁·阿尔古斯的《真实的事物》。马丁作为横跨戏剧、小说、影视等多领域的综合创作者,似乎找到了能够将多种创作媒介融会贯通的写作方式。《真实的事物》这部戏,由两位男主角的交叉短独白完成,文本形态上具有一定的小说风格;而在推进节奏、故事类型和结构方法上,又融合了类型电影的手法。最终,以上两种风格恰如其分地融汇在剧场的空间性之中。
剧中刻画的两位男性角色,一个平静地沉陷在日益乏味苦闷、看不到任何变化可能性、一妻两娃的安逸中产家庭生活中,另一个则翻滚在充斥酒精和犯罪的混乱世界里,试图脱离漩涡创造属于自己的安宁生活。他们都被强烈的孤独感包围,想去寻找一些可触碰、能把握的“真实事物”,却在绝望的自救中走向更不可知的地方。
在阐释写作这部戏的想法时,马丁提到,“社会逐渐被分隔在每个人的屏幕后的小圈子中,现实变得取决于是谁在呈现、讲述。面对由种种现代生活的超现实感组成的大环境,如何去做一个‘正常’的人?最终我发现,剧中两个看似不同的人物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同。他们都在寻求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各自碰撞、对抗,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交换角色。”正是这些当下世界里普遍存在的困境和议题,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超越国界和语言的魅力,在中文世界的观众当中也获得了强烈的回响。
真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经验
声嚣青年编剧小组,是声嚣2023年发起的青年编剧创作孵化计划。通过公开招募,收到了144位编剧的205份剧本及新创构思。其中20位青年编剧最终入选第一期编剧小组计划,在小组中继续发展他们的剧本或构思。2023年度里,小组成员们在为期五个月的时间内,开展每月一次的全体工作坊和次数不限的分组工作坊,进行交流和讨论,将自己的剧本初稿或构思推进,准备与观众见面。2023年声嚣剧读节中,《泛泛》《如何找一只猫》《金山龙王大白象》这三部剧目,即是孵化于此次编剧小组的作品。
今年的演出中,来自青年编剧胡晓的作品《青年路蝈蝈》,也孵化于第一期编剧小组计划,经过今年的继续打磨,终于跟观众见面。
北京的青年路,由于毗邻中国传媒大学及数个传媒影视文化产业园区,而渐渐聚集起许多租住于此的从事传媒影视行业的年轻人。不便宜的房租,对刚毕业没有什么积蓄的年轻人来说,除了合租没有太多选择余地。《青年路蝈蝈》的故事发生在青年路上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合租房里。房屋以大小不一的面积被五个年轻人“瓜分”,他们同住一屋偶尔相遇,彼此点头友好礼貌。直到有一天,这个地址收到一份不属于任何住户的快递——两只蝈蝈;从此,屋子里多了一种奇特的声音——蝈蝈的叫声。而这五个年轻人之间的交集,也因这漫长而刺耳的声音悄然变化。
去年,在看到剧本的构思和只有四场戏的初稿后,我就对这个剧本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大城市里年轻人的合租居住,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或有朋友正在经历这样的生活,可我们还鲜少在剧场中看到讲述他们的故事。而更打动我的,不是这个题材本身,而是胡晓在写作中透露出来的气质:真诚、真实,敢于面对自己的经验,又不乏幽默和狂想。
青年编剧成长的道路通常较为漫长曲折,渐渐寻找到自我的过程也充满了各种挑战。能够站在他们的身边,陪伴他们一同成长,找寻到自己前行的路径,或许是声嚣存在的最大意义。
今年声嚣剧读节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的问答和讨论都很热烈,能够感受到大家被这些当代剧作激发出特殊的情绪: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是反思还是警惕,都是相当真实、强烈的情绪。这也是我们始终的渴望——用真诚有力的创作,去赢得真诚有力的回应。每天散场后,剧场前厅里迟迟没有离去、想跟主创和其他观众继续对话的人们,让我们一再确认,坚持是必要的,挑战是必要的,存在是必要的。
摄影/蔡园 房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