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10月10日报道,新加坡将全面禁止高糖饮料广告,禁令适用范围包括电视、印刷品、广告牌和社交媒体网页等线上平台。
这使得新加坡成为首个禁止高糖不健康饮料广告的国家,也是对含糖饮料管控最严格的国家之一。
此外,未来新加坡所售饮料的外包装会以颜色标记,以区分饮料是健康、中性还是不健康的。不过衡量标准并不仅限于含糖量,反式脂肪酸等因素也会考虑在内。
这一禁令旨在进一步推动新加坡正在进行的“糖尿病阻击战”。
新加坡律政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唐振辉在上周四的一个会议上表示:未来十年内,新加坡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将翻一番。若政府不对高糖饮料进行干预,新加坡快速老龄化的人口和不断上升的慢性患病率将形成一个不可持续、代价高昂的体系。
据新加坡2018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该国国民每天平均摄入60克糖分,相当于12茶匙!新加坡对高糖饮料的摄入量,在亚洲国家位列第二,仅次于日本。
且新加坡人患糖尿病的比率在发达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九分之一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而且年龄越高,糖尿病就越普遍,这一疾病已经成为了危害国民健康的重要杀手。
实际上,高糖饮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已在全世界形成一种共识,在这之前全球已有不少政府出台了对含糖饮料或高脂肪食品的限制政策。
例如墨西哥、英国、加拿大同样管控过不健康食品广告以及高热量食物和饮料的电视广告内容和播放时间,但力度较新加坡宽松。
其中,英国从2006年起就已经禁止任何宣传垃圾食品的广告在儿童节目中播出。2017年,英国政府进一步扩大了这一禁令范围,针对16岁以下儿童的含高脂肪、盐或糖的食品或饮料广告,被禁止在任何非广播媒体播放。该法规涵盖了印刷品、电影院,以及尤为关键的网络和社交媒体,只要儿童占这些传媒观众的25%以上, 他们就不可以播放任何直接或间接宣传不健康食物的广告。
2019年2月25日,英国伦敦则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管控,要求在所有公交系统中,全面禁止对高糖、高盐、高脂肪食品和饮料的任何广告。
除了限制商家对高糖饮料做宣传外,给商品贴上营养等级或警示标签,则成为各国政府常用的另外一种手段。
目前全球有超多30个国家采用了与上述新加坡类似的颜色标签,例如在法国,饮料的营养标签共有五个级别,最健康的A为绿色,最不健康的E为红色。
2018年,西班牙也宣布,将在年内通过立法,强制食品生产商在食品及饮料包装上贴出营养等级标签。这套标签系统共分为5种颜色(从绿色过渡至红色),代码分别是A、B、C、D、E,每种颜色代码代表相应的营养价值等级(如含糖量、含盐量、热量、蛋白质等物质的多寡),以供消费者选择。
智利则强制在高糖饮料印上警惕标志,据说,那些被标注“不健康”的饮料,在此后18个月的时间里销量整体下跌了25%。
其实,去年新加坡卫生部曾提出四个减糖提案:强制贴上区分健康程度的标签、广告限制、糖税以及直接禁止贩卖高糖饮料。在这四个提案中,强制标签支持率虽然最高,但民众对糖税的呼声也居高不下。
糖税是过去几年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有些人不喜欢因为适量食用无害食品而被征税,他们不希望“保姆国家”干预他们的选择。
但糖税的实施其实是基于近二三十年来糖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成果,还有医学经济学上的考虑。
糖税是一项可以改善国民健康状况的简单措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减少民众们不断增长的腰围和糖的摄入量,以减轻国民健康保险制度(NHS)的压力。
目前,全球有45个国家和地区向加糖饮料征收糖税,税率是零售价格的10%到35%。
墨西哥政府从2014年起,对每公升汽水征收1墨西哥比索(约0.35元人民币),零食则征税5%。在实施糖税首年,墨西哥的含糖饮料销量下降了5.5%,隔年则下降了9.7%。
为了抑制人民摄取过量糖,泰国从2017年开始征收糖税,若每100毫升饮料含有超过6克的糖,就会被征收糖税。且按照泰国糖税递增调整方案,自今年10月1日起糖税征收将翻倍。届时含糖饮品课税税率将从目前平均1铢(约合人民币0.21元)每公升,提高到3铢(约合人民币0.64元)每公升。
英国政府于2018年4月起对制造商征收糖税,制造商可以自行决定由消费者承担糖税还是自己付税。针对饮料,若含糖量超过5克/100毫升,每升征税18便士(约1.6元人民币);若超过8克/100毫升,每升征税24便士(约2.1元人民币)。
丹麦和挪威是征收糖税最早的国家,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但它们后期对待糖税的态度则截然相反。丹麦用税收向糖开战的时间长达约80年,但在2013年7月将糖税减半,隔年更完全废除。
挪威从1920年代开始征收糖税,那时,该政策是以提高财政收入的手段为目的引入税收制度的。目前该举措已帮助将肥胖率控制到了相对低的水平。但数十年来,挪威人已经习惯支付的糖税于去年大幅上涨,涨幅超过80%,这一举措令民众大为不满,招致各方的批评。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糖税的实施,饮料的“低糖化”“无糖化”已经成为了全球饮料行业不可逆转的大势,对于企业来说,谁能在减糖的道路上抢得先机,谁就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