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福建:福善堂,福建最早元代木构建筑

中新网南平9月25日电 (叶国宝 张丽君 魏永青)早前一直被认为建于明代的福建南平建瓯市迪口镇郑魏村福善堂,现已被确证为福建省目前已知的最早元代木构建筑。

南平市文旅局局长王文谦25日称,这一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是闽北地区文化遗产古制多存的突出例证。

图为郑魏村福善堂大殿。魏永青 摄

郑魏村自2014年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后,文物专家和志愿者常来考察,隐约发现福善堂多处污迹处有墨书题记。

尤其是,大殿最高处一根主梁上显示的“维至大元年戊申八月初九日乙未主缘府城……募衆重建上祝”字样,证明大殿重建于公元1308年8月25日,距今已有715年的历史。

图为福善堂主梁墨书红外照片。应康嘉  摄

福善堂为一组乡土庙宇建筑群,由中轴线依次分布的戏台、天井、大殿以及两侧的偏殿、钟楼、鼓楼等组成,总面阔21米,进深34米,面积726平方米。

该建筑始建至今,未见火灾和水毁等的发生和记载。

图为与福善堂大殿相对、清同治年间重建的戏台樵楼 。方明 摄

自古以来,福善堂以戏台的文艺表演唱主角,大殿建筑年代一般不为外人所深究。虽有学者凭直觉提出,大殿结构风格带有早于明代建筑的特征,但因其上部梁架被岁月湮没,通体黝黑,题记无从找寻,断代无法确证。

资料显示,东南地区此前已知最早的元代木构建筑,是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的浙江省武义县延福寺,但比福善堂大殿晚了9年。

有专家推断,元代起止历时不足百年,从福善堂的主梁纪年来看,要完成如此规模的大殿等建筑群,始建年代或可前移到南宋。

郑魏村现存完整有形的古民居院落30余座、大小宗祠5处、社庙4处和古廊桥2座,是建瓯市罕见的大量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整体风貌协调统一、连建筑细部都保存良好的村庄。

图为福善堂大殿及附属建筑航拍图。  郑锦兰 摄

福善堂现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建瓯市文保中心主任饶姝文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福建省文物局相关通知要求,将按程序公布福善堂为县级并逐级申报为更高级别的文保单位。(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