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轰炸机
德国国防部长不知道是哪一根神经搭错了,近日,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时,非常罕见地对俄罗斯放出了强硬之词:他说“如果俄罗斯攻击北约成员国,那么德国军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都可以杀死俄罗斯士兵”。这一表态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昔日那个斯拉夫人嘴里的“德国鬼子”,这次真的要回来了?
▲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
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出生于1960年,是典型的战后新一代德国人。他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资深政治家,自2023年1月份开始就担任德国联邦国防部长。他早年是一名律师,后来担任了奥斯纳布吕克市的市长,一路平步青云。自接手德国防长之位后,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动德国军事的现代化,军队的崛起转型工作,以及应对俄乌战争对欧洲、德国安全可能造成的挑战。
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皮斯托里乌斯已经多次放出了强硬态度。一句话总结,就是认为“俄罗斯是当前欧洲安全的最大威胁”。按照他的战略分析,俄罗斯可能在5~8年内就对北约发动攻击。他常常把普京比作纳粹德国的领导人希特勒,称“普京的胃口很大”,“即使乌克兰战争结束了,普京也不会停手”。有了这些前情铺垫,再分析他所说的“若俄罗斯进攻北约时,他将毫不犹豫的下令杀死俄罗斯的士兵”这句话,好像就合理多了——他把俄罗斯当成了潜在的侵略者,把自己当成了可能被侵略的一方,因此一定要展示强硬的一面,让“侵略者”不敢轻举妄动。
▲黑格尔提出过著名的“生存空间争夺”理论
皮斯托里乌斯的发言和立场,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出了欧洲人在“国际政治”上的幼稚思维,以及根深蒂固的“斯拉夫威胁论”。像皮斯托里乌斯这样的政治家,本应该非常清楚俄乌战争发展到今天这个状况,背后的原因和驱动力,正是北约东扩给俄罗斯带来的战略不安。他却一味看到表面现象,只看到俄军极具侵略性的一面,却看不到俄自从1991年后积极融入西方,扮演友好者却被拒绝的一面。如果他不是战略短视,这绝对就是政治忽悠,为的是煽动欧洲人对俄罗斯的对立。这种逻辑,就好像是先把对方逼疯,然后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对方的疯狂行为。
仇俄、泛斯拉夫主义威胁论,对于整个中欧西欧社会来说,也都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反,这是一个已经游荡了几百年的幽灵。在恩格斯的知名著作《德国和泛斯拉夫主义》中,就曾提到著名的“生存空间争夺”理论,即中东欧千年矛盾的核心,就是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之间的生存空间之争。这种说法被纳粹德国拿过去当成了官方的意识形态,成为了希特勒大军疯狂肆虐苏联的强心剂。
▲现代德军
没想到二战都结束这么多年了,积极融入西方社会的俄罗斯,依然得不到认可,相反又重新被拉入“威胁名单”。果然这几十年来,俄罗斯的努力都只不过是在兜圈子罢了。皮斯托里乌斯的对俄发言,说轻一点儿就是在强调北约的第5条款即“集体防御”条约,重申只要任何一个北约国家遭到了外国的侵略,那么德国都将冲在第一线,用自己的铁拳捍卫文明。但要剖析的更深入一点,这完全就是对俄罗斯的“恐吓”。
德国可真不是说说而已:德国总理早就已经宣布,会把未来的军费水平,提高到占比全国GDP总值的5%水平,这在德国二战以后的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曾经的德国,即使是在冷战最激烈的时期,也只是扮演了一个“摆烂者”的角色。如今,德国不仅仅将一个第45机械化旅派遣到了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强化苏瓦乌基走廊的安全防御,更是划拨了超过千亿美元强化军事实力。这些真实的举动,无不显示着德国对俄罗斯的“妖魔化”发言,已经不仅仅是煽动仇俄情绪这么简单了。一旦这些预言慢慢走向“自我实现”,那么冲突只会愈演愈烈。
▲现代德军
作为二战的挑起国,德国本应该深知战争的苦难。曾经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的“惊天一跪”,曾深刻代表了德国人民,对纳粹在二战期间犯下罪行的惭愧之情。但德国总理,何尝不欠缺对斯拉夫人民的这么一跪。还是说犹太人的苦难才配得上苦难,苏联人的苦难那就不是苦难?战争结束后才出生的皮斯托里乌斯,似乎根本没反思过这个问题。作为“战后和平主义典范”,如今德国防长能放出这样的危险言论,是非常值得警惕的。